第870章
就算是一直把根基定为草原的大辽,也还是要在汉制的地区实行科举的,就算频率和规模不能和宋国相比。 但是元朝呢?元朝,按照他们的地理位置情况来看,怎么着也不能算作是什么纯粹的草原根底了啊,更别说从人口数量上来看了——总不能,是这些官员也好,宗王也好,皇帝也好,都还觉得自己是个草原人,与中原没有关系吧? 要是真这么想,那元朝完蛋也就不奇怪了。 不对,贵族、宗王、官员们这么想,倒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们之中必然是有人认为自己出身草原,心也一直是在草原,利益来源也还在草原……这都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皇帝,可完全不能这么想啊! 或者说,皇帝,也可以觉得根基在草原,可是在政令和行事上却不能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身的权力,皇帝也不能真的这么做。 但是这个妥懽帖睦尔是怎么想的?他确实是理论上的傀儡,但是他这样放任伯颜,难道是觉得,让伯颜能够随意下达这些政令,可以麻痹对方,为自己换来时间?他觉得,这些政令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代价? 耶律隆绪语气中充满唏嘘之意:“不吧,这完全不是什么可以承受的代价啊。” 元朝现如今,已经各地烽火燃烧了,伯颜下达的这些命令,纯粹就是在不断添柴。本来百姓们不少大约就已经没有活头,就是在造反的边缘,这样禁止铁农具、禁用兵器马匹,完全就是在推着他们跨过造反的那条线。 而废除科举,又要求衙门的幕长不能为汉人南人……这是将一些读书人的前路也断了。 【妥懽帖睦尔当然对伯颜的权势滔天心怀不满。】 【而在谋划之中,他也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帮手:同样觉得伯颜这么下去不好,恐有杀身之祸,担心伯颜会牵连家族的脱脱。】 【脱脱是伯颜之弟马札儿台的儿子,自幼养于伯颜家中,相当于伯颜的养子,他对于家族日后的处境一直怀有忧虑。】 【同时,他幼年拜师于浦江名儒吴直方,后来也没有与吴直方断了联系,而是时常问策于他。】 【关于对于伯颜的事情,吴直方就劝说他尽快处理,可以告知妥懽帖睦尔;脱脱的父亲马札儿台也对伯颜表示忧虑。】 【至元六年二月,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妥懽帖睦尔和脱脱发动政变,罢黜伯颜,将其流放。至此,妥懽帖睦尔开始亲政。】 【六月,妥懽帖睦尔下诏毁太庙文宗(图帖睦尔)室,废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并将她赐死,流放燕帖古思,还缴销了当年图帖睦尔宣称他不是和世?亲子的诏敕。】 【第二年,妥懽帖睦尔改年号为“至正”,宣布将“与天下更始”,并将脱脱任命为右丞相,准备大展宏图。】 【妥懽帖睦尔的大展宏图:甲.完全展开了,在位期间始终励精图治,试图挽救元朝,但元朝积弊已深,最终未果 乙.展开了一半,前半段时间雄心勃勃,想要中兴元朝,后半段丧失锐气,宠幸佞臣,朝堂乌烟瘴气,天下混乱 丙.没有展开,宏图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元朝重新回到了之前各方争斗、乱七八糟的局面,直到灭亡】 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芳摇头:“果然!”他感叹,“不过,图帖睦尔还应该感谢妥懽帖睦尔,好歹还给他留了庙号和谥号,没有让他像当时泰定帝的结局一样。” 果然啊果然,妥懽帖睦尔一掌权,就扭头向图帖睦尔复仇了。啊,还有那个宣称他不是和世?亲子的诏书…… 赵光美看着这次出现的几个选项,询问赵匡胤的看法。 赵匡胤根据元朝的情况,妥懽帖睦尔先前的表现,以及前人前朝的例子,最终判断:“应当是乙。妥懽帖睦尔先前一直被压制,心中必然有些想法和打算,怎么着也要尝试一二;但是他在位的时间又比较长,且元朝最终也就是在他手上灭亡……” 在位时间长一些的皇帝,往往就要面对一个挑战:如何保持锐气和勇气,而不是因为长时间的执政、朝堂斗争、权势享受而将之消磨殆尽,最终只图安逸享乐,而没有推行新政、面对改变的能力? 面对这种挑战,成功了的皇帝有,但更多的是没有跨过这道坎的皇帝。 一大著名案例,就是唐玄宗。 赵匡胤倒不觉得妥懽帖睦尔会是丙,这样一个没有开始就结束的情况;但他也不觉得妥懽帖睦尔能够成为甲,一直奋战到底。 ——毕竟,元朝,蒙古自己的皇帝大汗们之中,除去这二十年间这一堆速死的皇帝们,剩下的长寿一些的皇帝之中,不乏有前期还算是锐意进取、但很快就开始安于现状乃至享乐的例子。 就连在位十多年,实际上算不得多长在位时间的那个窝阔台,不也直接嗜酒游猎最终因此身死了么。 元朝,至元年间。 忽必烈面无表情,反正之前他对于妥懽帖睦尔的期待值就已经降至低点,此时就算妥懽帖睦尔真的是丙这种情况,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什么打击。 但是,他到底也没有选择丙,但也没有选择甲,最终还是按下了【乙】。 还有这个年号,至正,与天下更始……这时候怎么不记得世祖了? ———— ———— 关于唐其势谋反和伯颜平定这件事情,也有一说,是伯颜与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合谋,然后进行了一定的诱导和陷害,最终直接将燕帖木儿家族一网打尽。毕竟伯颜也不是什么讲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