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从他这个太祖开始,对子孙的教育方面就出了问题? 还是说,真的是他大宋赵氏一脉不得上天满意?亦或者什么地方的风水出了岔子? 辽朝,统和年间。 萧绰对耶律隆绪道:“现今大辽正值欣欣向荣,最是研究那些器械的好时机不过。” 从神迹中整个大辽的历史进程来看,在此之前的大辽还时常陷于各部各大臣以及皇室后族的夺权旋涡之中,而之后的大辽,虽然权力争斗减少了,但是也偏偏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没有哪一个时候比现在更合适了——她这个承天太后还在,皇帝耶律隆绪也不是昏庸之人,大辽的国力又蒸蒸日上,国内整体上又算是非常平稳…… 如果说将希望托付后人,那么又怎么能保证那些后人不会像是神迹中的那几个蠢货一样? 金朝,天会年间。 与辽朝的几人不同,金太宗完颜晟则是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虽然吧,现下的大金是在他的手中,宗室大臣们也都各有长处,均为大金支柱,绝非什么混吃等死甚至拖后腿的酒囊饭袋,想要在大金推行什么新的东西这些重视大臣们也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并且能够稳定局势。 但是吧……就是因为这些宗室大臣们实在是太出色了,完颜晟才会如此犹豫。 这些人太出色了,手中的权力、个人的影响力也太大了。 在没有推行什么新政令的时候,在他驾崩之后,还是出现了那样多的政变之事——这全都是因为宗室将领们手中的权力过大,才导致局势不稳,变故频频。 现在呢,不过是因为自己是太祖之弟,同为创业人员之一,所以才能压得住这群人。可要是推行新的政令,划分新的利益……他得好好想想,有没有合适的方案。 元朝,至元年间。 在对宗室以及其他将领大族的权力问题上,忽必烈比完颜晟更加头疼。 神迹讲到过,大元之所以日后陷入那样的惨烈的混乱之中,和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完善的完整的即位制度有关——这话当然没问题,他这个开国皇帝确实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特别是真金早逝带来的影响。 但是,日后大元那样混乱,也绝非仅仅是因为继承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如果那群反叛者、政变者、各种搅风搅雨的人手中没有足够的力量,他们还能掀起一场又一场的动乱吗?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在让众臣各回各家之后,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们也立刻回去。 他坐在椅子上,眉头紧蹙——大明究竟需要改动什么地方?他这个太祖皇帝打算规定的祖制祖训之中,究竟有多少需要改一改? 朱元璋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很多地方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更没有存着什么不好的打算。 所以…… 永乐年间。 与自己亲爹的缓慢思量不同,朱棣一早就打好了一个大概的腹稿,做出了大致的规划。 别的不说,大明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能够看出来一二,那就先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再找解决方法呗;至于说别的——当然是要出海了! ———— 另附一个段子: 如果语录彩蛋是这样的: 【语录x: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又以为……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就是在这乾清宫!……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清·爱新觉罗·玄烨)】 皇太极:???什么?我大清之中出了叛徒? 康熙:???等等?朕的大臣和儿子之中出了什么东西?究竟有多烂了,才让朕这么训斥? 康熙的儿子们:???!!! (全书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