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那么,对于莺莺国等地压根没什么认知,存在的问题还是从上至下都缺乏大量信息的央洲,想要改变的话需要多久? 说不定,也是一个直到朝廷摇摇欲坠,直到王朝灭亡,都没能改变的结果了。 【从整个央洲的发展来看,金京条约的签订,就是一道分水岭,也是一个标志,央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事实上,金京条约,包括之前的数场战争,可以说是击碎了央洲一直以来的“上国”的威严,央洲原本的各种对外的政策和法令都已经变得破碎,变成了莺莺国方面主导的、他们所习惯的各种制度,或者说条约。】 【但是,虽然威严扫地了不假,可一次威严扫地却不能让观念立刻跟着出现转变——至少,央洲此时的皇帝以及官员们,观念是不会立刻出现转变的。即使是处于一线,真实接触到了央洲战败的情况,真实接触到了莺莺国舰队的情况的官员们,如简英等人,也并不能就此转变过往的观念。】 【这些观念也不只是央洲这一个王朝铸就的,这是多年以来代代积累而成。想要转变,谈何容易。】 【也因此,在商谈后续事务的时候,简英给出了这样的十二条内容——按照他的上国的逻辑就是,现在莺莺国的情况变化,这些“夷人”原本被限制在一个地方、不能接触除了商人和仆从之外的人、官府也不与他们直接打交道,这些限制加起来让官府比较好处理。】 【但是现在,他们有了更多的自由,他们有了更多的口岸,他们能够与各种百姓接触……怎么能够管束住他们呢?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不要挑起更多的冲突呢?】 【因此,按照简英的思路下来,那就是既然管束不了,那就扔给莺莺国的、他概念中的“官府”来管理莺莺国人。】 【可同样的情况放在莺莺国,就是非常符合当局思路的,因为莺莺国现在对于商贸活动的管控已经与央洲并不相同,央洲要细致管理,莺莺国则是依靠条约律例——虽然同样存在权力之下的阴影,但是确实与央洲不同。】 【还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观念冲突,就是莺莺国要求莺莺国人能够带着家眷到口岸居住,但是央洲却不允许“夷妇”入境。最后简英说服朝堂的一个理由,就是“莺莺国重女轻男”。】 【不过,简英乃至央洲上下对于现如今国际情况的无知,思维方式上的“上国”状态,就是莺莺国最好的局面——波廷格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殖民经验的官员。】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有些叹息,这就是信息的重要性,这就是对于各国情况了解的重要性。 简英等人的思路,一直都是“上国”处理藩属各国的思路,这种思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放在战败的局面下,显然就不那么合适了。 就如那十二个条款,其中不少都是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莺莺国既然承认这个概念,那么如果他们没有主动提出,那显然就是央洲还能够掌握有这些权力,不管能否实践,但是起码名义上是如此。 可简英等人因为对此的不了解,因为过往的上国的思路,因为对此的毫无认知,便把这些起码在名义上都还能属于央洲的权力变成了交涉内容,变成了自己并不掌握、而需要莺莺国进行同意的内容。这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