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古代开直播:老祖宗听我说

第98章

   而这次惨败对宋朝上下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上至皇帝,下至臣民士卒,纷纷对辽军极为畏惧,产生了无法抑制的“恐辽”心理。】   【从此,宋朝彻底放弃了用武力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变得保守内向,赵光义也逐渐转向专注于内——守内虚外的基本国策。】   【而体现在边疆战时上,就是把以往的主动出击、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御、据守要塞,完完全全变成了守势。】   【如何防守?“来则掩杀,去则勿追”“驱而去之,及境则止”的被动防御被发扬光大,这也确实守住了宋朝的边疆。但,长此以往,对宋朝却并非正确选择。】   【一切战争的基本原则、基本目的,都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从整体上看,消灭敌人优先级要高于保存自己,只有更彻底地消灭敌人,才能真正地保全自己。】   【宋朝在防守战中守住了边境,但如果未能对进攻的辽军达成一定消灭,则实际上也不能算是完全的胜利。】   秦朝。   “保全自己,消灭敌人。”始皇帝默念着这句话,回想起大秦自王国时期、不断东出的整个战争历程,或许一两次战争没有直接消灭敌人,但也都是为了后续的消灭做准备。王国时期武安君白起的数次战斗,把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一次不是消灭敌人。   对于这句话,嬴政也是赞同的,如果不是为了消灭敌人,那战争又有何意义?而不消灭敌人,又如何保全自己?敌人可不会因为你不主动攻击就放你一条生路。   要是如这宋朝一样搞被动防御,决不主动出击、甚至连追杀都不做,那大秦估计早就不知道被哪个国家灭亡了。   毕竟,那可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何况,就连通常不直接涉及武力的政治斗争上,都是在消灭敌人,保全自己。   汉朝初年。   刘邦对于这句话有着深刻理解,或者说切身体会:“没有消灭敌人,与失败又有何异?”   在尚有余力或者机会正好的时候,不尽可能地绞杀敌人,必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说不定,日后江山倾覆、兵败身死就是起源于此!   没错,就是在嘲讽项羽,当时他要是杀掉了自己,也不会有日后的楚汉之争,更不会有四面楚歌、大汉天下!   想到这里,他对匈奴咬牙切齿:等着吧,乃公这一代不行,还有后世子孙,只要我大汉存在一日,就不会放过你们!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眸中异彩连连,这话说的实在太对他胃口了!毕竟,他可是一力倡导要对匈奴主动出击,而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打过了焉支山,匈奴又如何骚扰边关、伤害汉家百姓?   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朕觉得,日后只要有余力,就应当主动出击,最好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侵扰大汉一分一毫。”   霍去病也眸光闪闪,十分赞同:“陛下,臣也这么认为!我大汉国力雄厚,正应当主动出兵,消灭匈奴,那些草场也当属于大汉!”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扫视群臣,问道:“众卿以为,朕应当如何应对辽国?”   大臣们彼此对视,经过赵光义多年调整,此时站在此处的基本都是听从于他的人,自是对他的心思颇为了解。   同时,到此时,宋朝已经实行防御政策数年,大家也都习惯了不主动出击、不用操心军事的日子,并不太愿意改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