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那怎么恢复民力呢?最根本的还是赋税。】 【吕雉时,将田租税率降为了十五税一,又给所有汉朝百姓都分发了土地,哪怕是刑满释放的罪犯也能够分到半顷,推动了汉朝经济的恢复。】 【刘恒更进一步,田租不再是十五税一,而是三十税一,以此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十三年的时候,还将田租全部免除。 除此之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处理完税收后,还有徭役,刘恒“丁男三年而一事”,成年男子的徭役每三年服一次,极大地减少了百姓的负担,为农业留下了充足的人口。】 【除去关于农耕的政策,在钱币商业方面,刘恒也采取了措施。】 【由于汉初大发不义之财的问题,刘邦制定了对商业严厉压制的政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吕雉时期,因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稍稍放宽了限制; 而刘恒同样再次向前一步,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这样的政策,极大地放宽了限制、鼓励了商人踊跃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也促进了普通百姓的副业生产,以及盐铁业的发展。】 汉朝初年。 刘邦再次想起来自己当初连马匹都凑不齐的情况,虽然他心性豁然,但这件事他到底还是记得,实在是太穷了啊!穷得不仅皇帝的东西都凑不齐,更是面对匈奴都无法反击,只能被迫求和…… 他暗自肯定了那个自己选择吕雉作为后继者的正确性,吕雉成功让大汉渡过了那段艰险的时期,扛到了刘恒长成、能够继位理事,那些政策,特别是给百姓分地,是实打实的根基。 回想后面几个王朝,哪怕是说搞什么“均田制”的唐朝,看起来都没有能够像大汉这样人人有田,人人可耕作。 想到这里,刘邦的嘴角勾了起来:那些朝代,绝对都没有乃公的大汉寿数长久!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汉朝、刘恒的种种政策,一时间感念不已:“三十税一,三年一事,耕者有其田……当年要是也能这样该多好!”田租低廉,徭役甚少,普通人又有起码一顷的田地用来耕种,若是能够这样,又怎会有饿死之人! 只是可惜,这样的制度,除去汉朝初年的时候能够达到,日后的王朝,再未能出现同样的政策和效果。“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剧宛若轮回一样不断发生,土地基本没有真正归属到那些最底层的百姓手中。 至于刘恒的商人政策,朱元璋是不太赞同的。把那么多东西都赋予那些商人,在当时确实帮助了汉朝的经济,但时间长了,又是什么样? 朱标劝道:“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步都绝对正确,爹爹无需苛责,只要那些人能及时改正就可以了。” 朱元璋听进去了,心情逐渐舒缓,但没等他彻底舒缓,又觉得有问题:如汉文帝一般人物,他的政策都会逐渐变质,那自己的呢?这个问题他之前就有所意识,但当时因为别的事情略了过去,如今想来,确实需要仔细查探、思考一番了。 【这些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在商业上,就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而刘恒之后,他的儿子景帝刘启同样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为再之后的武帝刘彻发动汉匈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