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有走私线索
玻璃汽水瓶砸在茅书勇的后面,引起的剧烈疼痛,在一瞬间激怒了茅书勇。他回头怒视,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他厉声质问道:“谁干的?有种的,你站出来。” “咚”的一声。 他的身后又有人朝他掷去一只鞋子。这一下,他眼角的余光看到,迅速躲闪。鞋子砸到旁边的一个请愿者身上,声音是在那个人身上发出的。 书勇看到,那是一只皮鞋。穿皮鞋的,绝对不是普通工人。说明请愿队伍里混入了别有用心的人。 接下来,离他远的就朝他扔鞋子,扔瓜皮,扔土块;离他近的,就拿肩膀撞他,拿脚踢他,朝他吐口水——他们之中有暴徒。 茅书勇只好拿胳膊格挡,一步步朝后退,一直退到东海关大门口。门房警卫抄起一根橡胶棍棒,冲出来,隔挡在茅书勇与暴徒之间。 这个警卫是印度籍的杂役,名叫阿迪南,是卡鲁尼的表弟。 阿迪南挥舞着棍棒。王骁和海蜇头一心要见茅书勇,但是,他们都不敢往前挤。 茅书勇的手合成喇叭状,高声说:“工友们,你们的诉求,税务司先生已经知道,他们正在研究,马上就给你们一个答复。希望大家理解,稍安勿躁!” “去你妈的!”人群里有人骂道。 “叫英国佬华乐士出来见我们。”又有人高呼。 “把你们在烟台征收的关税还给我们。”也有人起哄。 书勇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书勇,你进去,到医务室检查一下。我来答复他们。” 书勇回头一看,刘丙彝帮办来了,手里拿着一只喇叭。书勇忙说:“工友们,这位是我们的超等帮办刘丙彝先生。” 刘帮办镇定自若,喇叭口对着人群,说:“各位纱厂的工友们,我是东海关帮办,我叫刘丙彝。你们的请愿书,我们已经交给税务司华乐士先生。华先生正在跟两位副税务司穆林先生、李桐华先生商议答复意见。” 讲到这里,人群外围一阵骚动。 烟台警察局开来一辆警车,跳下来十几名警察,把请愿人群警戒起来。巡警队长径直走进来,请愿人群自然闪出一条通道。他走过来,向刘丙彝帮办敬礼。 刘帮办说:“吴队长,辛苦了!” 人群里有人喊:“我们和平请愿,为什么要把警察叫来?” “警察有本事去抓走私犯啊。” “让警察走开。” 这时,一群记者顺着巡警队长“蹚”出的通道,一下子涌到前面。好家伙,一下子来了十几家报纸的记者。 “我是《芝罘快邮报》记者,请问刘帮办,你们什么时候组建缉私队?” “快了。” “我是《明星晚报》记者,请问帮办先生,威海港湾停泊的一艘舰艇,是你们购买的缉私艇吗?” “也许是吧。” “我是《胶东日报》记者,请问东海关跟胶海关,在缉私方面能够协同合作吗?” “那是自然,全国海关是一家。” “我是《大东报》记者,请问你们海关敢抓日本人吗?” “我们只抓走私犯,不问国籍。” “你们海关抓捕的日本籍走私犯,会送给日本领事馆处理吗?” “我已经说过了。”刘帮办双手下按,“采访就到这里。现在,请益民、泰丰、盛祥三个厂各派一个代表跟我进来。” 三个厂的代表早已站在队伍前排。听到招呼,都跨前一步。 刘帮办对巡警队长说:“吴队长,这里麻烦你了。” 他带着三个请愿代表正要往里走,三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刘帮办警觉地看着他,问道:“你干什么?” 那人说:“我有走私线索提供。” 刘帮办对茅书勇说:“书勇,你接待他。” 书勇带着那个举报人回头就走。门口的王骁和海蜇头看得真切。他们围着院墙,绕到海关东南角的一道小门。 今天早晨,书勇和书诚就是从这里进来的。税务司和副税务司也是从这道门进来的。但是,现在那里被严密把守。 王骁说:“海蜇头,我们分头想办法,只要有一个人跟书勇哥接上头就行了。” 茅书勇带着提供线索的人往办公楼走。梅竟芳行色匆匆从里面迎出来,一把拉住他,上下打量:“伤哪儿了?” 书勇轻轻摆脱她的手,说:“没事,没伤着。你快去干你的活儿。” 梅竟芳气愤地朝门口说:“不是说和平请愿吗?怎么动武了?简直是暴徒!” 书勇小声对那个举报人说:“我们走。” 梅竟芳问:“他是什么人啊?” 那人主动说:“我有走私线索向长官报告。” 梅竟芳问书勇:“书诚送出去了吗?” 书勇说:“送出去了。” 梅竟芳又说:“那他到哪里去了?安全吗?” 书勇说:“他又不是小孩子,别管他了。你赶紧回你的岗位,待会儿可能需要日文翻译。” 梅竟芳说:“知道啦。我现在正要去报关房调档呢。这不遇到你了吗?他们说你被人砸了汽水瓶。” “报关房的档案柜那么高,要上梯子呢,你行吗?” “怎么不行?”梅竟芳轻松一笑,“那里同事多着呢,我会让他们帮忙的。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任何人的。” 她指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书勇走到一楼巡工司办公室,在走廊里遇到稽查课课长松冈宪二,他用英语问茅书勇:“书勇君,听刘帮办说,有人提供走私线索?” 书勇努了努嘴,说:“喏,这位。” “要我们派人帮忙吗?” “我先问问情况。” 松冈宪二和那个人打了个照面,然后,通过东边的过道出口朝楼外走去,径直走到报关房。 书勇风风火火地赶到办公室,两个下属起身,他们都是北平税专第二十三届毕业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道分配到东海关来的,一个叫方家驹,一个叫缪育凡。平时在内勤岗位审核舱单,巡工司有事,也过来帮助工作。 书勇让他们俩一个问话,一个记录。自已来到走廊尽头,用那里的公用电话,打到训练场,跟那里交待了一下,然后,回到办公室。等他来了,方、缪二位才开始问话。 这个提供线索的人叫阿五。 “阿五?”方家驹反问。 “我不能讲真名。” “那就直接讲线索吧。如果情况属实,那就请你自已来领奖金。” “明天晚上,也就是7月23日晚上。不,准确地说,应该是7月24日凌晨三点,有一艘日本商船,船号叫‘太古丸’号,载重三千吨,装载银圆三十万块,偷运出口。货主是日本商人……” “不是日本浪人吗?”方家驹问。 “日本浪人只是他们雇佣的打手,或者说是幌子。”阿五说,“真正的货主叫饭田幸助。” 这时,一名小关童进来,递给阿五一杯茶水。阿五起身致谢。茅书勇从他的口音听出,阿五就是胶东人。从他起身这个细节,感觉他本质上不是坏人,对他的话产生了信任感。 此时正值炎夏,一般人晚上睡不着,到凌晨三点,正是熟睡之际。阿五说的走私犯选择在凌晨三点钟走货,是比较可信的。 “在哪个出海口走货?”方家驹问。 “莱州府掖县太平湾口。” 太平湾属于东海关下辖的龙口分关。龙口分关由穆林副税务司兼管。龙口分关管理着十三个分卡,太平湾出海口设立了一个分卡,就叫太平湾分卡。 缪育凡说:“太平湾出海口,从南往北有五个泊位……” 阿五说:“第三个泊位,就是正中间的那个。到时候,第二和第四号泊位各有一艘五千吨大船,也是日本的船只。他们按兵不动,专门给‘太古丸’号打掩护。” 这个情报,清楚得令人难以置信。 方家驹问:“知道船主的名字吗?” 方家驹话音一出,茅书勇马上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名册。这都是东海关辖区所有进出口船只的登记。 阿五看着茅书勇的动作,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着茅书勇翻动名册,当他停下时,阿五从容道:“岛津信行。” 茅书勇看到的正是此人。他略略点点头,然后问道:“船主、货主带了多少人?有没有武器?” “船方按标准配置,船长就是岛津信行,还有一个大副,三个水手。不过这五个人不会有任何反抗。货主不上船,只有三名日本浪人,他们会拼命保护货物安全。”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方家驹追问。 茅书勇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个名册。这是东海关掌握的日本韩国走私嫌疑人的名册。 阿五:“你们不一定掌握。他们叫小泽直风、山野一雄、鹰扬行道。” 茅书勇看过名册,递给缪育凡。缪育凡也翻了一遍,摇摇头。也就是说,阿五提供的三个人,他们确实没有掌握。 茅书勇问:“船上会有武器吗?” 阿五笑了笑,说:“今天天气真热啊!” 茅书勇拉开抽屉,拿出十块银圆,堆成两叠,推到他面前。阿五瞟了一眼,说:“应该没有武器。” “什么叫应该没有?” “绝对没有枪械。不过,刀啊剑啊棍啊的冷兵器,那就难说了。” 阿五走了。 茅书勇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去向刘丙彝帮办汇报。刘帮办正在协助税务司华乐士处理请愿的事,他问:“那人提供的走私线索清楚吗?” “非常清楚。” “那好,太好了!”刘丙彝说,“华乐士税务司刚刚做了分工,他自已亲自处理请愿的事,让我协助他。李桐华副税务司负责内班,处理关里的日常事务。穆林副税务司负责外班,处理外部各分卡的事务。走私线索的事,你直接找老穆吧。” 东海关副税务司兼北方巡工司司长穆林一听,兴奋不已。拿着记录,立即向华乐士汇报。海关内部公务文字用的都是英文,记录也一样,所以,华乐士直接可以阅读,他拍了拍记录,说:“好哇!” 穆林说:“幸亏茅书勇出门,否则这个线人还没办法跟我们接头呢。” 华乐士说:“茅书勇很机灵,做事总是比其他人提前一步。” 穆林说:“所以,您批准他调口到江海关,我就一直不能理解。” 华乐士说:“名义上是放茅书勇走,实际上是查日本间谍。你我,还有李桐华的官邸,都给日本人安装了窃听器。这事比茅书勇重要吧。” “明白。” “快去办吧。谁说我们缉私不力?打好这一仗,就是我们对请愿者最好的答复。”华乐士特别交代,“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你可以在东海关任何部门调动人员。凡有不服从的,扣除本月全额薪水。” 一听说要缉捕日本走私船,穆林浑身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这个表现,除了职责所在,还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原因。他的祖国苏联与日本是敌对的。 穆林是中国海关官员,但是,他是苏联人。他在中国缉拿日本走私犯,不可能不带有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