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151章 潼关失陷

   范阳城中,李恽看着手中的情报,只感觉到心灰意冷。    他原本以为有了自己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平定叛乱,改变历史,让这场叛乱对大唐的影响降到最小。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的,如今自己已经夺取了大同、范阳,赵广汉、李思两人也已经归复了平卢、安东。    奚人被打残,被迫西迁,契丹人也再次臣服,原本大唐最大的外部威胁吐蕃也早早臣服分裂。    只待自己与李光弼的大军抵达,安禄山叛军必败无疑。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隆基竟然糊涂的自毁长城,竟然如同原历史一样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    李恽再次叹息一声,走到窗口,看着远处。    良久他才转过身,向李样问道:“具体情况亲事司探查出来了吗?”    李样躬身道:“都已经查清楚了……皇帝杀高、封二人皆与太子与李泌有关,边令诚也早就已经投靠了太子……另外陈玄礼、杜渐鸿等人也投靠了太子……李泌还从吐蕃、回纥、突骑施招募了一支胡骑……”    李样当即把亲事司调查出的情况细细道了出来。    “呵呵,李亨!李泌!真是小看了你们啊!”    “那把椅子就那么迷人吗!”    “可还探查出了其他事情?”    李样道:“三个月前井陉之败,也与太子和李泌有关!”    李恽点了点头,挥了挥手,“汝先下去吧!”    “诺!”    大约一刻钟之后,李恽命人把李瑄、马汉、李达、张云等人请了过来。    “节帅,可是出了变故!”    马汉刚一到就问了出来。    “你们也看看吧!”    马汉与李瑄两人接过李恽递来的文件看了起来。    “圣人糊涂啊!”    马汉痛心疾首的大呼道。    李瑄则是面色凝重,“节帅,若是如此下去,长安怕是有危险了!”    “咱们是不是派人回长安,把府中之人接到朔方!”    马汉这时道:“若是如此,怕是会引来朝廷猜忌啊!”    李瑄冷哼一声,“太宗皇帝曾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马汉闻言一惊,“慎言!”    李瑄道:“怕什么,有这样的皇帝,咱们……咱们……”    “唉!”李瑄用力的砸了一下面前的几岸。    马汉面色复杂的看向李瑄,良久方才对李恽道:“节帅若是潼关有失……节帅还要早做准备啊!”    李恽环顾众人道:“今日请诸君过来就是为了此事!”    “为了以防万一,我意调赵广汉所部回灵武,诸君以为如何!”    “节帅,单单只靠赵广汉一部恐怕不足以应对危机啊,以我之见,至少还需要再调一军为好!”    李恽思忖片刻道:“汝以为再调那一军为好?”    李瑄道:“刘策所部擅长防御,可调回灵武以备不测。”    “善!”    商量以毕,李恽当即下达了命令。    此时赵广汉与李思两人已经夺取了平卢之地,正准备继续往安东进兵。    接到命令后,赵广汉立即与李思商议,最后两人决定,李思继续领突厥骑兵八千,车兵两千,步兵五千,前往安东都护府。    赵广汉则带领所部一万骑兵和诸部骑兵七千人回返灵州。    刘策也领所部八千府兵,回返朔方。    李恽这边也同样对原本的计划进行了调整。    李恽一开始是打算六月再南下夺取井陉。    不过如今他不得不提前南下。    天宝十五载四月,李恽亲领十万大军南下。    ……    史思明在桑干河大败之后,就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退到了河间郡。    此时河间郡太守也响应颜真卿的号召起兵反对安禄山。    不过统领当地团练兵的张献诚却是安禄山的死忠。    史思明与张献诚合兵之后,很快就杀了河间太守,尽收其兵。    随后又以范阳留守的名义召上谷、博陵、常山、赵郡、文安五郡团练兵至河间。    五郡除了常山郡之外,其它四郡团练兵皆至。    很快史思明手中又有了一支两万余人的军队。    在李恽于范阳誓师南下之时,史思明也发动了对常山郡的进攻,并派人联络了高岩秀等人。    高岩秀在大同陷落之后,就到了井陉。    颜杲卿起兵之后,他也在第一时间劝说李钦出兵进攻常山。    不过李钦却担心河东唐军回趁机进攻是以并没有答应。    这一次史思明派人来联络,高岩秀再次劝说李钦出兵。    李钦在经过一番思量后,分给了高岩秀三千兵马。    第二日高岩秀出兵助史思明进攻常山。    颜杲卿此时手中兵马并不多,不过数千人而已。    面对史、高两人的大军,他自知不敌,当即派人向颜真卿和王承业求救。    这时颜真卿的平原郡也正受到叛军军田承嗣所部的进攻,无力救援。    颜杲卿真正能够指望的就是王承业。    但王承业此时正巴不得颜杲卿去死,又如何会出兵救援。    王承业为何想要至颜杲卿于死地呢,其实是因为担心自己冒功之事被颜杲卿所揭穿。    原来当河北诸郡反水之时,安禄山为了稳定后方,命其任命金吾将军高邈回军镇压。    颜杲卿命其部将冯虔在其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高邈大意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自己也被拿住。    后来颜杲卿又派崔安石、翟万德两人领兵突袭醴泉驿,活捉何千年。    颜杲卿派自己儿子颜泉明押送高邈、何千年等叛将赴长安。    行至太原,太原尹王承业把颜泉明等人留在太原,又把颜杲卿的奏表换掉,他重新写了一道表,把击败乱军的功劳大多揽在自己身上,诽谤和诋毁颜杲卿,另外派人送到朝廷。    史思明、高岩秀率兵进至常山城下。颜杲卿再次向王承业告急。    王承业窃取了颜杲卿的战功,希望颜杲卿兵败城陷,于是拥兵不救。    颜杲卿日夜苦战,粮尽矢绝,城破被俘。    另一边王承业却是派的人到长安,递上请功的奏表,李隆基非常高兴,封王承业为羽林大将军,其手下封官拜爵者上百人。    常山郡被攻破后,河北叛军再次重整旗鼓。    得知史思明攻破常山郡之后,安禄山大喜,当即命史思明把颜杲卿押送至洛阳。    颜杲卿被押至洛阳后,面对安禄山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还把安禄山一顿臭骂。    安禄山大怒,下令把颜杲卿和袁履谦等人捆在中桥的柱子上,一刀一刀地给剐了,其景象惨不忍睹。    颜杲卿一门三十多人被安禄山残忍杀害。    他的儿子颜春明也在这场灾祸中惨死,后来颜真卿还为颜春明写了一篇题为《祭侄文稿》的祭文。    安禄山焦虑之下命安庆绪举兵再次进攻潼关,结果再次被唐军击退。    接着安禄山又派兵向东南地区进攻,结果这一路的唐军皆是坚守城池,打到雍丘就再也无法寸进。    此时叛军四面受阻,安禄山也产生了畏惧之心。    他把高尚、严庄喊来,骂道:    “多年来,你们一直教我反叛,说是万无一失。现在大军进逼潼关,不能前进一步。”    “如今北归的路已经断绝,唐军四面包围,我所有的只是汴州、郑州等地而已,万全何在?从现在起,你们不要再来见我了!”    高尚、严庄害怕,好几天不敢露面。    眼看四面进展都不顺利,安禄山与诸将考虑放弃洛阳而回军河北。    就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得到一个情报,叛将崔乾祐在陕郡,只有不到四千兵马,且羸弱不堪。    李亨这时又指使人上书李隆基,命哥舒翰出战收复陕郡和洛阳。    哥舒翰得知消息后上书李隆基道:“安禄山久习用兵,现在刚发动叛逆,岂能无备!这一定是用羸师做钓饵,引诱我出关,如果出兵,正掉进他的圈套。    而且贼兵远来,利在速战。唐军据险以扼其进路,利在坚守。何况贼兵残虐百姓,失去人心,兵势日蹙,将发生内变,乘其内变,可不战而擒。    我们的目的是成功,不在乎时日的长短!现在各道征兵还大多没有会集,请暂等一时。”    哥舒翰是见惯风浪的老鲸,眼前晃动的诱饵岂能迷惑住他?    哥舒翰的分析是对的,天下有识之士也大多看到了这一局面。    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向朝廷上言:“潼关大军应该固守以逸待劳,拖住敌人,把他们拖得疲惫不堪,但不可轻易出关交战。”    但李泌这时告诉李隆基,敌人没有防备,哥舒翰逗留不进,将会失去战机。    李隆基虽然曾是一位英明果敢的人,但他过去经历的战斗不过是宫廷政变,实际上他做了几十年太平天子,对眼前这样大规模的战争,缺乏应对的经验。    特别是东都失陷,令他有点儿惊惶失措。他迫切地想夺回洛阳,迫切想与敌人在洛阳决战,所以也不主张哥舒翰逗留潼关。    他认为李泌说得对,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派中使督促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无奈,抚胸恸哭,引兵出关,有率羊群闯狼窝的感觉。    天宝十五载,六月七日,唐军东出潼关百余里,与崔乾祐军相遇于灵宝县西原,此地北为黄河,南为高山,崔乾祐据险而待。    第二天唐军与崔乾祐军展开决战。崔乾祐把精兵理伏在险要处,哥舒翰与田良丘浮舟中流观察军事形势,他们看到崔乾祐兵少,便催诸军前进。    这时哥舒翰甚至怀疑起自己原来的判断,对叛军的力量和声势可能估计过高了,也许朝廷的情报更准确。    想到此他甚至对战事产生了一丝乐观情绪和某种胜利的幻想。    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率十万人继后,哥舒翰又用三万人登黄河北岸的高地观望,鸣鼓以助军威。    崔乾祐派出的士兵不到一万人,而且三三两两,散如列星,或疏或密,不成阵势,有的前进,有的后退,唐军远望着叛军的阵容,都感到好笑。    崔乾祐整饬精兵,在那些散兵游勇般的士兵之后布阵。    双方刚交手,前方的贼兵便倒旗做出要逃跑的样子,唐军放松了警惕,不加防备。    及至散兵退尽,片刻间埋伏的精兵突然出现,他们登到高处,向下滚落木头、石块,砸死唐军无数。    道中狭窄,唐军士兵密集,枪槊都挥舞不开,哥舒翰以马驾毡车为前驱,想以战车冲击敌阵。    此时已过中午,东风迅急猛烈,崔乾祐把几十辆草车堵塞在唐军毡车之前,纵火焚烧,火焰和烟气熏得唐军士兵都睁不开眼睛,以致自相杀戮。    看到前面浓烟翻滚,兵士们以为贼兵在烟中,聚弓弩而射,直到日暮,箭射光了,才知道并无贼兵。    崔乾祐命同罗精骑绕过南山,从唐军后尾发起进攻,唐军首尾骇乱,不知所措,于是大败。    官兵们有的扔掉盔甲,逃窜藏匿到山谷间,有的互相拥挤掉进黄河淹死,叫喊声震天动地。    这时,敌人的骑兵出现了。敌人以骑兵践踏唐军--叛军的精骑又展示了雄威,唐军不少士兵死于马蹄之下。    骑兵又一次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唐军后军见前军败退,都不战自溃,黄河北岸高地上的兵士,看到前沿阵地上战败的场面,也纷纷逃散。    哥舒翰也只好寻找求生之路,麾下数百骑兵跟着他奔逃,他们在首阳山西边渡过黄河入关。    这时败兵如潮,潼关外有三条壕沟,都有两寸宽人卫队落其中会儿就把壕沟填满了,后来的人就踩着这些人过了壕沟。    最终进入潼关的官军士兵仅八千余人。    六月九日,崔乾祐进攻潼关,城中守兵无多,叛军顺利入城。    哥舒翰守不住潼关,来到关西驿,贴出告示,召集逃散的士兵,想重新夺回潼关。    他手下的番将火拔归仁等人来了,他们率一百多名骑兵抵达了驿站。    火拔归仁进屋,告诉哥舒翰:“敌人马上要追来了,请您赶快上马。”    哥舒翰上马出驿,火拔归仁率众将叩首于马前,劝哥舒翰说:“将军率二十万大军,一战便全军覆没,有什么脸面再见皇上啊!而且军败必诛啊!您没有看到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请您带着我们东行,投降安禄山吧。”    哥舒翰与安禄山是老对头,当然不同意,想下马。火拔归仁等人把哥舒翰的脚系在马肚子上,连那些不愿投降的将军们,都被捆起来挟持东行。    这时迎面来了一支兵马,是贼将田乾真率军追上来,众人就跪地投降。    他们都被送到洛阳。安禄山打破潼关,解除了眼前的困境,现在又看到老仇人成为自己的俘虏,洋洋得意。    他问哥舒翰:“你过去常常看不起我,现在服了吧?”    哥舒翰拜伏在地,回答说:“臣肉眼不识圣人,现在天下未平,李光弼军在河东,李恽在河北,郭子仪在河南……”    “陛下如果不杀我,让我给每人发一封信招降他们,没几天各地就会平定。”    安禄山大喜,封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而对火拔归仁说:“你这人背叛主人,不忠不义,该杀!”    命令手下人把火拔归仁斩首示众。哥舒翰发信召降诸将,将军们不买账,都回信骂他,斥责他。安禄山知道他没用了,就把他囚禁在苑中。    潼关失陷后,河东、华阴、冯翊、上洛各郡防御使都弃城而走,各地守军皆逃散。    潼关失守,战局立刻改观。安禄山绝处逢生,长安危在旦夕。固若金汤的潼关成了叛军长驱直入的通途。    ……    李隆基虽然受李亨、李泌的蛊惑,强令哥舒翰出战。    但当哥舒翰真的出战之后,他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自哥舒翰大军出潼关之后,李隆基就密切关注着潼关方面的形势,他知道一旦潼关失守,长安便向叛军敞开了大门。    不过他虽然有些后悔,但也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完了。    心中焦虑之下,他把陈玄礼召来进行商议。    这陈玄礼初为果毅都尉,景龙四年(710年),随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    李隆基登基后任禁军左龙武大将军,以淳朴自检,为李隆基的亲信。    陈玄礼到了之后,李隆基立即向他询问看法。    陈玄礼自然也不看好哥舒翰这一次的出战。    实际上他在心中早就判断出哥舒翰出战必败,但他却并没有上书劝说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早在四年前陈玄礼就已经被李泌说服,倒向了李亨。    虽然如此他心中其实仍然是忠于李隆基的。    面对李隆基的询问,他最终还是给出了建议。    “陛下,如今陇右还有两万精锐、朔方也还有数万可用之兵,陛下何不调陇右、朔方之兵入京宿卫!”    李隆基沉思片刻后,又向侍立一旁的高力士询问意见。    “力士,你说说,如何?”    高力士道:“如此军国大事,老奴哪懂啊!”    李隆基笑骂道:“你这老奴,让你说你就说!”    高力士先是意味深长的看了陈玄礼一眼,然后方笑道:“圣人,古人云,有备无患嘛!”    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后下诏命灵武、陇西、临兆三郡之军入卫长安。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