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有点无语,自己才多大,看蒋瓛和王和的意思好像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一样,蒋瓛就算了,王和你一个宦官这种眼神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一脸无奈地对着妇人说道,“好好让孩子读读书,别老想着那点钱粮,都有钱买镯子了,还这么算计。” “女孩子读那些书干嘛,再说咱们庄户人家,读书有啥用,还不用送到府上学学规矩,学点手艺呢。”妇人拦住朱允熥说道。 “张栓家的,赶紧去买你的年货,别打扰恩人王爷。”此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走过来说道。 “老哥啊,听口音你不是应天人啊?”朱元璋凑到老者身边说道,同时不忘了暗中对朱允熥挥手,让他滚远点。 朱允熥彻底无语了,老朱就喜欢这一套,不过你既然喜欢搞这种微服私访,又不想让他露面,干嘛非得拉着自己来。 “老田头,本王去别处转转。”朱允熥无奈地配合道。 “恩公王爷您慢走啊。”老田头笑着对朱允熥说道。 “老哥啊,你这耳力真准,俺们不是应天本地人,俺们是河南来的。” 朱元璋拉着老田头来到道边一个小吃摊坐下,“哦,听说今年吴王从河南带回来十万河南灾民,你们应该就是吧?” “是啊,这是朝廷的大恩惠,不过跟你讲,当初其实我们也是有些拿不准的,更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老田头一脸骄傲地说道。 “哦,那老哥跟咱讲讲。”朱元璋一副好奇宝宝地问道。 “哎,老哥你不知道啊,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跟咱们皇帝打的小报告,原本的时候,是要带一些年轻人来的,可朝廷不让啊,十万人,青壮还不到两万。 最后把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带回来了,听说要不是怕我们死在路上,需要有人照顾,就连这点青壮都不让来。咱们皇上啊,哪都好,就是老被那些奸臣骗。”老田头一边说一边在点了几样小吃。 “奸臣?老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朱元璋有些不解地问道。 “你想啊,别说咱们这些老弱病残,就算来的都是青壮,要让这些人活下去,总得给点土地吧,可你看看,方山百里,听起来不小,可全是石头,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大堆来,这种地方能种出粮食来? 咱们皇上对百姓好,可他老人家不知道这里边的道道,那些奸臣就骗他,把这么个破地方给了咱们恩公王爷。要不是咱们恩公王爷聪明,给大家找了些营生,咱们这些人估计早就饿死了。”老田头说着都有点颤抖了。 朱元璋听完一阵冤枉,“老哥,咱怎么听说这是吴王自己要的这个封地呢?店家,来壶酒。”顺手吩咐店家上酒。 “老蒋你赶紧过去,别让皇爷爷喝酒!”朱允熥推了一把和他蹲在一块的蒋瓛说道。 蒋瓛仿佛没知觉一样,根本不把朱允熥这话当回事。 朱允熥站起身走了两步,又退回来,“你等着!”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打扰老朱,只能转身威胁蒋瓛。 蒋瓛已经习惯了朱允熥的‘蛮不讲理’,继续吃自己的汤圆,不得不说,也许是心理作用,他觉得方山的汤圆似乎比应天的要好吃一些。 老朱在微服私访,尤其是和那些百姓聊天的时候,是最讨厌被打扰的,朱允熥也是知道这个规矩,所以才撺掇蒋瓛过去。 “老哥你要是没别的事,咱们边吃边聊。”老朱给老田头倒了一杯酒说道。 “我说李九你是不是不准备在咱们方山做买卖了,这么差的酒都敢拿到方山来卖。”老田头端起米酒闻了闻,对着店家说道。 “田大爷,不是没看到是你吗,我这就给你换。”店家笑呵呵地说道。 朱元璋也端起酒杯闻了闻,酒确实是新酿的米酒,虽然品质一般,但可以肯定没有掺水,在这种民间的小摊上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老哥,你给咱说说,你们王爷给你们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了?要是方山真这么好的话,我家有些亲戚,看能不能迁到方山来。”朱元璋件老田头有点跑题,赶紧把话题往回拉一拉。 “这个你就不要想了。方山虽然青壮不多,可大家咬咬牙就行了,可不敢给恩公王爷添麻烦。 这里不比别的地方,要是咱们这青壮太多,朝中的那些奸臣还不知道编排咱们恩公王爷什么呢。 切,他们也不想想,当初那么难咱们都挺过来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咱还怕有人来跟咱们抢活路呢。”老田头端起店家新上的酒闻了闻,一脸满足地给朱元璋倒了一杯。 “那老哥跟咱说道说道。”老朱非常配合地摆出一副求知的样子说道。 “当初咱们刚到方山的时候,朝中那些奸臣不仅不按照皇帝老人家的意思拨付粮食,还不让应天城的粮商卖粮食给咱们。 不过,他们忘了,咱们这些人都是从灾区来的,别说咱们还有点粮食,就算一粒粮食没有,咱们一样能活下来,后来咱们恩公王爷买来了粮食,让那些奸臣算是白忙活了。”老田头说道这的时候一脸骄傲。 他接下来把当初方山粮食大战的事说了一遍,虽然朱元璋知道的要比老田头详细,但他还是耐心听老田头说完。 “老哥,你刚说你们这还有其他营生,你给咱说说。”朱元璋听老田头讲完粮食大战后,继续追问道。 “要不说还得是咱们恩公王爷呢,光有粮食只能让咱们饿不着,可咱们恩公王爷要让咱们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好日子,他是想尽办法给咱们谋活路。 咱们方山这不是种不出粮食吗,那咱们就办作坊,你看看,放眼大明,有哪个地方有咱们方山这么热闹。 咱们方山现在有烧砖的作坊、烧灰的作坊,现在又有了羊毛作坊、织布作坊,大大小小咱们方山有几十个,让咱们家里的那些女子也可以在做工养活家。”老田头喝了一杯酒说道。 “女子做工?”朱元璋有些疑惑地问道。 “当然,刚不是跟你说了,当初咱们这些灾民过来的时候,青壮只有两万多人,就算加上方山本地的青壮,也不过三万人,可等着吃饭的人有十三万啊! 加上方山这边本来能耕种的土地就不多,女子不去做工还真的还坐在家里等着吃不成。 咱们都是从地府走过一遭的人,来方山之前都是泥腿子,没有应天那些大家闺秀的娇贵,以前在河南的时候,女子不是一样要下地干活,难道来了方山就娇贵了。 再说,跟你老哥说个秘密,你知道一个在工场做工的女子,一个月下来能挣多少银钱吗?一两银子啊!实打实的银子,能换一贯铜钱的!这还不算平日作坊给的各种福利。 别看咱们方山地方不大,老弱病残也多,可我敢说,老汉我活了六十年了,就没碰到这么好的主家。 工场做工,不管男女,工钱都是一样多,逢年过节工场还给瓜果肉食,换季了还发布料,就是现在应天卖的贼贵的羊毛呢,咱们这也是家家都有。 不光是这样,恩公王爷还给孩子办了学堂,不管男娃女娃只要不满十五的,都要进学堂读书。就算是满了十五,晚上收工之后,也能到学堂读书识字。 读书的时候,学堂管吃,一天三顿呢,还有肉,比咱们老家的地主吃的都好。 那些读书好的孩子,恩公王爷会给他们安排差事,不仅朝堂,恩公王爷说了,朝堂太乱,要么跟着方先生研究学问,要么去咱们方山的店铺作坊学做生意。 女娃子读书啊,咱们这些死里逃生的泥腿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还有,你看咱们这些没人管的糟老头子,还有老太婆们,王府建了养老庄,有专人照顾,每月都有钱量供应,逢年过节的肉食点心,换季的衣服褂子一样不缺。 就拿俺来说,俺就是一个孤老头子,当初是走了天大的运势,跟着弟弟一家来方山,就只有弟弟家里一个大侄子,虽说大侄子年轻力壮,可家里有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一个男娃一个女娃。 他要养活俺弟弟家两口子,还有他婆姨两个孩子,还要养活俺这个孤老头子,想想都觉得难。 可是恩公王爷说了,只要跟他来江南,他就不会让一个人饿死,他是咱们皇帝的好孙子,说到做到。 俺家里的大侄子在方山护卫队,平日护卫咱们方山的商队和方山的产业,前段时间跟着恩公王爷为国征战,刚从辽东杀了一遭回来,现在人看着有着一股子英气。 侄媳妇在织布作坊做工,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加上侄子的每月二两的饷银,别说养活咱们这些老不死了,用不了几年,咱们能比老家地主还有钱。 现在你看看就算是那些应天的城里人,看咱们方山谁不羡慕。 刚俺看见老哥拦下张栓家里的婆姨,她啊就是个穷鬼的命,他家里在方山算是上等人家了。 他家里只有爹娘老两口,两个在学堂读书的小娃子,还有一个十五的大小子在作坊,一家三口都在做工,家里算是有钱的了,买个镯子还是镀银的,一点都不大气,丢人啊。”老田头说到这的时候满脸都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