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五年,四月九日,殿试揭榜,张皇榜于皇城朱雀门前,又于太极殿举行传胪大典,临轩唱名。 ——太极殿—— 长安城内经过了几夜大雨,至放榜之日突然转晴,应殿试的所有过省举人,无论男女,皆着以白细布,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的襴衫,齐整的序位于太极殿前,等待唱名。 礼部官员将弥封的原卷与誊录按照排序放在一起,随后呈至太极殿内。 皇帝高座明台之上,殿陛之下有负责传胪的禁军,手持金锤,左右备身都督慕容岚也护卫在殿内。 负责揭名的官员为两位省试主考,中书侍郎赵砚书与内舍人萧鸢鸢。 试卷被抬入殿内,置于御座西阶下,朝阳从大殿东侧照入,洒在了御座之上。 光照刺眼,宦官欲下帘,却为李瑾所止,“有光入殿,这是吉兆。” “喏。”于是作罢。 咚!—— 报时的鼓声响起,中书侍郎赵砚书接过已经定好名次的原卷,双手持卷自西阶登台。 “陛下。”随后拆除弥封,并与内舍人萧鸢鸢于御前合力展开原卷。 李瑾看着揭开弥封之后的名字与地名,以及那齐整有力的字迹,眼里泛着满意的光芒,“进士一甲第一人,淮阳谢知蕴。” “进士一甲第一人,淮阳谢知蕴。”唱名由太极殿内传至殿外,震惊了所有人。 “进士一甲第一人,淮阳谢知蕴。” 而这个第一个被念出的名字,作为状元,也是开科以来第一位三元,今日过后,必将轰动天下。 第359章 曲终(上) 由皇帝亲口唱出的状元之名,响彻整个太极殿,中第者于人群队列之中应呼传声而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从陈州的解试,到礼部贡院的省试,再到大兴宫内的殿试。 谢知蕴从数万人当中脱颖而出,连中三元,成为了廷魁。 她走在人群中间,昂首阔步,因女子的身份为人议论,也因女子的身份,为人震惊。 “今年这一榜的状元,竟然是个女子。”群臣也为之议论纷纷。 “谢知蕴,这不是省元吗?省元夺廷魁,倒也在情理之中。” “听说她还是当地的解试第一。” “连中三元啊?”官员们大惊,“自开科以来,还不曾有过三元出现。” “可惜,是个女子,不然,以这个成绩,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谢知蕴来到殿阶之下,站在了所有进士的最前方,面向太极殿而拜。 太极殿内,中书侍郎赵砚书拿出了第二张试卷,拆开弥封。 并再次由皇帝亲口念出,“进士一甲第二人,武城崔彦之。” “进士一甲第二人,武城崔彦之。”禁军将名次层层呼传。 “进士一甲第二人,武城崔彦之。” 听到名字后,高中榜眼的进士按耐住心中的喜悦,一同来到殿阶下,向太极殿拱手而拜。 “进士一甲第三人,华亭陆文忠。” “进士一甲第三人,华亭陆文忠。” “进士一甲第三人,华亭陆文忠。” 除状元之外,两位榜眼都是男子,及第的三人在所有士子羡慕的眼光下登上台阶,并脱下襴衫,更换公服,谓之释褐。 天授元年时,随着改制的进行,朝廷还确立了新的服冠之制,以颜色定品级。 及第的三人被引入太极殿内,左右两侧的紫袍看着状元议论纷纷。 “臣谢知蕴、崔彦之、陆文忠,叩见陛下。”三人走至大殿中央叩首拜伏谢恩。 李瑾挥了挥手,“起身吧。” “谢陛下。”三人起身。 位于殿陛前的左右备身都督慕容岚看到谢知蕴时,眼里充满了震惊。 先前听得名字,便有所疑惑,如今见到人,是故人相逢,便觉惊喜。 她没有想到当初偶然撞见的娘子,今日会在这种场合,这样的身份下重逢。 “淮阳谢氏。”皇帝起身走到阶前,“可是名盛一时的书香门第,门第之下,女子不得自由。” “而你能以女子之身走到现在,并来到朕的身边,这期间,一定吃了许多常人所不能忍的苦。” 听到皇帝的这番话,谢知蕴瞬间湿红了眼眶,她的才学让她在世人眼里高傲的不肯低头。 而眼前这位掌握着天下的君主,仅仅几句话便让她触动落泪。 这或许是同为女子的理解,以及她们有着相同的出身与经历。 “朕置女科,为天下人所不解,他们观望,质疑,不满,唯独你们不惧这些,应诏入试,与儿郎同堂争第,最后也与他们并肩站在了国朝的决策中心,向他们证明,女子胸中的天地。” “现在,朕要告诉你们的是,只要是朕当朝,谁都可以通过努力与竞争来到此处,不必害怕,不必彷徨。” “今后的朝廷,只会将能力与品行作为取仕的标准。” “你今日的状元及第,即将声誉天下,但这只不过是你人生辉煌中的一个开始,而绝非终点。” “而此制,从本朝起,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朕会让世人看到,一个全新的天下。” ※ ※ ※ ※ ※ ※ ※ ※ - 天授五年,淮阳谢知蕴连中三元,当廷释褐,授将作监丞,判华州,一年之后入廷转官,迁起居舍人。 天授六年春,取士四百余人,朝中的女官数量渐长,并逐渐担任要职,甚至进入中枢。 天授七年,继科举改制后,又改武举,命武安侯萧怀玉担任考官,应试者,多为将门之女,且应试的人数比起科举更加的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