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幕后推手

第236章 二帝驾崩

幕后推手 维斯特帕列 2240 2024-07-10 00:02
   就在朱载基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朱载基某日吹了凉风,然后迅速病倒,这一病就没有再起来,于隆庆二十四年七月驾崩,享年四十一岁。   事后内阁诸位大臣在查问御医之后,宣称朱载基是忧心国事、操劳过度才患病去世的,然而私下里却有很多人说,朱载基确实是操劳过度,然而他操劳的重点却不是国事,而是后宫的佳丽们,长时间旦旦而伐,早就掏空了朱载基的身子,突然生病就抵挡不住了。   京中所有宫观庙宇的钟声同时敲响,一批批缇骑狂奔出城,一路换马不换人,飞快地赶往全国各地以及出海的港口,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向大明统治的每一个角落。   而那些封君在收到消息后,也会立刻动身返回大明,近一点的可以参加朱载基的葬礼,远一些的也无论如何要赶在改元之前抵达京城,向新皇送上道贺。   新皇的选择倒是没啥困难,朱载基早已立下太子,他的嫡长子朱翊键六岁便被立为太子,又安排了高拱、张居正等名臣教导,太子之位一向稳固,而且他今年已经二十一岁,早已成年,群臣对他当皇帝并无异议。   三次三让流程一过,朱翊键便顺利登基,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第十二位皇帝,礼部也为他选定了新的年号——延昌,明年将会是黄帝纪年四千二百六十四年、延昌初年!   延昌这个年号看字面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延续昌盛这大概是大明所有朝臣对新皇的期望吧,就连朱翊钧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大明现在已经很兴盛了,他自觉不如祖父、父亲那么伟大,能够延续昌盛已经很不错了。   倒是也有饱读诗书的小官试图指出,延昌这个年号在历史上有人用过,而且还不止一次,首先是北魏皇帝元恪,他登基后先用景明,再用正始,后改永平,第四个年号便是延昌。   还有就是高昌国国君曲乾固,他于南北朝末期到隋朝初年在位,延昌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四十年之久。   这种很没有眼色的建议遭到了朝臣们的一致无视,好不容易才想出了一个皇帝喜欢的年号,就因为以前有人用就要改?哪有这种道理!再说了,以往年号重复使用的次数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再多一次。   于是延昌这个年号便定了下来,同时朱载基的庙号也确定了,他堪称中兴之主,于是庙号便定为中宗,随即又有新的使者快马出京,将这一消息传遍两京十三省以及各封国。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这内阁的位置肯定要动一动,首辅徐阶识趣地以年老体衰为理由主动请求致仕,然后君臣合伙演了一场留用、推辞的好戏,最终朱翊键批准了徐阶的请辞,赐爵、加封,允许他去海外建立自己的封国。   徐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倭国来建立封国,他老家就在松江府,而从松江府去倭国只需几天时间而已,这可比远渡归墟,去蓬莱洲建立封国方便多了。   而且这些年他们徐家通过兼并土地、经商积累了大量钱财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和汪直有长时间的贸易来往,家中子弟对倭国极其熟悉,这要是去了倭国,几年时间就能占下块好地盘。   此事利国利民,朱翊键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还调拨了一支参加过琵琶湖之战的精锐部队,让徐阶拿去建国,当然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不是小钱。   对徐阶而言,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反倒是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好组建,这下可谓是皆大欢喜,朝廷得了钱,徐阶拿到了想要的军队,去倭国建立封国就更方便了。   那支军队的官兵也不亏,他们留在大明发展有限,而去了海外却有机会为自己挣下足以流传子孙的封地,这种好事还犹豫什么?   徐阶致仕,高拱接替他成为首辅,张居正顺位递进接任次辅,赵贞吉、殷士儋等能臣担任群辅,这些都是政才出众之人,有他们掌控内阁,只要朱翊键不出什么幺蛾子,大明就能和他在年号里期望的那样延续昌盛。   旧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幸好高拱、张居正等人有足够的能力处理这些,所有事宜都在稳步地推进,朝堂上实现了平稳地过渡。   和朱载基以前的皇帝不同,朱翊钧登基时还多了一项特别的工作,那就是派出使者,向大明的邦交国通报这一消息,以前只有朝鲜等少数藩属国才有这种待遇,而现如今,使者也需要把这一消息通报给其他国家,重点是和大明有商业往来的南亚、西亚、欧洲各国。   于是使者们便带着诏书出海,一路向西进发,现在去欧洲可要比当年方便多了,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穿越苏伊士运河就能抵达地中海。   没想到的是,当使者就要到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就在海上遇到了大明商船,然后从商人们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一世前不久刚刚去世。   这下使者们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参加苏莱曼一世的葬礼,他们一边做好准备,一边分出一艘船调头返回大明,尽快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朝廷。   “我大明虽然遭受丧君之痛,但太子英武,又有贤臣辅政,国中也没什么大事,所以新君继位自然顺利!可奥斯曼就不一样了!他们和欧洲联军连年交战,早已落入下风,全靠苏莱曼的威望撑着才没有溃败!他现在一死倒是轻松,可接下来的苏丹怎么办?他能和苏莱曼一样保住苏伊士运河么?”使者滕梦雨叹道。   “他要是保不住,对大明来说反倒是好事!”另一名使者岑元爵则跃跃欲试,“这对我等而言却是立功的好机会,要是能让大明在苏伊士运河多几个席位,回国后定有重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