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叫做青松的狗剩又给姜闵中磕了个头:“青松多谢老爷赐名!” 姜闵中则指了他对青竹道:“人就交给你了,你来教他规矩。” 想着今后终于有了帮手的青竹就满心欢喜地应了,将青松领出屋去。 达成心愿的刘婆子有些激动地抹着泪,又分头给姜宁和姜闵中磕了头,待她回去后,姜闵中收了狗剩儿当小厮的消息就传得村里人都知道了。 又因为姜宁提前给刘婆子透了底,让她留着那几个在田庄帮忙的媳妇子,田庄里的气氛又再度活络了起来。 日子很快就到了他们要回京的那日。 因提前给永安侯府送了信,侯府那边就派了几辆马车来接姜宁。 随行的人往车上搬着姜宁的箱笼,身为弟子的裴垣则赶来给姜闵中送行。 “你下个月就要参加府试,我本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你照着我之前交代你的那些温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拿纸笔记下,最多十日,我便回来了。”姜闵中就同裴垣道。 “学生谨听老师教导。”裴垣躬身应着,就要扶着姜闵中上车。 可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却有个看上去有些疯癫的妇人拎着两个孩子跪倒在马车前,大声道:“姜老爷,您行行好,买下我这两个孩子吧!” 妇人的话引得众人侧目,站在人群里的姜宁却觉得她有几分眼熟,可又想不起在哪见过她。 “柳家媳妇,你在这发什么癫?你要把两个孩子卖了,也不怕你家男人回来揍你!”姜宁就听得人群中有人道。 可那妇人却像没听到这话,而是把她的两个孩子往身前推:“姜老爷,您别看他们俩年纪小,可是能干很多活,我也不要您太多银子,给我五百钱就行!我与您签死契!” 两个孩子卖五百钱?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姜宁就忍不住去打量那两孩子,暗想着是不是有什么暗疾。 可她不打量还好,一打量就吃了一惊。 那个看上去大一点的孩子,怎么越看越像前世在坤宁宫当差的小柳子? 姜宁再次打量着那妇人的脸,发现她的长相更像小顺子,难怪自己会觉得她很眼熟。 只是她为什么这么急着卖自己的孩子? 眼看着四周特意停留下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姜宁就同刘婆子道:“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将他们母子三人带进来再说。” 刘婆子就驱逐了看热闹的人,将那母子三人领进了门房。 姜宁跟随其后,也进了门房,然后将屋内的其他人都遣了出去。 那被称作柳家媳妇的妇人在听得动静后,就带着两个孩子跪下磕头,并重复着之前说过的话:“姜老爷,您行行好,卖下我这两个孩子吧!” “好好的,为什么想到卖孩子?”姜宁就出声问。 听得她的声音,柳氏惊愕地抬头,见眼前站着的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姑娘,眼中就闪过一丝失望。 姜宁将她的神情收在眼底,在看了眼柳氏身旁跪着的小柳子时,便装作不在意地问:“我刚问你,为什么想卖孩子?” 想着自己不能白来这一趟的柳氏就把心一横,跪着将两个孩子推到了姜宁跟前,道:“姑娘行行好,买了我这两个孩子吧!不然我当家的要把他们卖到宫里去!” “卖到您这样的人家当差,至少还是个全乎人,要卖到了宫里……”说到这,柳氏突然意识到和一个未婚的姑娘说这些好似并不妥,就只能嘤嘤地哭了起来。 姜宁却知道她想要说的是什么。 进了宫那便是阉人,是男不男女不女的玩意儿。 身为母亲,又哪里忍心自己的孩子走到那一步。 “姑娘,您行行好,您就买了他们俩,我给您立长生牌位念长生咒。”柳氏再次给姜宁磕头。 姜宁想起上一世她曾问起过小柳子为何会进宫当差,小柳子只说是为了替父亲还赌债,因为卖到宫里来的价钱高,他和弟弟便一同受了刑,可他弟弟却没能熬过受刑后的那一次发烧。 看到前世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小柳子就这样跪在自己跟前,自己若不出手,他们的命运多半就会和前世一样。 倘若没被她遇见也就罢了,既然遇见了还不相救,只怕将来的她会良心不安。 不过是给爹爹再添两个小厮的事。 一想到这,姜宁就让刘婆子去把里正请来,她需要里正来做个见证。 刘婆子不敢怠慢,派了脚程最快的小儿子刘四去请里正。 只是如此一来,就耽搁了他们启程回京的时辰。 “你真打算把这两个小孩儿留下来?”姜闵中闻讯赶了过来,暗想着女儿也不是那耳根子软的人,没道理被人求得两句就心软。 “我这不是觉得爹爹身边正缺人嘛!”姜宁不可能将前世的事说给父亲听,就只得胡乱找了个借口,“您身边端茶倒水的人多一点,我就更安心一点。您就当是为了我,将他们留下来吧!” 看着女儿一脸装乖的模样,姜闵中就叹了口气:“那下次还遇上这样的人,你也要将他们一并收了吗?” 她哪有这么闲! 姜宁差点就惊呼了出来。 她救下喜鹊、马大娘、小柳子,是因为上一世他们陪伴过她,她帮助沈太医还有裴垣,是因为前世他们帮过她! 若是换了旁的人,她才不愿意去劳心费神! 姜宁正和父亲说着“下次不会了”这样的话,刘四就带着里正来了。 在这个村里,并不是人人都能请来里正的。 可姜宁不一样,谁叫她的身后站着永安侯府。 所以当里正听闻需要他来做个见证时,二话没说,带着自己的印鉴就来了。 因为平日里没少给人做中人,里正就轻车熟路地问了一些问题。 当问到是签死契还是活契时,姜宁不假思索地说了句“活契”,可柳氏却斩钉截铁地说了声“死契”。 姜宁错愕地看了柳氏一眼,道:“签了死契这两个孩子就真的与你再无瓜葛了。” 而柳氏却是噙着泪:“我情愿这两孩子与我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