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浪漫青春 何日彩云归

第五章 远离故土(一)

何日彩云归 胖师父 13932 2024-07-11 08:10
   一    周华和周荣在古楼上了火车,一路向西,不到半天时间,火车又开到了平口,周华又看到了彩云工作的地方。这次周华特意不从平口走,是怕再次遇上彩云,而彩云又不理他,所以,他决定从古楼走,再说走古楼要比走平口快了很多。古楼是另外一个地区,而平口就在本县,反而古楼好走得多,芙蓉镇上有直达古楼的班车,每天四趟,也很方便。    周荣说:“哥,你看,这就是我们回来时住过的,还有两个做假酱油的人在这里被抓了。”    “是的,这里我来过两次,以后回来,我们不走这里了,这里不好走,太远、太难走了。”    “我也觉得难走,那我们回来时,你怎么还要走这里呢?你以前不是走过的吗?应该知道这里难走啊。”    周华说:“以前走的时候,我还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这里已经到了我们县,而且风景很好,所以就走了这里,哪知道没有古楼好走呢。”    周荣说:“我还以为你知道呢,我走过古楼的,知道古楼好走,只是没走过平口。早知道是这样,我就告诉你直接走古楼好了。”    周华走的时候,没有和玫瑰说,也没有去告别一声。玫瑰以为周华会来的,一直在等周华,上课也无精打采。想到周华曾经说过他家是红岩的,就抽时间专程到红岩去看,她不知道红岩在哪,从来也没去过。就问同学,问了好多个都不知道,就在她快要失望的时候,有个离红岩不远的同学告诉了她,说先坐车到大平,然后从大平车站的旁边往山上走,有一座水库,过了水库就只有一条路,到山顶后有一条岔路,走右边的路,然后下山,下到底就是红岩了。玫瑰按照同学讲的路线,找到了红岩,就从最近的下得山来的第一家人家问起。玫瑰怯生生地走进这家人家,见有一个老婆婆坐在门口,还有一个小伙子在旁边给这个老婆婆讲话。小伙不高,长得很结实,看到玫瑰进来,就停止和老婆婆讲话,看着玫瑰。玫瑰忙问道:“请问,这里是红岩吗?”    小伙说:“是啊,你有什么事?”    “哦,我是来找人的。”    “你找谁,这里的人我全知道的。”    “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周华的人?”    “有啊,你找他吗?”    “是的,我找周华。”    “有,但是他出去了,不在这里。”    “那到哪儿才能找到他呢?”    “你找不到他了。”    “为什么?”    “他走了,不在这里住了。”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呢?”    “唉,他不回来了。”    “你骗人,你刚才说他是这里的人,那为什么不回来了?”    “我先问问你,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我,我和他是同学,一个班的。”玫瑰不太好直接说。    “哦,是这样啊。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玫瑰。”    “玫瑰,没听他说起过你呀。”    玫瑰听到这话,心想,这个人和周华肯定有不一般的关系,于是赶紧问道:“你认识他,和他熟悉吗?”    小伙说:“当然熟悉了,他是我堂哥,我叫周新。”    “是这样啊,那你快告诉我,周华到哪去了?”    “他到西部去了,户口都迁走了,东西也收拾走了。不过也可能还要回来的,他家的房屋还在这里。”    “那你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就不好说了,也许三五年,也许七八年,也许一二十年都说不准。”    周新的话,让玫瑰非常失望。    今年的春节来得很晚,过春节时是雨水季节了。等周华把户口迁来,已经到了5月份,上好户口粮食关系后,周华特意和周工、罗老师一起去了粮店买粮食,还到了副食品店买了肉,也感受一回有户口的滋味。    周工和罗老师商量,周华已经到了招工的年龄,就是按改了的年龄也到了,就等着招工算了;周荣还小,还要去上学,就到自己大队的学校去吧。现在这学校很好的,出了几个在国际上获奖的学生,升学率也非常高。学校的领导是周工的同学,还多次要周工去学校教书,只是周工实在不想教书才没有去。不过现在5月份了,不知道学校好不好安排插班?罗老师说:“那你先打个电话问一问。”    周工也觉得对,就在工区打了个电话到大队的子弟学校,找到当校长的同学,把情况给他说了后问现在能不能安排周荣上学。同学回答很干脆,什么时候来都行。得到这个答复后,周工和罗老师就叫周荣到学校去读书,给他准备了行李用具,因为大队在很远的另一县,周荣去了后要住校。正要送他走的时候,周工收到了在大队教育处工作的同学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地勘系统在西都成立了一个技工学校,既不是普通的技工学校也不是中等专业学校,是专门解决地勘系统内部子弟就业而设立的,因为要地方统招,所以地方也强行分了一小部分名额,今年第一次招生,要招高中毕业生,叫周华到大队去报名。    今年年初,上级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地勘工作有重大变化,原来的军工系统要逐步改变职能,地勘任务大为减少,有很多职工都提前退休了。这个变化从年初就开始了,年初招了一批工人,是合同制工人,这是第一次招合同制职工,根据上面传达的精神,以后招的都是合同制职工。吴江是去年招的,他虽然年纪早就到了,可他上面还有好多的兄姐,去年才终于轮到他,不过也是云南的大队招去的,不在西部,原来和周华一般大的、甚至比周华还小的,也有很多人被招走了,都是云南和四川招的,西部队招得很少,也都是合同制工人,合同工与正式工不同,他们要交养老保险,不象正式工是国家财政保障的,还有就是有年限的约定,到了年限后不一定还有工作,如果单位不和你签合同了,就意味着没有工作了,而且退休后的待遇也差了很多。    周华正在考虑这事,是招工走呢,还是去读书参加高考。招工嘛,很快就解决了自立的问题,可是现在招的没有正式工了。继续读书吧,又要重新来过,复习高中的功课就至少需要2年,如果考上了,还要4年,这样算下来,最少还要6年才能自立。正在左右为难,却得到了这么一个大好的消息,心中十分高兴。大队传来了好消息说:技工学校招高中生,读两年,毕业后就分配到自己系统,是正式工。这样一来,如果考上了,只要用两年时间,就既能独立,又可成为正式工,岂不是太好了吗?    周工问了周华,知道周华愿意去考技工学校,报名要到大队去报,正好和把周荣一起带去,也省得周工去送。不过,周工也担心周华,不知道他能不能考得上,毕竟他知道自己儿子这几年都在干什么,临走时,周工特意交待周华,把高中的书带上,能看一点是一点。周华很听话的把书带上,就是周工不说,周华也会带的,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周华自然会珍惜,不会浪费的。    因为这次落实政策,工区有很多职工子女从农村来到了这里,也都面临上学的问题,而且由于自己大队的学校好,都想到那里读书,工区不得不把唯一的一辆运货的卡车临时把这些学生送到扎西,学生到扎西后再坐火车到福兴换车。周华也和他们一道走,到了大队部,周华先找到学校,把周荣安排好了,再到教育处报名。报名时,除了要毕业证之外,还要照片,周华没想到要照片,没有准备,就问这里有没有照相的地方,李处长说没有,要到3公里外的镇上才有,周华就走路到了镇上,照了快照,等到把照片拿回来时,教育处已经下班了。    周华只得在招待所住下,大队的职工、子弟来住,招待所是不收钱的,房间里已经有两个人,还有两张空床,周华就选了一张躺下。躺下后,周华才打量这两个人,一个个子挺高的,看上去年纪不大,比周华要小两三岁的样子,另一个是小孩子,最多也就是十二、三岁,看不出是做什么的。周华问道:“两位兄弟,你们是做什么的?”    年纪和周华相仿的人说:“我是来报名考技工学校的,从下面的工区来的。这个小孩子和我一个工区的,他父母都死了,来大队找安排的。”    “哦,是这样啊。我也是来报名考技工学校的,我叫周华,你呢?”    “我叫邵林。你办完手续了吗?”    “还没有,差一张照片没交,我没带照片,临时到镇上去照的,回来晚了,没交成,明天再交。你呢?”    “我都办完了。”    第二天,大队早广播一响,周华就起床了,到食堂吃了早餐,等到上班的时候,就直到教育处,把照片交上去。李处长说,不要走了,马上就去考试,大队专门派有车送你们。周华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考试,问邵林,邵林也不知道,就只好在教育处等。一会儿,就来了十多个学生模样的人,然后又开一辆货车,李处长就说上这辆车,大家一窝蜂的上了货车厢,驾驶室是李处长坐。    车在山间公路上左转右绕,爬坡下坎,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在一个城市停了下来。周华没来过,不知道是哪里,就问邵林,邵林也是第一次来呢,同样不知道是哪。    这时李处长说了:“这里是地区首府,虽然是我们招单位内部的子弟,但考试是要通过地方教育部门的,所以你们的考试是由地区出题、地区组织,要到地区来考。地区还有地方上的考生,也是考你们一个小学校的,不过他们不和你们一起考。你们属于内招的,单独考试。明天和后天两天考试,今天先带你们去看看考场,回来再发准考证给你们。”    李处长带着大家到了考场,周华看到是一个学校,桌椅都不大,应该是个小学,看了每张桌子上都贴有一张纸,写有每个考生的名字。看完之后,又带着大家走路到了一家旅社,从考场出来,往右边走,过一条街道,走到尽头后是一座大桥,过桥后再转左手,不远就是一家大的旅社。李处长在服务台办好了住宿手续,分配住房,男生每个房间住三个人;女生是一个大间,所有女生住在一起。分配完后,把准考证发给了每个人,再三嘱咐明天不要迟到。    晚上没有什么玩的,周华就在看书,他想的是,能看一点算一点,着重看看数、理、化,因为以前听说招工考试都是考数、理、化的。其它人都出去街上玩去了,女生逛商店,男生去喝酒。    天刚一亮,周华就醒来了,看看其它人没有动静,就又看了一会书。李处长怕大家睡过了,就一间一间地喊起床。到了考场时,快要开考了,大家找好座位,这一间教室里就只有内招的人参考,但监考老师是地区的,监考得很严。周华打开试卷,首先把名字填好,然后再看试题。第一卷是语文试卷,古文考得比较多,恰好周华的古文学得好些,题目也不算太难,考完后估计分数还行。下午考数学,第二天考物理和化学,正如周华所料,数、理、化是重点,不过也不算太难考,周华想,如果高考是这样的考题,说不定也能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考完后,周华充满信心。当天没有回来的车,大队的车又要再等一天,周华也没办法,只得在这里又住一天。    晚饭是李处长请大家吃的,他说大队有这笔开支,你们只管吃,他回去报帐就行了。有了处长这句话,大家放开了吃,又要了些白酒,但周华没有喝,原因是和大家不熟悉,怕喝醉了没人管,这里可没有水仙在。回到旅社时,周华到服务台问:“服务员同志,请问到隆平怎么走?”服务员说:“你从这里到火车站,坐火车到福兴换车。坐汽车也可以到福兴,但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福兴,那就还得在福兴住一晚。坐火车要快些,早上早早就有到福兴的火车,半天就到得了福兴,你还可以赶上下午到隆平的汽车。”周华谢过服务员,回到房间早早的睡下,第一天天一亮就起来,没有其它人告别,也没和李处长说,怕吵了他们的睡眠,就一路打听到了火车站,正好赶上到福兴的火车。    回到家里,周工和罗老师都关心周华有没有把握,周华说,考试很简单的,不难,应该考得不错,没有问题。见周华说得很轻松,周工便不放心,想要再问问清楚,周华却出门去了。周华到了这么久了,还一直没有和赵平、郑福、钟俊等见上面呢,见自己刚一来就有这么好的命运,而且又把握得好,心情就有百十分的好。原本不打算见他们的的,那时是自己没脸见他们,所以一直很低调,现在有了好前程,自然乐意见见老朋友啦。先到了赵平家,没见到赵平,赵平爸爸说赵平不在这里了,早就调走了;周华有些失望,又到了钟俊家,钟俊也不在家,他到驾驶学校去学开车去了,是矿里派去的;周华又到了郑福家,郑福也不在家,到是他哥哥郑磊在家,郑磊告诉周华,去年矿里有在职读书的指标,只要能考得起,由单位出钱去读书,郑福就去参加考试,考上了一个大专学校,在江苏,是学人事管理,还有两年就毕业了。周华仍不死心,又找到了李赣家,李赣的爸爸说,李赣从中专毕业后就分配到一个很远的县里去了,一年才回来一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    周华失望地回到家里。今天是星期天,周工和罗老师都不上班,都在家呢,看见他脸色不太好,罗老师问道:“刚才出去都还兴高采烈的,怎么一会儿回来就变成的霜打的茄子了?”    周华说:“本来想,自己考得不错,肯定能上学,就想去和赵平他们玩玩,不想他们一个都不在家。”    “这没有什么呀,他们都在上班。”    “不是,他们今天都没上班,赵平调走了,郑福上大学去了,钟俊学开车去了,李赣也在外地工作。他们越来越好,只有我,到底都比不上他们。”    “你不是考得不错吗?能上技工学校也是好的啊。”    “那倒也是,总比在农村强就行了。”经这么一想,周华心情又好了起来,对周工说:“爸爸,你还帮我找份临时工做做吧,现在到下半年上学还有好几个月时间,我做点临时工,一来减轻你们的负担,二来我自己也能有点钱用。”于是周工就在工区给周华找了份临时工,周华是做过的,又在农村干过,体力好,人也愿吃苦,所以也挣得不少的钱。    二    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周华的确考得不错,教育处来电报说,周华考得前三,肯定没问题了,现在就等录取通知书。可一直等到八月中旬了,录取通知书才到,是发到大队的,大队又用挂号信寄到隆平。收到通知书,周华很高兴,周工和罗老师也很高兴,帮周华收拾了行李被褥,并给了周华不少的钱。周华说不要这么多钱,学校不要交学费,还有生活费发,家里每月给20元就足够了,其它的钱不要了。爸爸妈妈说了一定要给,是给周华买手表的钱,原来爸爸妈妈就想过,一旦周华有了出路,就给他买一块手表,现在要兑现了。周华只得收下,后来就用这钱在西都买了一块手表,是全自动带日历的。这是周华戴的第一块手表,从来没戴过手表的周华,兴奋得好几天没睡踏实。    学校离西都还很远,还有几十公里呢,在太清,到西都后还要坐很久的车才到,不过车还不少。学校也有车来接,但周华不知道,也没看,下了火车就打听到太清的车,火车站就有。下了火车后,在车站广场边吃了点东西,就逛了逛商店,看到有一块手表很好看,海鸥牌,全自动带日历,标的价钱是75块,周华就买了。从火车站提出行李,就上了开往太清的汽车。    周华想要有个好的开端,便在街上的理发店把长发理掉,理成很短的发式。进到学校才发现,所谓学校,是一座军营,一切都是军事化的,住房如此,连车都是军车牌照。这里原来一直是部队,现在改民用了,所以校舍看起来还是象军营一样。报名手续很简单,交上录取通知书,学校登记一下就行了,登记完了就发一个月的生活补助,20块钱,然后就有专人安排寝室。安顿好了,就到教室里领了这个学期要学的专业课本。    太清是个小镇,只有两条街道,都是一层的矮房子,偶尔能见到一两栋三层左右的楼房。和周华见过的其它地方不同,这里虽小,却有很多的茶馆,茶馆里有各种茶,最多的是茉莉花茶,用一个瓷茶盅装一小点花茶,然后用滚烫的开水冲沏,盖上盖子等一小会儿,浓浓的花茶香味就飘荡在茶馆里了,一杯茶1角5分钱,随你坐多久,只要不增加茶就不再要钱。一边喝着花茶,一边还能欣赏到这里特有的戏曲,每家茶馆都是这样,总有一小帮人,在茶馆里自编自唱,自己带的锣鼓家伙也在叮当作响,唱得咿咿呀呀,拖着长声打着帮腔,周华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过也不要紧,又不收钱的,他们就是找点乐子而已。    茶馆里也有好东西,就是有很多的小说出租。最多的是武侠小说,以港台的居多。周华以前没看过多少小说,只看过《水浒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等几本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还是第一次见到。问了问老板怎么个借法,老板说一本书交一块钱押金,看一天5分钱,随你看几天,也随你借几本。由是感到很新鲜,就先借了一本来试看,也不知道哪本好看,胡乱借了一本叫《射雕英雄传》,起初也不觉得有什么,看到丘处机雪夜狂杀金人时,突然觉得有点滋味,就认真看了起来。当然周华上课是不看的,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课,只在下课后才看小说,不过上课看小说的人却还是多过不看的人,大家各有各的招式,有放在桌子下面看的,有放在课本里面假装看书而看的,有放在课桌上堂而皇之看的。    来这里上学的人,大都和周华差不多,都是来解决就业问题的,所以也就不象正规的中专或技校那样,学生有好多都是混了多年了的,懒散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特点。老师也知道这种情况,就不大管,其实想管也难管,于是就听之任之了,只有在太不象话时,才从侧面说说。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很快就都熟悉了,令周华想不到的是,在这里他还遇上很多的老乡,也遇到了很多兴趣相投的人。最玩得来的就是周雄、冯中、韦军、刘跃等。    男生寝室是原来的办公楼改的,下面一楼就是男生寝室。二楼、三楼还是办公室,老师们来得都比较早,所以男生能睡懒觉的不多,只有离走廊比较远的两间寝室的人才能享受到睡懒觉的特权。这样的特权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的,班主任老师是个没有睡眠的家伙,多晚了还在到处瞎转,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了,时不时就往男生寝室来检查,所以,在这里能得睡懒觉是莫大的幸福呢。    周华他们寝室就在楼梯口,有6个人住,寝室里放有四张双层铁床,下面住了4个人,上面就睡两个,周华不想和大家争什么,就睡在上层,周雄也睡在上层。寝室里的6个人,有一个是西部来的吉庆,爱好是弹吉它,每晚都弹,有时中午也弹,一边弹还一边哼哼,总是叮叮当当加上哼哼唧唧;另两个是当地人,一个叫吕成一个叫苏名,两人的爱好都是到处窜门,尤其是爱到女生寝室窜门,不到熄灯后是不会回来的,吕成就是学校附近的,除了窜门外,还喜欢在寝室里煮东西吃,用煤油炉煮,一屋的煤油味;还有一个是方子宇,和周雄一同来自昆明,他带有一个小的录音机,每天每晚都放歌曲,有歌手邓丽君的,有港台一些周华不知名的歌手的,还有大陆的歌手的,周华都叫不上名,有时候有些歌在周华听来觉得很好听,有时候有些歌曲却又十分的难听。周华也弄不懂,他能听到的时候少,也不甚关心,周华和周雄都是江南老乡,就在一起说说家乡的话、家乡的事和家乡的人文,还喜欢在晚上关灯后到外面的小酒馆里喝点小酒。    太清的街道虽然不怎么好看,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去一去的地方,小酒馆就是个好去处。一到晚上,周华就和周雄、冯中、韦军、刘跃等人,就经常到这些小酒馆里混时间。下了晚自习后,趁学校还没锁大门时就溜出来,溜得多了,学校就发现了,发现就提早锁大门。学校和一家工厂在一起的,两家单位是通的,没有隔离物,周华他们就另外找到工厂的后门,后门比较矮,就从后门翻出去。    进得酒馆来,一般都是冯中和韦军点菜要酒,他俩是本地人,熟悉行情。只见冯中和韦军点了一盘鸭菌干、一盘鸭脚蹼、一盘鸡爪、一盘卤牛肉,然后要了一壶散装老白干,摆开五个小酒杯,每人满上一杯,冯中一提议就一起干了。这里喝酒不象在南方,不用烫的,就喝冷酒,在南方时,周华也喝过酒,但却要烫热了才喝的,据说热酒暖身快,醒酒也快,不伤肝,不过这也只是传说,周华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根据。管他呢,入乡随俗嘛,西都喝冷酒那就喝冷酒呗,莫非你一个人还要把酒热了喝不成?这样喝酒,让周华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文章,说解放前四川大邑县有个大地主,叫刘文采,他家有很多的田土,有很多的佣人,他自己不用做事情,只是吃和玩,他吃的就是鸭菌干、鸭脚蹼、鸡爪子,边吃边喝酒,那不就是周华他们今天的样子吗?当然,有一样是周华他们比不上的,那刘文采还有奶妈,几十岁了都还喝人奶呢。吃完小菜喝完老白干,第一次先由冯中付账,第一,他是本地人,第二,他家很富裕,第三,他是班长,所以第一次的酒钱就由他付了,以后的酒钱就是几个人轮流付。    第一学期的课程,除了数学外,其它的都是专业课,专业课都是中专课程,有的甚至是大专的课程,这就是第一届为什么要招高中生的缘故了。数学是基础课,学的是高等数学,是大学本科段的课程,大家都听不懂,很是吃力,也就没有兴趣学,老师却是个好老师,知道大家多数都是待业多年的人,就耐心的讲,讲得他汗流浃背,但因为确实太难懂了,学生却几乎都在看小说,连周华也在看小说,至于考试怎么办,谁都没去想。周华的《射雕英雄传》正好看完了一本,还没有去租第二本,上课又不想听,就翻到“丘处机大战江南七怪”这一段,又看了一遍。看到老丘以一敌八(除了江南七怪,还有一个枯木大师),仍占上风,就觉得挺佩服老丘的,老丘的武功也应该是天下少有了。想想又不对呀,后面写梅超风时,明明这小梅比老丘厉害多了,他老公陈玄风更是不得了,却又死在一个小孩的手里。而这些看起来十分厉害的人,在书中不过是二流角色而已,想来想去,一堂课就过去了,什么也没听到,到这时又觉得自己有点傻呢,自己的学习还没着落,却去替古人操心,想到这,不禁哑然失笑。看到最后周华才知道,在他看来,这部书最精彩的只有两段,都与江南七怪有关,一段是江南七怪与丘处机的打斗,另一段是江南七怪与陈玄风、梅超风夫妇二人也就是铜尸、铁尸的打斗而已。    下了课,看武侠小说的人都在相互交流,多数是说不到一块的,有人看的是金镛的,有人看的是梁羽生的,还有人看古龙的、陈青云的,各人看的都不一样,自然是无法交流的了。就是这样,也说得热闹非凡呢。周华今早起得有点晚,没赶上在学校打开水,就趁到茶馆换书的时候,把开水瓶也带去,换好书后,顺便在茶馆里打了一瓶开水,给了1角钱给老板,老板退了他1分钱,看书一天是5分,一瓶开水是4分,总共9分,所以老板退了1分。回到寝室后,周华泡了一杯茶,就是茶馆里的那种,在商店一块钱买来一包,可以泡半个月。泡好之后,周华尝了一口,感觉和往天泡的不一样,味道正了很多,周华不知道是为什么,仔细看了看茶杯,里面的茶叶散得很开,也往常不同,会不会是开水的问题呢?第二天,周华用在学校打的开水又泡了茶,味道和昨天泡的的确不一样,这才知道是学校的开水温度太低,所以泡出来的茶味道不好,自此,周华都从茶馆里打开水了。    三    西都有个公园,很大很大,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景色十分怡人。公园门口有很多出租相机的人,也有很多照相的人。照相的和出租相机的都有一个小门脸儿,是一间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面不住人,家当都是早上搬来晚上搬回去。照的以黑白片居多,彩照却还是很少的,一是太贵,照得起的人少,二是胶片也不多。黑白片就不一样,胶片好买又便宜,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照得起。相机以120和135的最多,租的人也喜欢租这两种型号的,租的手续十分简单,有学生证就行,不需要交押金,一小时5角钱,胶卷自己买,照完后还了相机,交5角钱拿回学生证就完成交易。星期天,周华、周雄、冯中、韦军、刘跃等邀约了一帮男女同学,坐车来到了公园,这个时节虽然不是百花开放的时候,公园里却也万紫千红,尤其是山茶花开得更是鲜艳夺目,据说这是专门培育的品种,在其它地方还见不到呢,也只有这个公园里才能在这个时节看到山茶花,而且品种还很多,有多层花瓣,红、黄、紫、白等各种颜色,且香气袭人。看到这红山茶,周华突然想起吉庆放过的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有一朵红山茶\/时时刻刻伴着它\/恋人分别时\/赠我红山茶\/叫我思念他……这歌很是动听,只是不知道歌名,如果在这个花海里放一放怕是更有诗意了。    周华收到了三封信,一封是父母写来的,无非是嘱咐些学习生活之类,另有两封信不一般。一封是水仙写来的,一封是玫瑰写来的,但信封上面写的地址都是西部省隆平县XX信箱,每封信上还贴有一张单子,有改寄的学校这里的地址,原来是父母给周华转寄过来的。周华把两封信都看过,也没什么特殊的,就给她们各回了一封信,把自己到了西都上学的事告诉她们。    这两封信把周华的心搅得很乱,原来周华到了这里后,心里很是高兴,这么多年的压抑算是有所解脱,再说西都环境很好,又认识了很多朋友,就渐渐把在南方的不快心情遗忘了。玫瑰和水仙的来信又勾起了周华对南方、对玫瑰、对水仙等的记忆,特别是对彩云的思念,于是就特别想给彩云写信。念头一起,周华就拿出纸笔,把和彩云分别后的情况、尤其是自己对彩云的想念,全都写在纸上,写满四张纸。写是写好了,到了街上后,却只把写给玫瑰和水仙的信寄了出去,回来时又把给彩云写的信揣回来了。每次上街周华都把这封信带去,每次回来时这封信又跟随周华回到学校,这一个星期,周华上了七次街,到了第七次时,周华才下定决心把给彩云写的信寄了,周华到底还是害怕,害怕彩云不给他回信,也因此才犹豫了这么久,现在寄出去了,周华反倒轻松了不少。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挨得很近,只相差两天。星期天是中秋节,晚饭时学校食堂做了很多好菜,并谁许喝酒。晚上开文艺晚会时,大多同学有了醉意,师生都参加,有唱有跳。周华看到女同学蔷薇跳的不知什么舞,很好看的;然后是计老师唱的《十五的月亮》;还有一个女同学紫兰唱了一首歌,周华不知道歌名,还好听。看着看着,周华突然想起了彩云,就在今年元旦节的时候,周华还在听彩云唱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月光下的凤尾竹》那优美的旋律,此刻又飘荡在周华的耳中,晚会上还有什么节目,周华一概没看见也没听见。一边想着彩云,周华一边朝外面走去,一直走到小酒馆,要了一碟卤菌干,一壶白酒,独自一个人喝起来。酒一杯接一杯的下了肚,脑袋渐渐胡涂起来,眼睛也有些湿润。结完帐,周华没有回寝室,踉踉跄跄走到了学校后面的小河边,顺河往下走,不远有一座桥,桥下有一片干净的地儿,周华就在这里坐下,看着河水的月亮的倒影,发了一回愣,又起来再往下走,不知走了多久,看见一座楼,应该是古代的建筑,四下无人,周华就走到楼上,抬头愣愣地看着明月。忽然,周华好象想起了什么,快速下楼,奔回去学校。晚会早已结束,同学们也早已进入梦乡,周华来到教室,拿出笔记本,在上面迅速写下一首十六字令:    秋,    明月中天使人愁。    君何在?    令我自登楼!    学校组织到四川灌县去游玩,一个班的人也就40多个,加上老师也不超过50人,学校自己有一辆大客车,足够坐了。于是学校就开车去,周华第一次到这里,对车外的景色也喜欢,一路上都在看,经过成都平原时,周华才第一次看到了平原,与自己见惯了的山区完全不同。一路都是看不到边的田园风光,住户很集中,住户与住户之间隔得比较远,一个村子的人几乎全部住在一处,这一处就格外有树、人、竹子,村与村中间都是田土,这个时节是水稻快要收割的时候,田间一片金黄,和风吹过,翻起一层层的金波,稻谷成熟的气味吹进周华的鼻腔,他又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好象是回到了南方。成都平原上也有很高大的树,这是作材用的,因为这里没有大风,所以不用栽种防护林,在河岸田边,又多种植观赏花木,以夹竹桃为多,这是一种常绿灌木,叶片长条状,夏秋季节开花,花有红白两种,非常鲜艳,但全株有剧毒,不能做他用,仅供观赏而已。平原之上偶尔也能见到一些小山,呈长条形,很矮小,一般在一处就能看完全,彼此不相连接。    车渐行渐远,山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大,走到成都平原的边际,就到了灌县,灌县有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这都江堰可不简单呢,工程建于秦朝,一个两千多年前建造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使用,这不仅在灌县、也不仅在中国、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独无仅有的。鱼嘴分水堤将明江一分为二,瓶口和飞沙堰确保内江的水位恒定不变,以保证成都平原的灌溉。    冯中、韦军说,带周华和周雄去看一个景色,保证二人从来没见过的,周华和周雄也十分好奇,就跟着冯中和韦军走。从飞沙堰往下走不远,冯中就说到了,并叫周华和周雄看江两岸,周华看去,只见两岸上有很多的人,每人手里都有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在对岸的人手里,两人把绳子放入河中,等一小会又拉起来,绳子上面就挂了很多的鱼。绳子的中间部分上垂直的结有很多鱼钩,但鱼钩上没有任何饵料,就是白钩子。原来,这就是这里特有的一种钓鱼方式,即滚钩,因为水中的鱼非常的多,所以不用任何饵料,只要光钩子就能钩上鱼来,这样的钓鱼,周华确实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在鱼嘴上有一桥,名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原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毁于战火,现在的桥虽为钢索混凝土桩,但因有前述的缘故,现仍为这一地区的名胜之所。    看完了都江堰,学校的校车又送同学们到青城山。从都江堰往西南只需行15公里,路非常好走,车行不到30分钟就到了。青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山天下幽”之誉,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山。青城山分青前山和青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记》,叹青山“青得出奇”,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青城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在山脚,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气度非凡,现存二殿三院。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一千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绿树交映,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距天然图画西两公里处有青城主庙——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洞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上清宫位于青城山山顶,是一大庙,山门之上正中有楷书的“上清宫”三字,下面有一行小字,注明是蒋介石所写。附近还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在所有的景点,都少不了照相的人,周华选了几个景点照了几张彩照,这时在风景旅游区以彩照为多了,黑白照片基本上都是游客自己照。彩照两元钱一张,和他在南方时照的价钱一样。照完后,把自己的地址写给照相的人,他就会把照片给你寄来,只不过时间稍微要长一点,一般一个星期才能寄出,十天到半个月才收到,在学校附近公园照的也一样是邮寄的。周华看到山下有个卖箫笛的摊子,联想到黄老师吹的箫曲,心想学一学,也买了一支箫。其实他不知道这箫有多难学,后来他吹了很久才把这竹管子吹响了,方知道“担米二胡斗米箫”的含义。    第一次测验在游完灌县后就进行,成绩相当的不好,尤其是数学,全班只有几个人及格。原因嘛,一则是同学们来到学校,就等于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心里就放松了,二则是这门课程确实太难,大家也没有兴趣,三则是看小说和玩的时候有点多,没有时间来好好学。不过周华是及格了的,所以他不急,但看到因为没有好好学而有这么多人没考及格,周华的心里也很担心,如果自己再这样玩下去,迟早有一天也会考不及格的。此后,周华虽然还是一样和大家玩,但在每天的清晨,他比谁都起得早,起来后就到教室里看书,把没懂的东西弄懂。    元旦节时,班主任老师有事请假走了,一个任课的何老师临时代理班主任,这个何老师可不象班主任吕老师一样爱管闲事,性格也很温柔。刚接手,就过节了,何老师在班会上说,过节时同学们可以喝点酒,增加点节日气氛。这个口子一开可不得了啦,三个五个一帮一群,不论男女,也不限酒种,白酒、红酒、啤酒统统上来,有在寝室喝的,有在食堂里喝的,有在外面酒馆里喝的,有蹲在路边喝的,甚至还有到何老师家去喝的,简直就乱了套了。何老师本是一番好意,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却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到这时局势已经无法控制了。随时都有喝醉了的人被架到校医处来,学校只有一个校医,忙得不可开交,连过节的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周华和周雄虽也喝了不少的酒,却都没有醉,还有冯中、韦军等几个比较清醒的,就一起帮着何老师忙这忙那。喝醉了酒吵闹的人有,到处乱跑的人有,不拘是哪里倒下就睡的人有,说胡话的人也有。听听说胡话也蛮搞笑的呢,有一个四川的男生刘涛说:“格老子的,这点点儿酒算啥子,不信再来一壶,老子喝给你看。就是来一壶尿老子照样喝下去。”说完便睡了过去。还有一个江淮地区来的女生芳芳,说得更加离谱:“哥,不要放手嘛,我要你抱我。嗯嗯嗯……”哈哈哈哈!周华和周雄等听了便大笑不止,眼泪都笑出来了。何老师听了却觉得脸上挂不住,校医根本就没听见,一心只在给醉酒的人治疗,直忙到天黑尽了才罢。    收到彩云的回信时,周华快放寒假了,就在飘雪的日子里,周华裹着棉大衣、到处滴水成冰的时候,彩云的信终于到了。寒冷的天气一点也没有冰冷周华的心,反而觉得浑身都是热的。周华手捧着彩云的信,久久没有打开,心中在回想着与彩云渡过的每一天每一刻,快乐荡漾在周华的脸上,周华又把信放到脸上,并使力的嗅了嗅,然后才慢慢地把信打开。彩云没有给周华带来他想要的语言,信中只是平常的问候和同学间的对话,也说了说自己的工作情况,就是这样,也足以让周华兴奋不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