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如果作为提督的余紫蝉始终想要与莺莺国舰队谈判,确实是会动摇军中的军心。”他只能这么说道,裕舒的这个判断没错。 在裕舒一心想要集聚人心,让稳海县的军队官民等人都团结一心坚决作战的时候,在上层领导之中出现余紫蝉这么一个有着其他想法、想要谈判、不愿意轻易作战的人,那自然会影响到裕舒的安排,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想法。 ——有不愿作战的想法的人,必然不只是余紫蝉一个人,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高官带头,很多人也就顺从大势了,他们不会愿意冒头;但是如果余紫蝉不能遵从裕舒的这个安排而是一直流露出自己的想法的话,这些人就可能把他当做旗帜,站到他一侧,进而分裂局面。 从这个角度讲,裕舒不给余紫蝉留面子,而是直接下重手,处死莺莺国的俘虏,倒也没问题。 长孙无忌非常不理解另一个问题:“怎么当初觉得没有什么人可以替换掉余紫蝉,现在皇帝又打算让裕舒直接找人替换掉他了?” 当初,裕舒除了因为余紫蝉的声望和确实对于水战有点理解,且他判断这时候没有足以匹敌的人能够接任余紫蝉,所以没有替换掉余紫蝉;那么现在就有人选了? 如果还是没有足够合格的人选,那么倒不如当初就换了。 程知节道:“所以余紫蝉这件事情就没什么问题了吧,该结束了,央洲应该去看看整个作战过程并且进行认真分析才是。” 都这么明确了,余紫蝉确实是有着迟疑犹豫的倾向,有着想要和莺莺国舰队谈判的倾向,不太愿意作战,那么他当时登上城墙确实有极大的可信度;再说,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也没必要太过掰扯,毕竟他丢失了城池,按律也该处斩。 央洲现在就不应该继续在这件事情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应该去做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才是。 纠结一两个官员并不能改变接下来将要发生的莺莺国舰队继续袭击的事情,但是按照实际分析、探讨方案,还能够起到相应效果。 【有了这些证据,皇帝便下令尽快处理余紫蝉的事件。】 【但是,此时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二十二年——这一战是在二十一年八月底,而皇帝下达逮捕余紫蝉的命令,则是在二十二年四月,将余紫蝉押送至京城,又到了七月。】 【但是这还不是最终审判的时间。】 【提审讯问的时间,到了二十二年的年底,到二十三年年初。】 【军机与三法司共同奉旨提审余紫蝉,而余紫蝉表示,当时并不是他自己主动前往稳海县城墙上去找裕舒的,而是裕舒把他叫过去的——裕舒告诉他,如果兵力薄弱,有所不足的话,可以及时上报,并嘱咐一二。】 【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说什么让裕舒同意他的建议,与莺莺国舰队谈判,可怜可怜他的一家三十口人等等。】 【当然,余紫蝉否认这件事情并不奇怪,这样的问题不论真假,他都不能承认。】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充分体现央洲当时的官场情况,体现余紫蝉这个战功赫赫的老将、太子太保等官职在身的人的人脉关系的时候了。】 【三法司和军机传唤了最初的两名证人,一个是裕舒的余姓家仆,一个是跟随裕舒左右的将领丰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