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这时候,宋朝方面已经确定了王权的问题,并且罢免了王权,另行指派李显忠接替王权。】 【但是李显忠要赶到这里,还需要一段时间,于是真正在这段空窗期、也是完颜亮进攻阶段接过了这份重担的就是虞允文。】 【经过王权的几番带头逃跑,和州长江一带的守军早已经军心涣散,丧失斗志,就连基本的组织防守都难以维持。】 【这也是完颜亮对于此时此地的宋朝军队的认知,也因而他更认为应当趁此机会一举渡江,毕竟这样的大好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但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对岸的宋朝军队的情况已经开始转变。虞允文到达后,先是鼓舞士气,又亲自守在此处,随后调动当地的兵马和民众,开始布防。】 【对岸的完颜亮现在还不知道情况转变,他还认为此时江岸已经几无防守,于是便派人乘船开始渡江。】 【于是,在海上上演过的戏码在和州的长江一带再次上演。金朝的舟船根本无力与宋朝的舟船相抗衡,在江中就被纷纷拦腰截断,沉入水底;虞允文又组织人在江岸上鸣鼓挥旗,宋朝士气大振,而金朝士卒以为宋朝援兵已到,更是溃败。】 【完颜亮遭此一败,又在第二天再次强渡长江,依旧战败。】 金朝,天会六年。 完颜宗干顿时发现了不对——第一次失败就算了,属于情报更新不及时,对于宋国军队的渗透还不够,加之战场上瞬息万变;可为什么,仅仅第二天,都没怎么修整,完颜亮就再次要强渡长江? 他太迫切了,仿佛必须要在这几天就渡江才行。明明宋国刚刚获胜,士气正隆,而大金的损失又不小。 于是,他主动开口道:“大金国内已经另立新主了。”只有这一点,才能解释完颜亮为什么这般急于渡江,在第一天的大败后不等修整、也不更换渡江地点就再次强渡。 因为他没有时间了,他也没有什么机会了,这就是他最好的机会——这不仅是他认知中的难得的宋国军队崩溃的时机,更是他最后的机会。 完颜晟点头,随后他开始研究一个从前他们都并没有直接开口讨论过的问题:“这个新主是谁?宗室还有哪些近枝可以在此时被认同?”反正不是他这一支,那就是太祖一脉中的不知道哪一支了。 完颜杲开始扒拉太祖子孙中有名有姓的人:“宗杰那一支不行,虽然是宗峻的同母弟,但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宗望那一支倒是没说出问题,但是宗望死的太早了;宗隽被完颜亶所杀,他的子嗣合法性上差了一些……是宗辅的子嗣,还是宗弼的子嗣?” 他算来算去,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两支了。完颜宗弼不用说,在完颜亶时期功勋卓著;完颜宗辅,虽然好像没得也有点早,但总没有宗望那般早,而且他的儿子完颜雍在先前完颜亮杀完颜宗贤等人的时候还出现过。 【完颜亮渡江失败,便退回和州,转而赶赴扬州。】 【此时,瓜洲已经被掌握在了金军手中。先前刘锜镇守此地,后刘锜病重无力指挥,因此退到了镇江,留下了权都统制李横和自己的侄子中军统制刘汜。】 【但是刘汜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人选,在瓜洲守军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的时候——朝中派出的兵马见瓜洲情况后,心生惧意,转而去了建康——刘汜直接带着自己直属的一千五百人撤离了,只留下了李横,更是孤军奋战;李横见此,认为孤军不可当,也撤离了。】 【随后,金军就成功拿下了瓜洲。】 【而宋朝朝中又一次震动,临安官员们争先恐后地安排自己的家眷逃离京城。】 【完颜亮便打算到达扬州后,从瓜洲渡口南渡长江。】 【十一月二十六,完颜亮率领大军抵达瓜洲,与先前在此的金军会合。】 宋朝,开宝年间。 赵光美几人又是为大宋有着虞允文这样的人才而欣慰,又是为大宋兵马在虞允文的指挥下成功阻止了完颜亮渡江的企图而兴奋,还为大宋在此危急时刻居然出了王权、刘汜这样的臣子而愤怒。 不过,愤怒归愤怒,这些蛀虫都可以放在后续去处置,此时更占据上风的还是对于虞允文的赞叹和感动——虽然神迹中讲述地非常平淡,完全没有去营造什么紧张氛围;但是但凡对此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明白,当时的大宋到底走到了怎样的危急关头。 那是什么简简单单的完颜亮渡不渡江的问题吗? 完全不是。 那是大宋是否有可能再一次遭遇那“北宋”末年时的惨剧的问题! 完颜亮一旦渡江,以赵构的状态,百分之百要弃城而去。这样或许是可以避免类似赵佶等人被掳的情况,但是避免不了大宋仅剩的领土要再被金人收割走一部分的情况。 领土一旦放弃,收回来就很难了。这一点,一心想着燕云十六州的宋朝初年的几人再清楚不过了。 即使这些领土并非燕云地区一样关隘险要。 更不用说,倘若再一次遭遇这样的情况,大宋朝廷在天下百姓、官员士卒的心中还能剩下几分威望?大宋的江山又还能维持多久? 所以,赵匡胤、赵光美等人由衷地感激虞允文,并发自内心地为拦住了完颜亮而激动、庆幸。 对于大宋而言,虞允文的采石之功,光耀日月。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在欣赏了一番虞允文,并发表了一番对于这样的贤才的渴求之后,思路又打了个转:“朕怎么觉得,这宋朝的朝廷震动的次数也太多了?” 附图,图源《中国历代战争史》 ———— ———— 邵伯埭,文天祥写过一首《过邵伯埭》:今朝车马地,昔日战争场。我有扬州鹤,谁存邵怕棠。一湾流水小,数亩故城荒。回首江南路,青山断夕阳。 虞允文,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