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央洲各省各地的驻军,即使只是不到十人的分散驻军,都不是能轻易调动离开驻地的。】 【央洲本身的对外作战并不多,特别是到了皇帝这一任。或许在开国初期、甚至在中前期,都有一定的对外作战任务,且是大型作战任务。但是时至今日,虽然不能说没有对外作战的任务,但是这种对外作战,在莺莺国舰队到来之前,也多半是一些匪患等等。】 【因此,央洲军队,特别是与国界线不接壤的省份的军队,其作战的任务和性质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现在的央洲军队,包括之前曲江的军队,最大的任务不是对外作战,而是对内维持社会治安,以及保持政治秩序。】 【简单来说,央洲之所以驻军这么分散,就是因为士兵们承担的不是对外作战任务,而是对内的维持稳定的任务。】 【他们的日常职责根据所属军队的不同、驻地的不同,可以分为看守陵寝、看守府衙府库、看守监狱、押解罪犯、护送钱粮货物、处理匪患盗贼、设立关卡、巡逻探查、缉拿走私、护卫官道、保护驿站、看守城门……以及,镇压造反。】 【总之,这么多而杂的任务,这么广泛的职权范围,就将央洲军队、特别是非边境军队的作战属性压制到了最低点,而将其他属性放大到了最大,进而让央洲不能将所有驻军放在一处,而必须分开,去处理这些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样算来,央洲的兵力,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国防军队,而应该将其视为国防、警察、内卫三者甚至更多的集合体,且,在这其中,国防的属性在眼下的央洲,甚至是最为少的。】 【因此,央洲各地驻防的兵力数额归数额,但是真正可以用于作战或者抽调的兵力就少之又少了——毕竟,这些处理各种事务的士兵,也不能随意抽调走啊,抽调走了,当地的这些事务谁来处理?任务谁来执行?很多地方本来就只有不到十人的驻军,哪来的人手可以抽调?】 【更何况,在战争被发起的时候,当地的官员更加要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持,必须防备着有人趁着局势混乱捅出什么大乱子。于是,他们不仅不能随意抽调驻防的兵力,相反,还要维持,甚至还要增加驻防兵力才行。】 【这个问题不仅是曲江的问题,更是整个央洲的问题。】 【因此,其他省份虽然能够在沿海地区出现战乱的时候抽调一部分兵力用以支援,但是他们能够抽调的兵力实际上也并不多——他们也得维持住当地的治安才能谈及其他。】 【当然,央洲兵力的问题不止这些,还有调兵速度的问题,比如皇帝抽调了一批军队前去支援,但是等到其他地方的军队抵达的时候,莺莺国舰队早就已经攻下需要支援的地方,并且前去下一个、下下个目标了。】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等人都有几分无言,又有几分无可奈何。 央洲,确实是驻军分散,连最低层级的营都要分散驻扎在不同地方,且每个地方的人数都不一致,最少的甚至可能不到十人……这确实是分散兵力,也确实非常不利于对外作战,也确实是让央洲真正能够作战的军队数量要比纸面上各省所拥有的兵力数量差上许多。 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只是央洲的问题啊。 军队,那么多军队,各省布置上数万人的军队,难道都是为了让他们去前线作战吗? 当然不是啊! 每个省分配到的兵力数额,除了那些挨着敌国、挨着边境线随时都有可能要面临战争的地方,其余的地方的兵力,不都是主要用来维持社会治安、保护官府并执行官府的各项命令么?! 事实上,就连那些挨着边境、随时有可能要面临与外敌作战的地方,他们的兵力也有一部分要分出来用以维持当地治安、用以执行官府的各项任务的。 没有哪个地方的兵力是完全用来进行作战,而没有一丝半点额外任务的——非要说的话,那些作战军队,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执行,但是潜在的任务中也包括维持治安。 央洲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完全是常规做法。 包括大宋,虽然大宋现在还处于开国作战的时期,赵匡胤还打算继续征战,但也已经有不少兵力被分配到了国内各地,用以维持治安、执行任务。 而这些分散在各地的驻军,确实不是能够随便调动抽离的。他们被调走了,谁来维持当地的治安?谁来执行官府的各种任务?即使真的抽调,也得小心计算着数额、维持好平衡。 赵光美看着神迹的分析,有些疑惑又有些好奇地道:“所以,神迹认为,央洲的军队实际上的情况应该是国防、内卫、警察三者乃至更多的集合体……” 神迹这话,是将军队的职能又进行了划分——而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划分?是在需要划分的时候,是在要对军队内部进行变动的时候。 换言之,难道日后的央洲,已经不把这些各种各样的职能和任务,放在军队之中了? 什么国防、内卫、警察……国防很好理解,内卫也很好理解,警察……可以理解为观察、预警、监察等等,看起来像是在社会层面的一种军队。 ——以及,神迹这么详细地解释央洲当时的军队分散部署情况,这实际上是很多朝代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之所以要这么细致地解释,难不成是日后的央洲已经不再这么部署军队了? 像是一直强调营级都不能集中部署,那反过来看,就是说日后的央洲,营级、包括更高层级的军队,都已经进行集中驻防,而不再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