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比如,“这个宋主对于保全自身很有心得啊,这时候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了,也不怪国相军一直没能抓住他。”一人感慨,赵构的跑路能力,跑路眼光,惜命水准,可是比赵佶赵桓高出了不知多少,每每一旦发觉不对就开始“南巡”——原来,早在他刚刚即位,尚未定都的时候,这个特质就已经显现。 完颜晟则是道:“宋主……似是未有北上之心啊。”他说的比较概括,并不是说赵构一点没有北上重新夺回土地的想法,而是这个想法看起来根本不坚定,并且排在了很多事情之后。 在场的权贵们都懂完颜晟的意思,赵构先是一句“朕当独留中原,与金人决战”,倒是既凸显出自己的气魄胆识,又安抚各地人心;结果呢,转头还没两天,就又来了一句“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紧接着还把李纲罢免了。 这如何能让人不觉得他的“决战”“留守中原”“北上”都不过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已。 汉朝初年。 刘邦笑道:“倒是个有几分聪明的,有手腕,还很惜命啊。”不过,聪明有手腕,不代表他能够符合对于北宋灭亡之后人们对于接下来这一代君王的最终期望。或者说,不代表他就能够成为对王朝有利的皇帝。 毕竟,对于赵构而言,在他心里,他的个人利益和宋朝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吗? 而且,不过刚刚拥立了新帝,宋朝朝中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斗争,赵构还没有去制止这样的风气——这么下来,宋朝岂不是根本没想着吸取教训?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眼中的教训和搞党争什么的没有关系。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启看向刘彻,示意他讲讲有什么心得。 刘彻挺胸抬头,清了清嗓子,道:“结党这事儿总会有的,为了利益朝臣也总会产生矛盾,但是党争可不一定就会发生。而这归结到底,还是要看天子心中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有没有足够的手腕……以及,有没有那个眼界了。” 只要朝中有人,那总会形成所谓的“党”,但是这种“党”和党争的“党”是两回事,更何况是宋朝这样完全不顾一切的党争呢。 而君主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心中有数——清楚他们哪些人和哪些人会有关系,哪些人之间敌对不和,以及他们产生关系、发生矛盾的原因在何处;再有,就是能够断绝他们搞起党争的可能,将朝堂维持在良性的范围内。 至于说最后一句的眼界,刘彻是将其作为补丁打上去的。毕竟,谁能说不会有皇帝脑子不好使,眼界狭隘只看得到面前那一亩三分地的权力,而完全看不到江山社稷的长远发展,以至于一手培养党争,纵容党争,继而推动党争呢? 最后有些人还能发现自己玩儿脱了,有些人则到死都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刘启笑笑,显然也明白刘彻最后一句话在内涵什么,他还加上了一句:“那彻儿是觉得,宋朝的党争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和、北宋的一些皇帝有关?” 刘彻理所当然地点头:“儿子觉得就是这样,不然直到这个地步了那宋朝都没有什么朝臣说要推翻赵宋——那说明他们最起码基本上不敢明面上直接料理皇帝。如今这时候都是这样,那倒推回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是听从皇帝命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