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唐朝虽亡,但影响力却依旧存在。 明朝,洪武年。 皇子们对于唐朝后期的战斗力同样持有肯定态度:“吐蕃、南诏二国所以一时称强,主要由于唐内乱不能兼顾边事,如果唐认真出兵,二国当然不是唐的敌手。” 朱元璋则是想起了唐朝中晚期的诸位名将,特别是李晟:“唐朝还是有很多忠臣能臣在的,就比如李晟,沉肃有勇,坚明能断,补天浴日,功格皇天。” 他决定,等取古今功臣时,一定要有李晟的一个位置。 【在此期间,唐朝中央也对藩镇做出了种种应对。唐宪宗李纯,就一度创造了唐朝中兴的局面。】 【李纯以法度制裁藩镇,平定了西川、江东、淮西,使魏博田弘正、成德、横海、幽州等镇相继归顺。随后,又收复淄青十二州,让唐代宗以来藩镇跋扈局面暂告段落。同时,在民生方面,他削减赋税和开支,任用人才处理钱谷之弊,天下大稔(大丰收)。】 【虽然李纯晚年同样出现了不理政事、享乐任人唯亲的问题,但唐朝的基本局面在他之后依旧维持了几代君主,包括其后的“小太宗”唐宣宗李忱。】 【直到情况终究走到了最后,开始无可挽回的崩坏。】 【咸通十四年,唐懿宗驾崩,时年十二岁的普王李俨被拥立继位,改名为儇,是为唐僖宗。改元乾符。】 【而就在乾符年间,出现了一个人——黄巢。】 唐朝,贞观年间。 在一片安静中,李世民道:“黄巢啊,也就是说,他就是那个‘帝国掘墓’的主人公了?” 他笑笑,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黄巢,也知道他杀尽了世家贵族们,为宋朝推行科举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那时候,或许是不愿去想,他和大臣们一直都没有聊到过黄巢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后果。现在看来,果然是青史留名之人,帝国掘墓啊! 若是黄巢自己能力不足,即使有唐朝腐败、民意汹汹的条件,总会有人给大唐挖好坟墓,但最后成名的也不会是黄巢。 这样的人,若是为大唐效力该有多好。 【黄巢出生在曹州冤句(山东菏泽曹县)的一个私盐贩子家庭中,自小家境富裕,而既然有了经济基础,自然对他的培养从没有懈怠过。】 【有了这样的环境,成年后,黄巢选择:甲.去考进士科 乙.继承家业 丙.享受人生】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按下了甲,既然已经有了钱,又有过培养,那么自然应当去试试入朝为官;只是,最后大约未能成功罢了。 倒是黄巢的家庭引起了他的注意:“私盐贩子?是后来大唐的赋税制度的问题?” 现在的大唐对食盐的贩卖并没有太多限制,自然也没有“私盐”这一称呼——后来的大唐把食盐买卖变成官府专营了? “陛下,这恐怕是后世为了弥补安史之乱造成的财政问题。”长孙无忌道,这种制度能够落实,必然是当时的朝廷实在缺钱,才把盐这一必需品变成了官营。 但是显然,这个方法或许在财赋紧缺的情况下解决了朝廷的困难,可后来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且很有可能盐税收得有点狠,从而让私自贩卖食盐变成了有着极高利润的一种行当。 【黄巢选择去考进士,但他并没有成功,反而屡试不第。】 【他考了很多次,但无一例外,都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