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到时候怎么办? 皇帝是会选择坚持打下去,让莺莺国认识到想要达成目的的不对等消耗;还是会再度迅速转变态度,选择同意各种条约? 【当然,静安也感觉到了皇帝的态度的变化和日渐坚定,因此他的奏折中也开始改变了说法——事实上,他在之前上奏的奏折中,还真的提到过他觉得己方打不过对方的事情。】 【不过,皇帝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又有先前莺莺国在海中洲一战后,当地也没有直白地表示双方的差距问题,以及莺莺国当时在沽市入海口时皇帝感到的“顺从”的错觉,总之,皇帝并不觉得己方打不过对方。】 【怎么说呢,当时虽然经过工业之后,莺莺国的火枪火炮等确实超过了央洲,央洲落后了不少,但是也并非是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虽然并不容易,但是并非完全没有一点点的可能。】 【不过,央洲存在的问题,又不只是武器上面的差距。】 【不管如何,皇帝的看法是,央洲在军事上不是没有把握的,而之所以之前几次冲突都是失败的一方,那是因为海中洲当时军备虚弱、曲江巡抚等又没能及时支援;关口、二山口这一战,是因为静安不敢用兵、懦弱怯战,才走向这样的结果。】 【也因此,他同样认为,静安在奏折中提到的,完全是他的主观意愿,没有什么客观现实支持,这都是他由于胆怯的原因而造就的对莺莺国的畏惧。】 【说回静安,他在后续发现皇帝的态度坚决改变后,便选择了也在奏折中转向,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静安在关于二山口土尖中间战斗的奏折中,表示军队奋勇作战,虽然没能成功,但战果依然丰厚,还表示击杀了六百多名莺莺国的士兵等等。】 【但是吧,这种转变并没有让皇帝表示欣赏,相反,皇帝更觉得他在欺骗自己,因为他前面还在宣称关口乃至上面的滨南省的军队都不够用、不可用来着。】 【二十一年正月初八,皇帝就重新派遣了一个人来负责滨南省的军务,这个人是宗室出身,在二十年之前长期在西北边地处理军务,二十年又回京在朝中呆了一年,比较受皇帝的信任,此人叫做简轩。】 【简轩受命后,立刻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厚望,必然会将莺莺国这群逆贼剿灭干净,而皇帝也非常信赖他,为了保证这一战的成功,还重新抽调了将近两万人随他调遣,前去滨南省。】 【这一任命过后,正月二十八日,皇帝收到了弹劾静安私自向莺莺国人许诺了馨屿的奏章,便立刻下令免去静安的一切职务,押解进京,等待审判。】 宋朝,开宝年间。 “我怎么觉得,这个简轩也不怎么靠谱呢?”赵光美对于皇帝的任命也忍不住吐槽的欲望了,“这个简轩现在清楚关口那边的情况吗?清楚海中洲一战的情形吗?他清楚滨南省那些军队、央洲抽调的这些军队的情况,以及莺莺国军舰的情况吗?” 这个人,确实是有军中的经验,有领兵和处理事务的经验,但是那都是在西北边地啊!西北! 虽然大宋现如今没有如央洲那样的西北边地,但是不需要拥有,赵光美也清楚西北边地和东南沿海的巨大区别——别的不说,地形条件、气候、作战环境就堪称天差地别,由此衍生的作战需要的士兵类型、战术类型、侧重点等等也同样是天差地别。 并不是没有那样的军事天才,不管是在西北边疆,还是在中央大陆,还是在沿海大洋,都能发挥出超绝的作战水准和指挥水平,但是这样的天才何其难得!千百年间,也不见得能够出上一个。 简轩会是这样的超绝人才吗?赵光美可不觉得。 而简轩确实在二十年这一年之中,一直在朝堂上呆着,也看到了莺莺国从关口北上、海中洲一战、停泊到沽市入海口、再度南下的过程,对于基本的过程有着认识。 但这能说他就了解基本情况吗?按照央洲那样的奏折传递时间,以及官员们写奏折时采用的描述方法,简轩他能够对一线的实际情况了解多少? ——而就这样的不全了解,他就能直接对皇帝夸下海口,表示能够全部歼灭莺莺国人。 这样的在自己并不全盘掌握的地方就敢许下保证的人,这样为了顺应皇帝心意让皇帝满意就敢这样说的人,他亲自到了滨南省之后,真的能做到他说的话吗? 不说什么全歼对方了,他能够坚持作战,而不变为溃散之类的吗?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等人在思考神迹说的央洲与对方的差距问题上。 央洲的武器装备方面与莺莺国有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说武器设计这方面,就是铁器冶炼水平的不同而带来的武器的不同,就已经足以拉开不小的差距。 但是,更关键的是,除却这种直观的,显而易见的武器方面的差距,央洲与对方的差距还存在于什么地方? 有时候,武器方面的差距,还真不一定是最终失败的最关键的差距所在。 有人道:“可能是士兵方面的差距?之前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一战,央洲的军队就有不少士兵出现溃散,特别是战后还借此闹事索要赏钱的。之前海中洲水军战败后,其余的军队也是迅速就溃逃了。”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在。 李世民承认,自己之前对于海中洲之战中,央洲剩余军队没有守城而是直接逃散并不奇怪;不过,两座炮台之战后,士兵们借此闹事、索要赏钱的事情,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并且深感央洲此时的军中的问题之严重。 就着士兵的问题,众人的思路开始延伸下去。 房玄龄道:“理论上关口防线由于前面的作战准备,在此部署的军队应当算是比较精锐的一部分,而若是这一部分都是这样随时可能出现不受控制、并且不怎么愿意作战的情况,那么其他地方的军队又会如何?” 皇帝还抽调了将近两万人供简轩指挥调动,但是这些兵力真的能够投入到有效作战中吗?或者,有效作战的比例能达到多少? 这个问题不能不让人思考。 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存在的前提下,央洲本身其实就并不占据优势,甚至有时候还需要面对对方的火炮的攻击。这样一来,若是士兵们都一见不妙就私下溃散,那么战斗又怎么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