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古代开直播:老祖宗听我说

第1275章

   唐朝,贞观年间。   程知节看到最后,不由自主地大叹一声:“坏了!”   他是情绪激动之下脱口而出,虽然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没有什么前后文,但是在场之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清楚他的这个“坏了”具体是在说什么。   确实是坏了!还不是小坏,而是大坏特坏。   陈藤丕这一支太上天平国军队是怎么在这时候攻下黄州的?是他们打了潇军一个措手不及,直接来了一个大迂回,绕过了那两万骑兵的攻击范围,直取黄州;是他们在离开桐城的时候,直接来了一次远距离急行军,快速奔袭。   这种方法在战争中并不属于是非常稀奇的想法或者战术,不过,有了想法后能够实地做到的并不算多,陈藤丕以及太上天平国的大军算是成功的其中之一。   而这种出其不意的长距离高速行军,带给太上天平国和陈藤丕的,就是他们成功地打出来了一个时间差,成功绕到了潇军乃至其他央洲朝廷军队的背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能够掌握到最高的主动地位。   这个计划本来没有什么问题,是要陈藤丕在攻下黄州之后,能够同样迅速地对汉堡发动攻击并且夺下汉堡,此时,太上天平国军队在这里就有了新的据点,也少了一个可能对太上天平国军队造成压力的朝廷军队驻地。   但是,迫于莺莺国舰队的压力和威胁,陈藤丕的脚步停下了——而这种高速作战的方案中,最忌讳的一点就是长期停留在一个地方,停止运动,进入长期驻守状态。这样一来,前面通过各种出其不意、高速行军等等带来的时间优势就会逐渐消磨殆尽,军队所掌握的主动权也会渐渐丧失,从一个原本的占据优势的进攻方,变成一个不知道还有多少优势的防守方。   陈藤丕这么一停,那些一直一路追赶的央洲朝廷的军队就会赶上他,原本防守薄弱不堪一击的三镇地区也有了加强防守的时间,他们可以加强防御工事、从周边地区调集援军;而陈藤丕和太上天平国军队,则不得不从这一刻开始在黄州地区建设防御工事。   毕竟,从这里送信前往金京,再等到金京方面的命令传回此处,怎么说也得几个月。   而这种央洲朝廷和太上天平国的作战态势之下,几个月……怕是黄花菜都已经凉的透透的了。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哑口无言,虽然他也预料到了莺莺国方面多半会参与到这一场央洲内战之中——虽然他也并不想承认这是内战,更愿意认为这是正统朝廷一方和犯上作乱的反贼一方——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莺莺国方面的参与方式,居然还有这么一种。   因为汉堡这个地方,是央洲朝廷和莺莺国签订的条约之中,划拨给莺莺国开放的口岸,所以,莺莺国就不允许太上天平国对这里发动战争……   这叫什么?条约防守?口岸防守?央洲朝廷此时的特色防守方式?   他虽然也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非常善于、也不忌讳于尽可能地联合、使用各个方面各个势力的力量,来为大清添砖加瓦、增强实力,但是他也确实没有想到过这么个“联合其他力量”的方法——虽然他通常不怎么觉得借助其他力量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这么个借助法的话……还是觉得不是怎么能够接受的。   皇太极有些头疼,他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不由想到了央洲朝廷的日后……现在,央洲大地上有太上天平国在这里搅风搅雨,日后,央洲土地上显而易见的也不会怎么清静安宁。那以后得央洲朝廷怎么处理地方问题?他们显然自己是没有多少力量了,所以……不会真的各个关键地区都要靠这么一个“口岸条约”来指望莺莺国这些国家来帮助朝廷吧???   【而出了问题的,不只是已经来到天江岸边的陈藤丕所部,还有刚刚离开阊山谷地,向干越省进发,准备迂回到天江岸边和陈藤丕所部会合的李文寿所部。】   【本来,双方约定的会合时间是在四月左右,但是等到四月了,陈藤丕所部正因为莺莺国舰队的威胁,停留在黄州进行驻防工作;而李文寿所部,却还依旧在干越省内部辗转逗留,距离双方约定的会合地点甚至超过了六百五十里。】   【当然,李文寿之所以行军这么缓慢,除了其他问题之外,他在沿途中一路招揽兵力,以至于自己的行军负担、粮草负担和训练负担越发沉重也有关系。】   【直到六月,李文寿所部才抵达约定的会合地点。】   【来到三镇附近之后,李文寿开始探听陈藤丕方面的消息,打算看看能不能按照原定计划攻下武鄂州,然后再一同南下解除古皖市之围——但是,此时的陈藤丕所部,因为迟迟等不到李文寿所部,加上朝廷军队的压力,陈藤丕已经带着大军的主力撤离,留下的只有小股军队。】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李文寿在天江的一侧岸边,陈藤丕所部在天江的另一侧岸边,此时天江是被潇军的水师所控制,天江两岸的太上天平国军队双方并不能达成成功的信息传递。】   【最终,李文寿判断,进攻三镇已经非常难以实现,不仅因为没有陈藤丕方面的消息,还因为他现在的军队中有大批没有经过真正作战的士兵,这些士兵到底能否作战还需要打上个问号。同时,东边也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潇军的一支劲旅正在向他这边进发,应当是要来对他发动进攻。】   【还是那句话,此时李文寿的大军中,有大批的未曾作战的士兵,这些士兵不仅难以真的承担起对三镇的进攻任务,同时,多半也难以敌得过潇军的劲旅。】   【因此,最终,赶在潇军的劲旅抵达前,李文寿带着大军离开了天江岸边,向曲江返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