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老爷说这样的话,倒是霍澄的不是了。”霍澄拱手笑道:“贵人老爷您不必忧心,所谓体内有毒,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腑脏运化不利,导致毒素积累,这不过是人吃五谷杂粮所显现的后果。若是现在不调养,一两年后必定会有症状。不过即便如此却也无妨,找个圣手调养个三五年也会痊愈。另一种便是中毒了,若是这样,请恕在下无能,还是去找个精通毒医的圣手才好。” 嘉平帝略微沉吟之时,泰和迫不及待地问道:“霍大夫难道不能确定知道我父到底是何种情形?”这也正是皇帝想知道的,他立即看向霍澄。 “都说医毒不分家,其实这内里的运用手段和药理药性都是天差地别,大相径庭的。”霍澄叹了口气,“有些话在下本是不想说的。贵人老爷所显出的症状有些似是而非,大部分大夫都会谨言慎行,恐怕会累及自己。只是贵人老爷您是俞老爷的恩人,而俞老爷又是在下的救命恩人,在下愿意堵上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以全忠义之道。”他的意思很明白,绝大部分都不会将自己不能诊断、也不明确的病况说出来,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因为大夫的名声就意味着前程。但他霍澄因为要报恩,这才毫无保留的说了,这也是给贵人老爷提个醒。 “你且说说,我这中毒症状如何似是而非?”嘉平帝依旧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贵人老爷您掌心潮红,这正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过之处,心脏气滞血瘀便是这样的症状,此时印堂处也该是潮红。您便是如此。在下几乎可以肯定您的心脉该是有些不妥,但奇就奇在这儿了。”霍澄顿了一下,似乎也有些不解,见到那位老爷眼神中闪过一丝焦急,这才说道:“按照道理,脉象或许有力,但万不会齐整。可搭了您的脉后,在下发现您的心脉跳动齐整有力,甚至过犹不及,显得有些亢奋。在下曾在江南行过医,那里春后野蘑菇遍地都是,每年都有人会误食而出现中毒。贵人老爷现今这心脉和手掌印堂出现的症状,倒是和误食毒蘑菇的人相似,可那些中毒之人还有其它剧烈症状,或呕吐、或昏厥、或出现幻象,这些又和贵人老爷的症状完全不同。在下也实在想不通,只能提醒您一下,还是尽快找个精通毒理的大夫仔细瞧瞧才好。” 泰和急切问道:“那我父现今可有危况?” “刚才在下也说过了,不必过于忧心。只要平心静气,温养心神,一时半会对身体倒是无碍。”霍澄说道:“在下还是那句话,早些找个圣手医治调养,即便是在下医术无能,说得错了,对贵人老爷您也无坏处。” 嘉平帝面色平稳地点头,忽然问道:“俞翕是你的救命恩人?” 泰和知道这是皇帝的疑心病犯了,不过早就对好了“口供”,她丝毫不担心。霍澄没有让她失望,“家中出了大变故,在下心灰,带着小女离开了伤心地,本是要到这里来投亲,哪知半路上盘缠被偷,小女又病了。虽空有医术却没钱抓药,正在绝望之际,是俞老爷给了在下银子,救了小女性命。在下与亡妻只得这一女,从来都是乖巧懂事,是在下的命根子。俞老爷救了小女,就是救了在下的性命,无论让在下做什么,都不足以报答俞老爷的恩情啊。” “知恩图报,是个良善之士。”嘉平帝微微感慨,“我倒是懂几分你的心思,因着我也有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啊。”他微微合上眼,似乎有些累了。 泰和明白了,忙请霍澄出去,说道:“还请霍大夫先去前厅歇息,以便有些不明之处可以随时请教。”然后命令刘锋道:“派人去伺候霍大夫,务必要贴心安全。” “安全”两字份量极重。刘锋立即领命,心中暗自下了个决定。待霍澄一离开,屋内只有皇帝和公主,以及一个大太监福安时,他突然一步跨进内室,双膝跪下,向前跪爬了几步,急急地说道:“皇上恕罪,臣斗胆,请皇上立即起驾回京。”见皇帝似乎不语,他急了,又跪爬了一步,面向公主,恳切道:“公主,您劝劝皇上吧,宝丰这一带如今可是凶险之地。这可是事关皇上和大晟朝的安危,切不可大意啊。” 泰和面色大惊,心里却高兴极了。她正思量着如何开口走下一步棋呢,却有人替她下了。她能理解刘锋的心思。当了半辈子暗卫头子,如今犯了大错,若皇帝再有个闪失,等待他的只能是掉脑袋,这还不是他一人的脑袋,说不定是他全家的脑袋。富贵权势抓得久了,他不会轻易、更不会心甘情愿地带着全家去送死。不但如此,他还要想方设法地保全自己的地位。谁叫权势动人心呢,更何况是久居高位的人。人性如此,谁都没办法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权势。 “到底是何事?”泰和惊怒,表情恰到好处。忽的又想到了什么,惊疑不已,“难道宝丰城内尚有叛逆余孽?” 刘锋咬牙不敢吱声,偷眼瞧了皇帝。见皇帝似乎仍在合眼养神,立即从怀中掏出密报,这是刚才皇帝晕倒前扔在地上的,他趁乱捡起。此刻见到皇帝似乎无意阻止,这才双手呈给公主,苦涩道:“边关暗流涌动,臣失职竟未察觉。回京后臣愿意担责受罚。可此刻,皇上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金沙关离此不过三四百里,若真有内外勾结打开关门,蛮人铁骑一天之内便可到达。公主,请您劝说皇上,立即启程回京。” 泰和将皇帝和刘锋的神色都收在眼底,暗自好笑。没有皇帝是不好颜面的,这次出巡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秘密,但凡朝中耳目稍微灵敏点的,应该没有不知道的。本来就是皇帝为了“钓大鱼”的举动,捂得太严实,怎能得其所愿。但如今这情形却是令人尴尬。皇帝要是立时就逃了,不消几日,京城里该知道的人都会知道的。要是不逃,敌人也会知道皇帝的消息,皇帝便成了“大鱼”。皇帝犹豫不决也是因为此,让公主看到密报,也是因为此。有最喜爱的公主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皇帝这才逼不得已的离开,这是多么名正言顺、不用担心丢面子的好借口啊。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演一番戏的,泰和粗略地看过密报,气愤之极,呼吸急促起来,恨恨道:“岂有此理,这般天大的事情,朝廷竟然毫无知觉,荒唐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