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谍影从一人一狗开始

第17章 战斗前夕

   孟凡尘领命之后,便即刻着手组建并训练自已负责的那支五十人的侦察小队。    他深知一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队伍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小队成员们迅速在据点的一处空旷院子里集合完毕,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此刻,每一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对日军侵略者的熊熊怒火,以及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坚定决心。    孟凡尘站在队伍前,目光从每一个队员脸上扫过,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这次肩负的任务可不轻,关乎着众多战友的生死,关乎着能否粉碎小鬼子的阴谋,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按照我的要求严格训练,明白了吗?”    “明白!” 队员们齐声高呼,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气势十足。    孟凡尘首先开始进行武器筹备方面的安排。    他们现有的武器装备比较匮乏,种类也繁杂,有从之前战斗中缴获的日式三八式步枪、汉阳造步枪,还有一些自制的土枪以及数量有限的手枪等。    孟凡尘对每一种武器进行了细致的清点和分类,三八式步枪有二十支左右,枪身长度约为 1.27 米,重量在 4.1 公斤左右,有效射程能达到 460 米左右,但精准度在较远距离时会有所下降;汉阳造步枪数量稍多些,大概有二十五支,其枪身全长约 1.25 米,重量在 3.8 公斤上下,有效射程在 300 米左右,虽然性能比不上三八式步枪,但胜在大家用得比较熟悉。    手枪只有寥寥几把,都是一些老旧型号,弹匣容量大多在 7 发至 10 发之间,近战防身尚可,远距离攻击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为了尽可能地提升小队的火力,孟凡尘发动队员们一起想办法。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武器弹药,一部分队员联系地下军火商,用积攒下来的物资和钱财去换取一些子弹以及少量的手榴弹。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换来了大概两千发步枪子弹,每发子弹的长度在 7.9 毫米左右,弹头的重量约为 9 克左右,还有十多枚手榴弹,手榴弹的爆炸半径在 5 米至 8 米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他们的弹药储备。    另外,还有些队员深入到民间,发动群众帮忙收集一些民间自制的简易武器,像猎枪、弩箭等。    猎枪的威力虽然比不上正规的军用步枪,但在近距离内也能对敌人造成不小的杀伤,其枪管长度约 0.8 米左右,使用的霰弹颗粒大小不均,直径大多在 0.3 厘米至 0.5 厘米之间,一次发射出去能覆盖一定的范围。    弩箭则更为隐蔽,制作精良的弩箭射程能达到 80 米左右,箭头用精铁打造,十分锋利,穿透力较强,在悄无声息地杀敌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武器筹备好之后,便是紧张的训练强化阶段。    孟凡尘针对小队的实际情况和即将面临的侦察任务,制定了一套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在射击训练上,他着重提升队员们的射击精准度。    院子里临时搭建起了几个简易的靶子,靶子是用木板拼接而成,上面画着大小不一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得分区域,圆心处的直径只有 10 厘米左右,越往外圈面积越大,分值越低。    孟凡尘要求队员们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姿势下进行射击练习,先是从 50 米的距离开始,这个距离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队员来说不算太难,大部分人都能保证命中率在 70% 左右,但孟凡尘并不满足于此,他要求队员们必须达到 90% 以上的命中率才算合格。    队员们趴在地上,端起枪,仔细瞄准靶子,根据孟凡尘传授的瞄准技巧,通过调整枪支的角度、呼吸的节奏以及扣动扳机的力度来提高射击精准度。    比如在使用三八式步枪时,要根据风向和风速来适当调整枪口的角度,当风速为每秒 2 米左右的微风时,枪口需要向风吹来的方向偏移大概 0.5 度至 1 度左右;在扣动扳机时,力度要均匀且轻柔,保持每秒 0.2 厘米左右的扳机行程速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枪支的抖动,确保子弹准确命中目标。    经过反复练习,不少队员都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在 50 米距离的射击命中率稳步提升。    随后,孟凡尘又将射击距离增加到 100 米、200 米甚至更远,难度也随之成倍增加,队员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如光线的折射、地形的高低起伏对视线的影响等。    在 200 米距离时,靶子看上去已经很小了,想要命中圆心区域变得极为困难,但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认真听从孟凡尘的指导,不断调整自已的状态和射击方法,一次次地扣动扳机,记录每次射击的偏差数据,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投入训练。    除了射击精准度,近战格斗技巧也是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孟凡尘亲自示范各种格斗招式,从最基本的直拳、勾拳、踢腿,到更为复杂的擒拿手、过肩摔等实用技巧,他都一一详细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    直拳的发力要从腿部开始,通过扭腰转胯,将力量从下往上传递,最后集中在拳头上,出拳的速度要快,每秒能达到 3 米至 4 米左右,这样才能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勾拳则讲究角度的把握,手臂弯曲成 90 度左右,从侧面朝着敌人的下巴、腹部等要害部位攻击,攻击时手臂的旋转角速度大约为每秒 20 度左右,配合身体的转动,增加勾拳的威力。    队员们两两一组,开始进行实战对练,一开始大家都有些生疏,动作也不够规范,但随着不断地练习,逐渐变得熟练起来,对招之间有来有回,“砰砰” 的拳脚碰撞声在院子里此起彼伏,大家在汗水与伤痛中不断提升着自已的近战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同样不容忽视。    孟凡尘设置了各种模拟实战场景,让队员们分成几个小组,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务,比如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解救被围困的 “人质” 等。    在这些训练中,队员们需要学会相互配合,利用彼此的优势,掩护队友前进,及时传递信息,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突破封锁线的训练中,一组队员负责吸引敌人的火力,他们要在不同的位置交替出现,制造出有多人进攻的假象,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同时要灵活地躲避敌人的射击,移动速度每秒保持在 4 米左右,通过不断地变换位置,让敌人难以判断他们的真实意图。    另一组队员则趁机从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发起突袭,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封锁线,在冲过去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保持着 2 米至 3 米左右的间隔,既能保证行动的灵活性,又能互相照应,防止被敌人逐个击破。    林婉儿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作,她不断地与各方人员沟通协调,确保情报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她在城内设置了多个秘密联络点,联络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有所不同,平均间隔在 1 公里至 2 公里左右,方便传递情报的人员能快速到达下一个联络点,减少暴露的风险。    每个联络点都安排了可靠的人员值守,他们负责接收和传递各种消息,传递情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是通过暗号传递,暗号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变化,变化的规律只有少数核心人员知晓;有时则是将情报写在纸条上,藏在一些看似普通的物品中,如掏空的馒头、鞋底夹层等,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搜查。    同时,林婉儿还密切关注着日军方面的最新动向,她通过安插在日军内部的眼线以及对周边地区日军活动的实时监测,不断确认和完善情报内容。    眼线们会定期将日军内部的兵力调动、物资运输以及高层会议等重要信息传递出来,传递的时间间隔一般是三天左右,遇到紧急情况则会通过特殊的渠道立即汇报。    林婉儿会将这些新获取的情报与之前掌握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有任何变动,比如日军的进攻路线出现调整、集结时间提前或者推迟等情况,她会第一时间通知孟凡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确保作战计划不会因为日军的临时变动而出现漏洞。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侦察小队在孟凡尘的带领下逐渐成长为一支精锐之师,队员们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团队协作都有了质的飞跃,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准备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给日军侵略者一个沉重的打击,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和同胞们的生命安全。    而整个抗日队伍也在各方的努力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只待合适的时机,便会射出那复仇与保卫家园的利箭,与日军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