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信徒”不是一般人,杜克对这一点早有预感。 眼下听见克劳泽这么说、道出实情,也不过是证实了杜克心中猜测而已,对于计划之内要做的事并不会有丝毫影响。 “关于敌人......我们了解多少?知道那艘目标船只上部署多少护送兵力吗?” 各种该说的事说完,内部讨论进入尾声,还有一事不明的杜克抛出了问题。 然而自周正身边而来,受领了详细命令、并带来了大量汇总分析情报的克劳泽,对此情况也不十分清楚。 目光扫视过在场诸位同僚后,随即平淡回道。 “很遗憾,我们并不掌握此方面的情报。” “尽管未来科技公司已经用这种办法,成功穿越封锁、驶过曼德海峡一次,并且此后在博纳特控制区港口卸货的照片,也被我们所拍到掌握。” “但自始至终,他们的随船护送队从未现身露面。退一步讲,甚至无法确定上次他们过航曼德海峡时,到底有没有派遣护送队随船而行,那毕竟只是一次相对低成本的试探。” “嗯~那起码这次他们一定会派,要不然就是把几亿、十几亿美元摆在大街上公开展览,旁边连个保安都没有。” 不理会杰克那“活跃气氛”式的吐槽,右手抱胸、左手托着下巴反复思考的杜克已经搞清了状况。 “单纯只采用第一或第二种战术都存在弊端,不确定的敌人的具体情况,是现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某些极端不利的突发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需要额外的重火力支援,再往坏了说还存在任务无法执行的风险,需要尽快撤离。” “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我的建议是两种战术结合起来,海空联动并行。” “第一步,先由蛙人寻找机会登船,潜行暗杀占领优势火力点,架枪准备,这一阶段并不需要过度深入船舱内部。” “第二步,空中突击部队搭乘直升机,以超低空掠海规避对空搜索的方式快速入场赶到。” “如果前甲板上到处是未来科技的武装分子乱跳开派队,那就施以机载火力压制歼灭,清空着陆场再行索降;如果没有,那更简单,迅速在前甲板实施索降即可。” “先行隐秘登船的蛙人部队,在此期间会提供火力支援。尽可能清理掉任何直接暴露在外,或是干扰破坏索降过程的敌军目标,里应外合会让我们的任务难度小上很多。” “等蛙人和空突部队汇合,接下来就集中兵力攻取舰桥、夺取货船的控制权,直升机在此期间仍可以提供一定空中掩护,分散敌注意力、打乱战斗阵型,直到我们完成目标。” “再然后我们就能看看未来科技到底给船上塞了什么好东西,高价值的情报和缴获装备应当会不少,这就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杜克的分析听起来是挺好,将空突战术和蛙人战术二合一,使二者的优势强强联合,达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任务成功率和实际作战执行的层面来考虑当然是好的。 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是变态级的装备支持能否搞得定? 现代战争中的高端战术,往往是以高端装备为基础展开的,离了装备支持空谈战术无异于讲批话、净白扯。 无论空突战术也好、蛙人战术也罢,两种战术各自需要的装备支持本就不低,尤以后者为甚。 现在杜克的提议无疑说是“所有装备我全都要”,装备供应支持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便是克劳泽听闻此言也仍不禁眉头一皱。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你先别说,听我讲。” “你我、我们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次的行动对老板而言有多重要。我们首先不能低估‘首长决心’,拿军事术语来说是这样,你们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行。” “既然如此,我个人认为,身为执行层的我们,就有必要把行动成功率最大的方案,需要怎样的装备,汇报上去。” “报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吗?不一定;这么做值得吗?当然值得。” “多提供几个可选方案摆在面前办公桌上没坏处,即便那方案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至少它能衬托出其它方案的可行性,你们说呢?” “......” 尽管这么做颇有些“给指挥员同志出难题”的意思,但顺着杜克的“美式思路”一想,跳出了过去以往惯性思维的克劳泽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那就按你说的,先这样报上去,看看指挥员同志那边如何回复我们。” “呵,就咱刚说的这些瓶瓶罐罐、破烂玩意儿,真要能全部凑起来,得拿运输机往过拉才行。我要是老板,有你这么‘狮子大开口’的下属,估计这会儿已经在考虑怎么找借口炒你的鱿鱼了。” 杰克的“会议总结”依旧充满个性、有话直说,至于不久后收到了装备需求的周正那边,则是望着比败家娘们双11狂欢后的信用卡账单还要长的清单,陷入了一阵无奈苦笑。 “这一准是杜克提的馊主意,也就他这四等人精锐有这么大的装备依赖;想想还是毛子好啊,吃得少、干得多,任劳任怨能打胜仗,不愧是沙皇最爱的‘灰色牲口’。” 应当说杜克和克劳泽二人的对比,还是挺差别鲜明的,不单单是指个性方面。 出身不凡、用惯了各种好装备的杜克,有非常严重的“挑食癖”,装备依赖程度只高不低。这也是其当初愿意追随周正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做一般的雇佣兵老板,还真难满足杜克这号人的胃口需求。 反观克劳泽,那真就突出一个“你给我啥我用啥,有的用就用、没得用拉倒”。 下至白沙瓦手搓AK、上至精密的单兵电子战设备,都能灵活上手玩得转。 别问“如何评价装备水平情况”,问就是没有评价。极强的战争适应性是俺们斯拉夫人的天赋技能,我就是抡起板凳腿都照样能跟敌人往死里干。 有一说一,像克劳泽这样的兵,或者说基层部队骨干,到了哪个指挥员麾下肯定都讨喜欢。 这也使得周正更好地理解了,为何俄军在战争初期,连续犯下决策层与战略、战役层面的重大错误后,依然能把局势一点点扳回来,直至打成目前的稳操胜券状态。 说白了,有克劳泽这样的基层骨干,和一大票类似的任劳任怨大头兵以命相拼。 只要不是放头猪在指挥位位上坐着,那仗打久了总能赢,就算反复试错都能最终试出一条成功路线来,无非就是基层部队死多死少的问题而已。 肩上扛将星的那帮俄国将军背靠庞大人力池,可以反复试错、反复霍霍基层部队,只要最后能赢那就问题不大。 但此等优势却是周正不具备的,所以尽可能增加高素质战斗员在战场上的存活率,是周正一直在通过物质手段、以优质装备供应去尽量达成的目标,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确实得说杜克开出来的这“超长清单”有点离谱,但好在前不久刚刚解锁了下一级系统军械库,手头军备资源更充裕的周正有办法解决。 再次穿过与现世相连的系统大门,步入最新解锁一座军械库内的周正,还没来得及往里走,便再一次被面前门口处停放的这大家伙吸引了注意力、忍不住驻足观看。 “妈的,这么牛逼的大家伙不能拖出去用真是可惜,一准能给博纳特和未来科技那帮狗贼孙子轰得漫天乱飞。” 能被周正如此评价,且此时此刻就停于周正面前的巨物,正是来自半岛的“高丽土特产”——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 所谓“超大型放射炮”其实是一种本地特色化的叫法,翻译转述来说,其对标的同类型军事装备,可理解为“远程超重型火箭炮”。 600毫米的弹径还说是“火箭炮”,确实有点牵强。 无论从技术指标还是设计功用来看,所谓“超大型放射炮”,其实都已经来到了地对地战术导弹级别。 周正的系统中最新解锁的这款“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其实是将军家的早期版本,是采用四轴特车底盘搭载的四联装发射筒构型。 目前,将军家还有更强力的升级PLUS版本,已经进化到六联装履带式底盘型号。 不但火力更强,且对于半岛中部复杂的山区地形路况,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通过性。 日后某天真要南下跨过山区了,履带式底盘也能更好地跟进野战部队战线前移、快速前推部署,而不是只在后方充当一种防御性支援兵器。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代表了将军的战略前瞻性,还有未来下一阶段的军事建设发展思路。 当然,半岛那边的事,对周正而言是“管不上、更没必要操心”。 周正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能将系统内最新解锁的这“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给合理具现化拉到战场上去用。 美俄装备也好,中国制造装备也罢,都还可以拿“国际军火市场运作”当幌子来蒙混过关,毕竟这三家都是军火出口大户。 但将军家的装备不一样,这可是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且几乎来说不对外出口的“国产武器”。 这也就意味着起码就目前现状而言,周正暂不具备将“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合理具现化的能力。只能摆在系统仓库里看着解馋、却用不得,真拉出去现身以后,根本没办法解释从哪儿来的。 至于日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周正目前也有了基本思路。 无论是伊朗人还是俄国人,和将军家的来往都挺密切的。 前者是自上世纪开始,就一直和将军家有密切的弹道导弹技术交流合作,如今伊朗人和将军家的弹道导弹,双双步入世界一流梯队并非偶然。 至于后者也就是俄国人,那路子可比伊朗人还野。 “炮弹换粮食”的以物易物合作,使得俄军炮兵手中,多了巨大量的高丽土特产萝卜、敞开了用。 此番背景下,周正日后想要跟将军家牵线搭桥、扯上关系搞合作,并不算啥难事。 无论是走伊朗人那边的中介关系、还是用自己的俄高官身份直接往来都可以,就看到时候怎么方便怎么整。 一旦合作达成,弄到了将军家的物质供应,再把这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拖出去用,就不会有问题了。 再者,此番情况也给周正提供了另一个全新的思路。 将军家的各类武器装备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且其中不乏大量位居世界领先水准的好东西,尤其以各类型火炮和弹道导弹最为突出。 在导弹这块,将军家的水平甚至要在伊朗人之上,是全球唯三的“乘波体高超音速俱乐部”成员。 伊朗人截至目前,也才刚把可实战化的双锥体构型高超弹吃透,离将军家的水平还差点。 而两边用来驮导弹的特车,那差距就更大了,将军家可是有能驮着洲际导弹到处跑的9轴超重型特车的。 至于特车技术从哪儿来的,那只能说别问,问就是白头山土特产,跟丹东草莓一样从地里长出来的或许。 如果能在特车领域达成合作,这也正好弥补了周正目前缺乏特车运导弹的困境。伊朗人给的“拖车头+平板车”方案到底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旦未来被敌人盯上针对很容易出事。 总之,和将军家的接洽得提上日程表安排上,等忙完手头目前这些事之后尽快落实去做。 “等着吧,要不了多久就把你送上战场,到时候好好在博纳特和未来科技面前展现威风。” 伸手拍打着面前近在咫尺的超大型放射炮车头,冰冷的触感仿佛不是死物、如活物般生动,周正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敌人被这玩意儿逐一发送升天的场面了。 不过眼下还有眼下要做的事,新解锁仓库更前端尽头处那些特战装备,才是周正要赶紧给杜克一行人送过去的当务之急。 “特种潜航器是吧?尺寸要能装进米-8肚子里,那这玩意儿应该可以。” 正经的特种潜航器没有,民用的水下观光潜航器,周正这刚解锁的装备库里倒是真有一种。 说起来是民用,但实际上因为近几年最新设计的后发技术优势,以及源自全球最强工业国——中国制造的雄厚工业底蕴基础。 周正面前这款准乘3人的民用潜航器各项性能,完全不比某些顶着高大上噱头的“帝国军最新特战潜航器”来的差。 论自持力,采用全电推进的民用潜航器,能以12节航速在水中行驶80海里,接近150公里。 论载荷性,这小不点的民用潜航器,除了能拉3个标准作战装备的特战蛙人外,还有一个额外的储物舱,可容纳至多70公斤、不超过大号拉杆箱大小的货物。 可别小看了这70公斤的有限收纳空间,放在军用角度,这意味着类似火箭筒、可拆装的反坦克导弹、额外的弹药与补给品、以及某些不便携的军用设备器材,都可以塞进这狭小空间里。随3名蛙人特战队员一同行动,待上浮后需要用到时再行取出。 当然,这是从军用角度去讲。 换成其原本设计用途的民用水下观光领域去说,那就是不但能让一家三口游客畅游海底世界,还能在储物舱中,携带海上救生器材与应急食物、饮用水,在潜航器出故障或是海上遇险的第一时间救助落难者,从而坚持到救援抵达脱险。 确实是非常优秀且具备开发潜力的商业化设计,所以能说这是特种武器装备吗?并不能。 把民用潜航器拿去搞军事目的,那是你滥用俺们中国制造的现代工业品,就这样。 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水中大疆无人机”。 毕竟二者被用于军事化的过程是相似的,而且都能称得上是“足具威力”。 正巧这东西的尺寸也适宜,拿着卷尺量了一番的周正发现,其刚好能被塞进米-8直升机的机舱里容纳得下。 且因为大量使用轻质复合材料打造外壳,以此来最大幅度减重、增强功重比的缘故。 这款准乘3人的潜航器重量才刚刚1吨出头,使用本就身宽体胖、大载重的米-8来运输空投,完全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杜克一行人最急需的水下潜航器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另一款急需设备,就是杜克所描述的那款可以像声呐浮标一样漂浮水面,释放全频段电磁干扰的设备。 周正手头也有现成的。 说起来也搞笑,类似的概念确实是美国人最早提出的。但有了基本概念和研发方向后,是不是只有美国人才能造的出来,这就两说了。 本着“你提概念,我来实现”的老套路,有中国民营企业也在此方面做了尝试,还真就搓出了类似功用的玩意儿。 并且还投入海外市场对外出口,照例依旧不是“武器装备”,而是“防止非法\\过度捕捞”的渔业设备。 道理很简单,我在目标渔场丢一个这玩意儿,各种导航和定位、通讯信道都给你掐了。 你非法捕捞渔船只要敢进来,就是没了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连基本的无线通讯都不好使。 对付欧洲那帮依赖导航和自动规划路线,多船组队出击、偷着捞鱼的老白男特别有效。出于维护渔业资源的角度讲,确实称得上是“一本万利”。 所以在投入海外市场后,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狠狠赚了一波欧元。 现在“渔业设备”被拿来搞“军事用途”,仔细一想只是笑笑的周正倒也觉得没啥。 只要好使管用,谁在乎这玩意儿原本是拿来干啥的呢? 实用主义永远至上,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