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很清楚这些人的心思,所以他极少参与,一直抱着看戏的态度。 “陛下恕罪,臣治家不严,回头定然严惩仗势欺人的下人。”褚遂良没有反驳,低着头请罪。 李治提拔了不少人,来恒,来济,许敬宗,李义府,上官仪,还有以前东宫的大臣,无论是老臣还是年轻人,都得到一定提拔,这些人很活跃,长孙无忌为了压制这些人,拉拢了褚遂良,最近他们两人配合不错。 旁观者清,薛云看得很透彻,他用眼角余光看过去,果然长孙无忌脸色很严肃,眼神之中带着凌厉。 长孙无忌岂是愿意吃亏的人,以前李世民活着,为了避嫌有高位也辞职,又被房玄龄等人压着,压抑多年,心中早有戾气,现在上面无人压制,心里的火气才不会控制着,让自己生闷气呢。 就在第二天,就有御史弹劾柳奭嚣张跋扈,在宫中从不行礼。 第三天又有人弹劾王仁祐,长街纵马。 长安城允许官员骑马,只是不能骑马狂奔,平常让马匹小跑也没人说啥,但是真追究起来,这确实犯了禁令。 事情都不重,但是打脸,李治一视同仁,都是罚俸了事,不过双方的愁怨结下来了。 李治已经继位一年多,但是没有去找武才人,这让薛云放心了不少。 宫里薛云没有眼线,但是宫外他眼线就多了,不说诸多盟友,守卫皇宫的宿卫就是程咬金管理,他自然知道李治有没有偷偷出宫。 许敬宗,李义府被重用才是薛云最担心的,两个家伙可不是好鸟,也可能是皇帝故意准备的刀子,出刀就会要人的命。 “陛下!倭岛驻守兵马太多,安东都护府有三万兵马,幽州,营州驻军有五万,这对朝廷负担甚重,臣建议从倭岛撤一些人马回来,水师分一半到南方,幽州的兵马则撤一半,府兵长年驻守,家里土地多有荒废,必须要改善此状况。”长孙无忌说道。 “陛下,太尉言之有理,如今四海升平,边关驻守兵马可以适当减少。”褚遂良附和道。 李治微微一愣,想了一下道:“倭岛和安西都护府还未安稳,此时减少兵马,是否有些不妥?” “虽然减少一些兵马,不过可以派遣好的统帅将领去坐镇,臣提议请英国公前往安东都护府,掌管辽东到倭岛的军政。”长孙无忌说道。 薛云眼睛微微一眯,几天前李治才说想调李绩回长安,今天长孙无忌就想把他支到辽东,看上去辽东到倭岛,大片地方的军政由李绩掌管,但是远离了中枢,对朝堂的影响力就变低了。 不怪长孙无忌不想李绩回长安,李绩坐镇地方多年,镇守了好几个地方,他又是瓦岗出身,朝野的朋友也很多,而且他是当今唯二的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当然不希望又多一个劲敌。 “这…”李治有些拿不定主意,正在为难的时候,看到右边的薛云,眼睛一亮问道:“越国公,你是兵部尚书,你觉得应该如何安排?” “陛下,无论是倭岛还是安东都护府,府兵都在屯田,所以并不影响粮食收入,要说调整也该调整,有的府兵家中有妻儿,臣以为当由朝廷负责帮他们把妻儿带去身边,以便于他们安心屯边。”薛云起身道。 “至于英国公去辽东,那是大材小用,臣以为没有必要,真要去辽东,臣去也可以,英国公熟悉兵部,由他回来担任兵部尚书更为合适。”薛云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薛尚书此言不妥,幽州到辽东,倭岛这几个地方,驻守的兵马接近三十万,如此多兵马远离京师,这是一个隐患,而且给府兵迁移家眷,这更加不妥,失去钳制风险更大。”褚遂良摇摇头道。 “呵呵!褚县公你不通兵事,所以不懂,府兵最主要一点,他们并非家中独子,又何来失去钳制一说,至于你说人多,我看人还太少,辽东地广人稀,辽东平原还土地肥沃,亩产远超关中,臣建议把幽州一带的府兵,调遣一些过去最合适。 倭岛尚有许多倭女独身,臣请陛下下旨,迁移到辽东,甚至关中,把她们嫁给府兵,为大唐增添人口。”薛云笑了笑道。 褚遂良眉头一皱道:“就算你说得有理,三十万大军远离京师,远离关中,一但日后需要用兵,又该如何?调遣关中府兵,岂不是让京畿空虚。” “刚才我就说过,你不懂兵事,不懂就不要胡乱建议,身为朝中重臣,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朝廷大事,当谨言慎行,任何事情都得调查思量,与懂的人商量才能做决定。” 薛云先怼了褚遂良这才转头对李治继续说道:“如今的府兵,有一些是武德年间就加入军中,他们年龄大了,本该颐养天年,却还在为大唐牧边。 三十万大军,虽然都是精锐,这也代表他们年龄都不小,屯田牧边才是最好的安排,朝廷在不停征召府兵,那些年轻人才是朝廷的未来,也是将来用兵的主力,又何来京畿空虚一说。” “辽东虽然苦寒,但是如今我们有棉衣,只要为府兵安家落户,他们定然愿意留守辽东。 安西都护府与倭岛并不缺少将领,而且以年轻人居多,这正是对他们的磨练,所以臣觉得并不需要再调老将。 至于水师,他们驻守辽东,往来于辽东与倭岛之间,保证倭人没有片木下海,又捕鱼支援倭岛,臣觉得不应该调动,南方缺少水师,继续打造大船就是。” 薛云的声音在大兴殿回荡,大多数人都被他说得连连点头,李治神色也放松下来,认真的倾听着。 “咳咳!打造战船耗费不少,而且需要很多工匠,我觉得没有必要。”长孙无忌干咳两声道。 薛云并不打算给长孙无忌面子,立即摇头反对道:“太尉此言不妥,我觉得不但要造船,而且要造很多的船,打造比如今更大的船。 大船运输物品更多,从岭南沿海而上,顺风顺水,一个月就能把货物运送到长安,尤其是粮食,南方的粮食大量运送到关中,用船只运送,可以极大减少损耗,足以弥补造船的开支。即便不运送货物,也能当做渔船,让水师自给自足。” “运送粮草的船只,完全可以由商人来打造,朝廷没有必要增加这一笔开支。”长孙无忌摇摇头道。 “不停的造船才能让技术进步,这也是为朝廷陪养工匠,岂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让给商人。”薛云反驳道。 “此事不必争执了,就按照越国公的意思办,兵部统计府兵家眷,把他们妻儿送到他们身边。”李治可能不想他们争执,开口下了定论。 “陛下英明,府兵有妻儿在身边,不但会感激朝廷,感恩陛下,而且能对儿子言传身教,为大唐陪养更多的府兵。”薛云恭维道。 这是第一次与长孙无忌正面对上,薛云心里有些不爽,老家伙安排儿子到兵部就算了,你居然插手府兵调动,这就不能忍了。 思考了两天,薛云决定主动出击,给长孙无忌找麻烦,你不是不想李绩回长安吗,我把京城搬去洛阳,看你到了洛阳又怎么兴风作浪。 “陛下!关中土地经过几千年耕种,早已贫瘠,粮食产出远低于其他地方,加上关中不耕种的人多,每年粮食都不够吃,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先皇在时就考虑迁都,只是朝廷对外征战,所以没有定下迁都时日,如今四海升平,臣觉得正是迁都的好时机。” 迁都的事情,李治听李世民说过,也了解缺粮的情况,薛云提起,他就有些意动。 不等李治开口,长孙无忌就猛的起身反对道:“陛下,迁都一事,老臣以为不妥!” “太尉以为哪里不妥?”长孙无忌的反应,薛云早有预料,转头淡淡的问道。 长孙无忌在长安耕耘几十年,大部分实力都在长安,或者说关中,他又怎么可能同意迁都去洛阳,洛阳那边的世家可不会欢迎长安的勋贵。 当然,洛阳世家欢迎迁都,但是迁都之后就是两个地方的家族争斗。 “迁都不但关系到陛下和宫中上万人,还有朝廷群臣和家眷,这么多人去洛阳,住处都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兵马调动,不但非常麻烦,而且花费极大。 陛下刚继位就迁都,老臣还担心百姓愚昧,非议陛下不敬先皇,虽然说关中粮食不足,但是从洛阳运送过来,也用不了多大功夫。”长孙无忌分析道。 “陛下,臣觉得太尉言之有理,迁都洛阳,势必会调动大量兵马过去,如此一来,对蜀中和安西都护府的支援力度就弱了。”褚遂良附和道。 所谓支援力度,其实就是威慑力,只是说得含蓄而已。 薛云笑了笑道:“二位此言差矣,迁都又何必调动大量兵马,洛阳本就有兵马驻守,除了宫中宿卫,根本不用调动其他人马。 至于陛下和宫中的人,我觉得也没有问题,洛阳宫中本就有宫娥,又何必调动太多,毕竟长安依旧是都城之一,陛下可时常巡视。迁都洛阳,南方粮食半月可至,而且洛阳本身就是平原。” 薛云推动迁都,他是觉得这样本身就对朝廷有好处,而且可以让李治远离武才人,避免历史的惯性。 “贞观四年,斗米四文,如今长安人口增加,关中人口增加,太尉可知道粮食价格?斗米二十五文,足足增加了六倍,再过几年呢? 长安大,居不易!迁都洛阳可以缓解这一状况,粮食价格也会降低一些。”薛云转身,伸出巴掌比划着沉声道。 不等长孙无忌说话,薛云提高声音继续说道:“迁都洛阳,可以对洛阳城重新规划,普通百姓搬迁到城外,合理划分土地,他们生活反而更加轻松。” “搬迁百姓数量肯定不少,你又如何保证他们会生活得更好?重新规划,势必要大动土木,这一笔巨大花费,钱财又从何而来?”知道李治穷,长孙无忌就咬着花钱多这个问题不放。 果然,听到花钱,李治眉头就皱了一下,没办法呢,陪葬品掏空了私库,国库又不能动,提起钱他就心痛,那么多宝物,他也想留几样的。 “呵呵!太尉你治国厉害,但是你却不通民事,搬迁百姓,自然要给他们补偿,房屋土地也得安排妥当,不能让百姓没有地方住,没有土地耕种。 不说洛阳附近,河南河北,幽州辽东,哪里不大量缺少人口,只要补偿给足,极少人不愿意的。”薛云笑着道。 听到薛云的笑声,长孙无忌觉得非常刺耳,他已经明白,这是薛云对他的报复。 不等他反驳,就听到薛云又说道:“大兴土木谁说要朝廷花钱了?即便花钱,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呵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朝廷花钱是一件大好事,不知越国公能否为我们解惑?”褚遂良摸着胡须,笑着问道。 “看你诚心请教,我就教教你!” 无视褚遂良笑容僵硬的表情,薛云自信的说道:“修建商业街,虽然先后投入价值二十多万贯的物资,但是修建完成之后,就成倍的赚回来了,而且还修出来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从这边赚到钱的人极多,百姓也有许多受到益处,安置了上千伤残府兵。 还有先皇下旨修建的大明宫,虽然动用了极多的民夫和钱财,但是你们去算过,有多少人受益吗?要知道招募的那些民夫可是给了工钱的。大明宫修建好几年,长安城附近的百姓,收入增加了许多。” “我还是不明白,虽然百姓有不少挣了钱,但也耽误了他们耕种,换句话说,即便不帮朝廷修建宫殿,他们也能做其他的事情挣钱啊。”褚遂良嘴角上扬,面带讥笑,摇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