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夺东宫
永兴里的战斗已愈发趋近白热化。 郡兵们本着保卫家园的心态作战,士气极为高昂。可他们一路奔袭本就已耗费了不少体力,此时进入永兴里巷战更是步步为艰。 蜀兵先是凭借地利,随后又借由盾墙结阵据守,以逸待劳之下,打得颇有章法。 随李昭背上的六千蜀兵大多都是邛都夷,所谓的黄蛮精兵是以北上黄蛮为骨干,柔和众多西南夷中的精悍丁壮成军。 这批精兵的战力本就远非一般部队可比。虽然人数处于劣势,可凭借着强悍战力,仍是与大兴郡兵打得平分秋色,即便伤亡频出却愈发打得出血性来。随后才在王隆传令之下且战且退。 骨仪所部的郡兵步步向前,却好似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过程中,有麾下部将前来劝谏骨仪,希望分兵小半,绕道永兴里东门夹击蜀军。可骨仪思虑再三,没敢冒险。 此时,骨仪麾下的大兴郡兵已深入永兴里过半路程。以二十人结阵临街,与蜀兵不断相接缠斗。 骨仪此时的观感很奇妙。 眼看对面的蜀兵已被自己打得一退再退,已是渐渐退到了武库边缘,似乎只消再加一把力就能把蜀兵逐出永兴里,夺回武库。 可偏偏不论他怎么追加部队,不论他怎么催促向前,面前的蜀兵始终都只是后退却不落败。始终都吊着那一口气,偏就不倒。 就好像是他卯足了一拳之力,拼死砸向对面,却只是砸在了一团被褥上,被对面层层消解了力道。 大兴城外的援军仍旧没有回援,渐渐的,似乎北面也已经有了喊杀声响起。骨仪猜测是蜀军在攻打宫城。 可他此时不敢分兵去救。 他手中兵力本就有限,一旦分兵,他只怕更难拿下武库。而若武库落入敌手,敌方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持续出现,届时强弱之势将立刻颠倒。 此时宫城禁军被引入战局并非是件坏事。禁军足有五千余人,殊为精锐,乃是当前大兴城中最强的战力。只可惜,骨仪无权调动。 不论东宫重阳门还是安上门、朱雀门等宫城大门,俱都墙高池厚。如无攻城器械,等闲是难以攻破得手的。更何况蜀兵主力应当是留在了永兴里与自己鏖战,前去宫城左近的,怕多是在骚扰的游兵而已。 因此,骨仪并未因北方战事而分心。他决心要凝聚全部力量,一鼓作气,夺回武库。 只是渐渐的,骨仪发觉有些不对劲。前方蜀军的力量似乎在持续加强,非但后退之势已经止住,而且还开始撬动郡兵本阵的阵脚。 就在骨仪决定加大力度前推的时候,启厦门大街上忽然传来了又一片密集的脚步声。 自己没有分兵夹击,一队蜀军却是绕过了永兴里、崇仁里,此时竟是要反过来夹击自己? 据守永兴里、持续换装披甲、一部分部队还去骚扰宫城,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派了部队绕道过来夹击? 他们哪来的许多兵力?他们何来的底气? 骨仪并未慌张,很快调派后军两个方阵转向,前去阻截启厦门大街上的敌人。 可刚一交手,郡兵们便霎时感到了压力,被蜀兵一波冲锋打得节节后退。 启厦门大街远比永兴里的里坊街道宽敞,并排而行足可供六辆马车并行。从南方绕行的蜀兵兵力不多,但战意高昂。 他们此时排开宽大正面,根本不留纵深,竟是凶悍的向骨仪所部杀来,攻势极为凌厉。 一眨眼而已,骨仪的郡兵竟已是全面落入了下风。 东宫宫城内,李昭拎着一柄横刀前行,一路上散布着禁卫军和蜀军的尸体。但相较而言,禁卫军的尸体为多,大多是在破城溃散后被蜀兵追击杀死的。 不少逃跑不及的禁军已蹲在了主道两侧,此时俱都弃了兵器,听凭发落。 李昭先是会和了苏定方,随后并未让此时已破了东宫的大队继续向前,反倒是让苏定方开始折返,去永兴里驰援李靖。 东宫大势已定,剩下的抵抗力量不足为惧。反倒是武库那里,李靖硬抗了骨仪这么长时间,又居然能持续向东宫战场支援兵力,怕是形势会有危险。 苏定方先是先登夺城,随后据守城头要道,一直拼杀至此浑身染血。可听了李昭的命令后,他二话不说,仍旧是召集了几名熟悉的中层将令,点起近千兵将折返向南。 李昭则稍稍归拢了散在东宫内的蜀兵,聚齐了一个方阵,随后继续向北推进。 东宫位于皇城以东,西苑以南,是一条狭长的建筑群落。 重阳门被袭破之后,守卫禁军本可以依托东宫内层叠的建筑展开巷战迟滞蜀军,可不知是不是被秦叔宝、苏定方还有罗士信这三员骁将吓破了胆。 接替指挥的禁军军官一股脑放弃了三分之二的建筑,收缩了所有兵力到代王的寝殿之外企图固守。 这让秦琼、罗士信等人的进展愈发顺利。 事实也证明,在没有战略纵深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部队都会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眼见退伍可退,蜀兵攻势凌厉非常,东宫最后的守卫禁军在刚与蜀军先锋接触后便开始崩解溃散,随后大多器械投降。 秦叔宝拎着双锏当先,很快带兵冲进了代王寝殿。 王宫贵胄的寝殿之富丽繁华,一时让蜀兵们看花了眼。这些来自深山老林的邛都夷们嗷嗷怪叫着,兴奋的向寝殿内冲去。 大殿之内,此时一个武士也无。留在代王杨侑身边的只有一个侍读姚思廉。 眼见冲在最先的蜀兵已要登殿去抓代王,姚思廉突然闪身挡在代王身前,厉声喝道:“代王当前,不得无礼!” 大头兵们被对方喝阻,一时怔愣愕然,没敢上前相逼。 秦叔宝分开队众,踏步向前。一身甲胄行走间不断滴下血来,颇为骇人。 他走到殿下,确认了侍读姚思廉身后之人确系代王,随后才将双锏捯持,于殿下拱手行礼道:“代王殿下,城中卫文升、骨仪、阴世师等人阴谋叛乱。末将等人奉假益州行台、金紫光禄大夫李昭将令,特来救驾勤王。” 代王杨侑今年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宫外发生的一切太过突然,也太过出乎他的意料。 至于秦琼所言的这段话简直匪夷所思,他是一个字都不会信的。可他此时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缩在侍读姚思廉的身后发抖。 姚思廉却是胆大的很,向前一步迎着秦琼的目光道:“那,便请李大夫上殿,向殿下上奏陈明城中情势。” 秦琼挑了挑眉,点头道:“应有之义,末将这便相请。”说罢,他留几名蜀兵在殿外看管,随后迅速去找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