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第313章 献俘大典,加封太保

   “噼里啪啦!”    “哦,放炮咯,放炮仗咯!”    陆府里,此刻正燃着炮仗,小鼻涕一众欢声笑语,拍手雀跃庆贺。    前线大捷,带来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陆家作为徐达亲眷,更是喜不自胜。    激动之下,陆羽准备了一顿家宴,让所有人都吃上顿丰盛庆功大餐。    吃席前,他还特意放了炮仗,以庆贺大喜。    “快回来喝酒吃肉,今日大喜,你们这些没成年的也都能尝一口酒,不过大家可别贪杯,莫醉酒坏事!”    连声喊嚷中,小鼻涕一众欢天喜地跑去享受筵席。    倒是徐妙云还流连不舍,正依在门口遥望北面天空,口中呢喃自语,不过大抵不过一些祈福感恩的话:“多谢观世音菩萨,助我爹爹打得胜仗,助我大明达成夙愿,望上苍保佑,爹爹顺利归来!”    祈祷半天,她又朝着北面天空拜了几拜,满脸思念。    看她似有所念,陆羽凑上前去,笑着上去揽住她腰道:“北伐功成,岳父大人不日便会回京,你又何须担心?”    徐妙云笑着点头:“但愿此次剿灭北元后,爹爹能功成身退,好好颐养天年了。”    “放心吧!”    陆羽笑着点了点她的脑袋道:“咱那位陛下是何等性子,岳父大人位极人臣,又立此天功,如今已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饶是陛下与他兄弟情深,怕也不敢再将兵权都交予他手上了。”    北漠已平,又无需带兵,徐达也不用再镇守北平,日后,他也能常驻应天,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徐达此时已官高位显,又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此时功成身退是最好的结局。    徐妙云早盼着这一日,此刻连连点头,笑得更开心了。    ……    九月初,天气已有转凉迹象。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北伐大军终于班师回朝。    朱元璋早盼着这一日,为表激动,他甚至提出要亲自出城接迎,但百官死活不同意,摆出一堆大道理劝阻,最终朱元璋退让一步,让太子朱标代替他,出城接迎。    这一日大清早,应天府城外就已清水净街,遣退百姓。    整个城门,及连接城门到皇宫的主干道,都被卫兵团团围住。    太子朱标则带着文武百官,亲自等候在城门口。    待接到大军归来,再由朱标领路,一行人赶回皇城。    朱元璋早等在皇城楼上,笑得合不拢嘴。    “臣征虏大将军徐达,携麾下主将傅友德、汤和,受皇命讨伐残元,现已功成还朝,敬献北元战俘十三万三千余人,牛羊牲畜十四万余头,战马……”    徐达望着朱元璋,将此次战役取得的战功战果一一禀告。    这些战功,其实在早先送来的战报中,都已具折说明,朱元璋也早已下发各部,明告天下了,但此刻,再听徐达细数,众人仍是激动不已。    为彰显徐达的战功,朱元璋还特意让徐达北元王朝的诸多贵族全部绑缚上来,举办一次献俘仪式。    “陛下,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皇子地保奴……等一干战俘,都在此处,请陛下处断!”    待战俘们列队成排,徐达又振声喝叫。    这些贵族,一个个穿着质地精良、却稍显残旧的厚重皮袍,蓬头垢面,垂首丧气。    这副模样,哪还有昔日蒙元贵人的形象?    朱元璋高居台上,俯视着这些昔日对手,心里别提有多爽快,不过他却没有即刻收受战俘,而是静静享受这片刻欢愉。    待到所有人都等不耐烦之际,他才冷声开口:“昔日前元荼毒中原,害我汉家百姓。前元覆灭后,残元余孽犹苟活北漠,常有南下犯关、祸害北境汉家子民之举……如此暴虐之徒,若不杀之,岂不天怒人怨?”    虽说一般新朝继位,对于前朝皇室,至少明面上也要装作大发慈悲,放他们一马,但眼前的却是一群元人,当初蒙古人在中原做了多少孽,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没想过放他们一马,直接开口,便要大开杀戒。    闻言,这群蒙古贵族立时大骇,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更是吓得竟瘫软下去。    说实话,身为战俘,早在半路上,这些人就已预料到此行必死无疑,可真到了宣布死刑之时,仍有些惊惶无措。    倒也有人哭嚎,也有人跪地哀求,更有像脱古思帖木儿般吓得茫然无措,三魂七魄统统消散,但朱元璋既已做了决断,岂会轻易更改?    在场文武百官,自也齐齐呐喊叫好,对这决策表态赞同。    朱元璋的命令下得果断干脆,刚刚宣布要处决战俘,立马挥手高喝:“来啊,将这些人就地处斩!”    立马又刽子手提着大刀走了上来。    就在这皇宫正门,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以脱古思帖木儿为首的一干战俘,被推着强按子地,引颈就戮。    “斩!”    大刀挥落,一颗颗人头滚落,鲜血瞬间流了一地。    祸害中原百姓百余年之久的蒙元皇朝,终于落幕。    百官欢呼起来,广场上顿时一片欢腾。    朱元璋犹是不尽兴,又一抬手道:“将这些人的头颅供于太庙,供后世子孙瞻仰,告诫世人,犯我华夏者,便只有这等身首异处的下场!”    ……    北伐军班师还朝,敬献战俘后,接下来便该论功行赏了。    次日朝会上,朱元璋甫一登台,便主动提及此事。    这并不算突兀,北伐是大明建国以来最大的事,如今功成还朝,自然要对徐达等人进行封赏,但朱元璋只是开了个头,还没谈到具体封赏,主人公就率先站了出来。    作为北伐统帅,徐达的出列,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启禀陛下,臣有奏请!”    一如往昔,徐达的姿态还是那般谦卑恭敬。    朱元璋也一如既往地待其和善道:“魏国公有何事启奏?”    徐达拱手道:“陛下,臣数十年如一日操劳兵事,征战半生,如今已是一身伤痛,再不适合带兵,今年北伐成功,臣也已了了夙愿,再无所牵挂之事,当下,臣只祈愿辞去镇边练兵、都统五军大都督府之责,好生修养!”    徐达的确是戎马半生,也的确曾受过些伤,可这些伤痛,当真会导致他无法带兵吗?    就在上个月,他还带着大明天兵深入草原,将北元剿灭,如此能耐,显然还不到自请休退的时候。    之所以此刻辞官,是为了将兵权交出去。    位极人臣、功高震主,徐达已做到武将的最顶端,此时再不自请休退,怕是要惹来天子猜忌了。    他这时交出兵权,正是最合时宜、最知进退的选择。    对他这般行为,朱元璋自然很满意,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大是关切道:“魏国公这说的什么话,你身子骨还硬朗得很,怎好说退就退?”    徐达自也故作咳嗽道:“臣经年带兵,早已疲惫不堪,若再强作坚持,怕会伤身坏体,而且臣自外孙外孙女出生后,还没看过他们几眼,请陛下让臣安享一下天伦之乐。”    朱元璋“犹豫”道:“可是……缺了你,咱如断一臂啊!”    这话倒是并非是凭空吹捧,有徐达坐镇军中,的确叫朱元璋省了许多心力。    但再强的帮手,到了该退的时候,还该识趣退下,徐达显然就是个识趣的人。    “臣年老体衰,不已适合再作军中主帅,我大明军中能人辈出,定有合适人选接替,再说此番北元覆灭,边关暂得安宁,趁此时锤炼新帅,才好保我大明军方新老交接。”    这般连番请辞,足可说明徐达退意已决。    朱元璋想了想,终是无奈叹了口气道:“也罢,魏国公既生退意,咱也不便再劝,你且暂将大将军之职卸下,暂不必再理军中事务了,不过,既得空闲,也当留在朝中走动,多替咱分担些压力才是,着旨,加封魏公徐达太保之衔,辅弼国务。”    收了徐达的兵权,朱元璋还以太保官衔,也算给了北伐官兵一个交代,毕竟主帅要是没受封赏,他们这些人还怎么加官进爵。    太保乃三公之一,为正一品官阶,地位尊崇无比。    可实际上,其并非实权职务,更多只是个身份象征。    获得这职位,徐达其实已等于是功成身退,日后只管领受国家俸养,可安享富贵了。    封赏完徐达,朱元璋继续论功行赏,对北伐中取得战功的将领逐一封赏。    受封将领众多,逐一赏完,极是费时费力。    待这封赏结束,时已近至中午。    百官都是大清早就跑来,熬了这么久,早已腰酸腿痛、腹中空空了,就等朱元璋封赏完后,一声散朝回去吃饭了。    却没想,朱元璋压根没有退朝的意思,他挥退最后上来领赏的将领,而后环视大殿,目光扫过在场群臣,这架势,显然还有话要说。    “诸位爱卿,自取消中书后,咱亲自审阅诸部奏章,发现一个问题。”    朱元璋甫一开口,便叫现场气氛一凝。    百官正等着回家,乍一听到“问题”二字,心下顿时一紧。    难不成,朝中有什么疏弊,叫天子给发现了?或许是朝臣懈怠,又或者是官场旧弊,总之以前有中书省从中隔阻,没叫皇帝发现。    现如今没了中书省后,天子亲自审阅奏章,才发现这问题。    无论是什么问题,这于在场的官员而言,绝不是个好消息,众朝臣心下惴惴,都在揣测究竟是何。    朱元璋很快给出答案:“我朝官员,竟有诸多身兼数职现象,许多地方官衙,常会出现县丞兼任库管、文吏之责,这种情况足可说明,我大明朝堂人才短缺严重!”    听到这话,朝臣们才稍稍放宽了心。    敢情这问题并非出在咱们身上。    真要论起来,各地官衙的确有人才短缺的问题,可这问题的根源,就是出在你朱元璋身上,毕竟这些官员都被你杀了,人都杀光了,当然不够用了。    众人正自腹诽,却听朱元璋又道:“故趁此北伐大喜之日,咱决意重启科举!”    “科举”二字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是两眼一亮。    好啊,原本还担心又出了什么麻烦,敢情是朱天子突然开眼,咱大明朝又见光明了。    身处官绅阶层,众朝臣对科举一事可是极为向往。    他们本身已入了官场,自无需再仰仗科举,可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族中后辈,可都盼着这科举呢!    当下读书人不算多,真正能入得科举门槛的,恰恰是这些绅仕之后,因此,当洪武六年,朱元璋废止科举时,这些朝臣们都呜呼哀哉,痛呼天塌了。    到现在,洪武十三年,已足足七年有余,族中那些后辈还苦盼科举,终于叫他们盼到这一天了。    百官们激动坏了,顾不得殿堂礼仪,统统站出来举手高呼:“陛下圣明,科举一道,乃国朝取仕的重要一环,重启科举实乃英明之举!”    百官连番夸赞,将朱元璋比作圣明君主,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生怕他改变主意。    可没料,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不过虽然重启科举,然以往科举拘于四书五经,于国家治理用处不大,故而此番重启科举后,除开明经科外,还会再开设律、算、计、工、科、广文六门,任一士子只要想参加科举,皆可从这七门学科中,任选两门参考。”    朝臣们傻眼了,这好端端的科举,咋又改革了呢?    细一回想,这分科考举,怎听来那么熟悉?前几年在国子学里搞的分科取士,不就是这几门科目吗?    到了这会儿,朝臣们哪还不明白,朱元璋打一开始,就有想过要改革科举,之所以先在国子学里试行,正是为此做的准备罢了。    就在众人恍然大悟之际,朱元璋再次打破了他们的三观。    “诸门学科中,试经、律合格者,授律学进士,入吏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观政;”    “试算、计合格者,授户学进士,入户部观政;”    “试算、工合格者,授工学进士,入工部观政;”    “试经、广文合格者,授礼学进士,入礼部观政;”    “试算、科合格者,授科学进士,入五军都督府、兵部观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