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带飞朱家

第131章 不应该选择这个城门

   官兵即将到来的消息前天已传至洵阳城,原本城门每日照常开关,但自官兵消息传入城内,城池便只许进不许出。    百姓对此并不在意,甚至觉得遗憾,因为他们认为好日子即将结束,有些贫民还在考虑,若流寇败逃,是否要跟随?    士绅保甲们则惊恐万分,几乎是被拖上城墙的,早上将他们清出时还颇为客气,众人以为流寇想趁官兵攻城之际再索要银两或粮食。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被骗至县衙后直接被带上城墙,城墙上一片混乱,士绅们以为要被当作炮灰守城,纷纷跪地哭喊,要求交税,愿献家产。    此时,已无人理会他们,兵丁们的刀已出鞘,正当众人以为末日将至时,突然听到吊桥的轱辘吱吱嘎嘎作响。    接着是城门开启的声音,待听到吊桥“嘭”的一声,众人都明白,这是吊桥一端触地了,士绅里甲的哭喊声渐渐平息。    刚才众人惊慌失措,上城墙前周围发生何事全未留意。    抬头望向不远处的流寇兵卒,只见兵卒们默不作声,只是扬头,努嘴示意他们往城外观望。    士绅里甲们相互对视,最终还是白广升白主事率先站起,他先用目光紧盯持刀的流寇兵卒,缓缓用手扶膝起身。    站直后,他只是注视着面前不远处的兵卒,待兵卒再次努嘴示意后,他才慢慢后退,直至背靠城垛。    噔噔噔噔,白广升的背刚靠上城垛,一阵重物敲击木板的声音从城下传至城墙,他被吓了一大跳,若非靠在城垛,几乎要歪倒。    见流寇兵丁并无反应,他定了定神,这才猛然想起,这应该是马蹄踏在吊桥上的声音!    白广升身材中等,在大明算是标准身形,城垛上缘比他高出两头,靠上城垛时他不敢站在射箭孔位置,而是移至射击孔旁的城砖上。    他迅速地转头,透过箭孔向下一瞥,发现一群装束奇异的骑士正离开城池。    难道是要逃窜?白广升心中首先冒出的念头是流寇打算逃走,但随即觉得不对劲。    洵阳的地理位置,若要逃跑,也不应该选择这个城门,从西门出城岂不是正好撞上官军的阵列?    不逃难道要迎战?当这个想法浮现时,白主事瞬间愣住了,这群流寇难道是愚蠢至极?有坚固的城池不守,却要与官军正面交锋?    天哪,这究竟是一群怎样的愚蠢流寇?好奇心一旦被勾起,白主事便有些按捺不住了,他用目光询问刚才的士兵,结果换来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但对方还是示意他继续观察。    白广升先是远眺,那边尘土飞扬,隐约可见大队人马,估计还有两里多的路程,嗯,弓箭射程达不到城墙,他这才倚靠城墙探出头去。    半片板甲在马拉半岛和西南战役中都获得了好评,夏目前正在全面更新铠甲,优先考虑的是即将出征的部队。    当然,现在的半片板甲也经过了一些改良,原先背部除了几片皮革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现在的铠甲前部是整块锻造的板甲,背部、手臂、下肢则是锁甲。    锁甲挂在板甲边缘的钩子上,穿戴时需要他人协助,这次教导团全员都装备了这种铠甲。    考虑到这样的装备可能会让明军感到惊恐,因此教导团所有官兵都在上身套了一件薄棉布制成的罩衣,因此看起来有些不协调。    白广升此时看到的通过吊桥的骑兵就是这种感觉,流寇的马匹他早已见过,都是高大肥壮的良驹,但负重甲的战马还是第一次见到。    每一匹马的身体都被皮甲覆盖,马匹的头套只露出口鼻眼耳,身上披着的皮甲还布满了泡钉,天哪,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骑兵。    马匹还算罢了,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他在一些图谱上也见过类似的图案,但骑在马上的骑士的样子就很奇怪了。    头上戴着一顶黑乎乎的怪异头盔,看起来也不像是皮质的,难道还是铁制的?    要知道在大明,不是正规的大将很难佩戴铁盔,武将大多只是在皮盔上镶嵌一些铁片,而且这些流寇骑兵的头盔上还有一个奇怪的装置,白广升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两百骑兵很快就从吊桥上出去了,出去后简单地整理了一下队伍,就分成两队向两边行进,就这样?    还没等他想出什么词来形容这队骑兵,城下又传来了声响,这声响他最近经常听到,无论是在县衙的仪门内外,还是在城西流寇让百姓平整的校场里,平常都有这样的口号传出来。    紧接着,一队步兵从城门洞里走了出来,身上的装束几乎和骑兵一样,头顶黑黢黢的头盔,上身无甲,下身竟然是锁甲,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流寇?    胸腹要害着护甲,却把手臂、腿部保护得严严实实,这伙流寇的将领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白广升心中感到非常郁闷,忍不住就想对着城楼上站着的王大王喊一声。    然而,他没有勇气这么做!他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有提醒那些流寇的念头。    当他的目光转向城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不知何时,士绅和里甲们已经站在城墙的垛口后面,向下张望。    他的周围都是亲戚,感觉到他转头,他的姻亲刘主事刘宇也转过头来看向他,他们的眼神如出一辙,这些流寇军将难道都是愚蠢之人吗?    看来这些流寇似乎要离开城市了,一队接着一队……嗯,人数似乎并不多?    白广升粗略估算了一下,出城的流寇步兵和骑兵加起来大概还不到一千人,他们就凭这点兵力去对抗对面大约五六千人的官军?    白主事忍不住再次与刘主事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脸上都带着苦笑。    原本,流寇自寻死路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现在却似乎让人高兴不起来。    想想这些流寇也真是奇怪,他们将百姓分成了几组,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建房,而且他们真的带领百姓去清理沟渠,甚至包括士绅家私田的沟渠。    要知道,在大明,官府只负责疏通水道,田间的沟渠是百姓自己的事。    这些年西北大旱,江河的水量急剧减少,收不上田税,官府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疏浚河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