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寻找货物的销路
“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白先生一件事,无论王将军的军队是否能在洵阳站稳脚跟,我都能确保您在襄阳无恙。” 发财固然是好事,但与保命相比,当然是……既能保命,又能发财更好,汪寄年的这句话彻底击破了白广升的心防。 如果换作其他人,哪怕是王栋来说这句话,效果都不会这么好,但襄阳的私盐交易确实不是普通人家敢做的生意。 襄阳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市,能在那里公然卖私盐而安然无恙,这能是普通人家? “先生有任何吩咐,我万死不辞!”得到了这么多好处,白主事也不是傻瓜,急忙鞠躬表示态度。 “死是不会死的,不仅不能死,我们还要让白先生一家生活得更好,白先生,以后还要您多多费心啊!” 汪寄年也郑重地向白广升行礼,要做好当地的事情,没有这些士绅的支持,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力气,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他真的希望白广升能带动洵阳的士绅为稳定洵阳做出贡献。 二年十月中旬,整个洵阳都沸腾了,士绅们因为得到了以前根本无法涉足的交易的经营权,即使有些士绅在合股后还是选择了离开洵阳。 但这些人离开,一部分是为了避难,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赶往各地寻找货物的销路,洵阳的士绅们尤其嫉妒白广升家,因为他联合了几户亲戚,竟然拿到了杉西的盐货交易,这可是巨大的交易! 尽管心中有所不满,但那名为威震天的匪帮却为洵阳的士绅们开辟了一条财路,允许他们投资平利县的铁矿与煤矿。 汪寄年展示的各类铁器让士绅们兴奋不已,襄阳的蜂窝煤炉也早已被他们广泛使用,但有些士绅开设的铁器作坊却无法以同样的低价出售炉子。 如今,这两种作坊都向他们开放,考虑到杉西还有多少家庭渴望购买廉价的铁器和盐货,这一点尤为重要。 尽管杉西地区已经陷入混乱,但大多数城市内部仍然相对平静,更不用说北方地区了。 士绅们感到高兴,洵阳的民众也极为兴奋,因为“威震天”大王开始分配土地,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一天。 一个多月来,各地都在疏通河道,安装水车。 虽然今年无法立即使用,但只要有水源,原本的旱地也能变成水田。 更何况威震天大王只征收田税,没有劳役和摊派,没有了这些沉重的负担,农民对来年充满了期待。 陈三槐的部队中大约有一千名俘虏,除了他的亲兵和一些被处决的人之外。 那些被他们胁迫的民夫,在进行了几天的道路修建或河道疏通工作后,已经赚够了回家的路费,但他们多次请求处决一些明军,因为许多民夫的家庭已经因为他们而家破人亡。 大多数民夫还是选择回家,但一些已经失去家园的人选择留在洵阳,明军俘虏全部被送往铁矿和煤矿去做苦力,他们被告知只要工作满五年就能回家。 而那些家庭被毁的民夫则成为了监督他们劳动的看守! 当洵阳的民众忙于分配土地时,一条消息传来:十月二十八日,皇帝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建奴大军攻破边境,逼近京城,要求各地军队前往京城护卫。 这确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京城东有蓟镇、关宁,西有大同、宣府,还有京城十二卫和京营守卫,为何需要全国军队前去护驾?难道人都死光了吗? 但洵阳只喧闹了两天就恢复了平静,先不说相隔千里,大家更关心的是分到的土地是好是坏。 震惊了两天之后,民众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分到十亩好土地比京城的安危更重要! 这些都是皇帝和大臣们需要操心的事情,与小百姓无关。 洵阳的土地分配如火如荼,朱樉则在扬州忙得不可开交,建奴的入侵他之前并没有太过在意,兵力不足,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之前的计划是通过运河和汉江、长江一线尽力收拢人口,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是仅仅依靠两条线就能实现的,没有据点囤积物资,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口还没有走到据点就逃散或死亡。 既然决定要在大明腹地占据据点开辟人口迁移通道,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坐视北方的混乱。 命令从洵阳到台碑至少需要一个月,部队紧急集结至少需要十五天的准备。 远陆员一团被拆分、补充成了一团、十一团两个团,一团是最早组建的陆员团,一直都有精干人员补充。 但苔湾的防务也不能完全忽视,一团调出,十一团留守,陆员的战力朱樉是不担心的,但据说建奴发动了约十二万大军,两千八百人又能做什么呢? 金州与旅顺两地,目前共有三个新组建的团队。 为了防止敌军完全享受此次侵略的成果,朱樉决定临时派遣董先占领复州、岫岩、义州(丹东)一带。 此举不仅扩大了对辽东半岛的控制,还能直接威胁到敌军的核心区域,绝不允许他们轻松地消化此次侵略的成果。 另一支团队,旅顺团,计划前往镇江,预计最快也要到十二月底才能到达。 旅顺团直接在陕东或南直隶沿海登陆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东江镇由于毛文龙被杀,目前受到陕东、北直隶各方的严密监视。 此时旅顺团若想进入京城护驾,恐怕会被人阻拦,不如先到镇江汇合,再以楠京京营的名义前往护驾。 到了十月底,淮安以北的运河已经结冰,通过水路前往京城已不可能。 加之收到消息太晚,朱樉不确定能否及时参与京城的保卫战,尤其是他本人并不特别渴望参与。 他本想通过西线前往朔州,然后沿着边界墙迂回到遵化一线,争取拦截敌军运送战果的部队,或者能赶上参与四城之战。 敌军首次入侵时,朱樉印象最深的是遵化、迁安、永平、滦州等四城的收复战,记忆中阿敏似乎根本没有勇气战斗就逃跑了。 既然不想现在在京城出风头,那么去对付阿敏这个容易对付的敌人就再好不过了。 张佑对此兴奋不已,对抗敌军是他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