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决定不再从事此业
“那些不愿意跟随我们的人,难道不就是应该除掉吗?否则,任由他们制造麻烦,岂不是更加棘手?” 听到朱樉的话,樊哙不禁揉了揉额头。 在这个时空已经待了将近十年,他对这个环境已经没有任何不适应,但那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孤独感却始终无法消除。 朱樉,依旧无法理解他的话语…… 在朱樉的陪同下,樊哙先后在金州、旅顺、盖州停留了两三天,了解了各地的情况后,离开了辽东,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 在刘公岛,他与已经等候多时的罗同安会合,一行人直接前往胶州湾。 提起胶州或胶州湾,即使在另一个时空,许多人也需要思考一下它的大致位置。 但若提到青岛,几乎每个人都会知道。 樊哙此次的目的是为当初船上幸存的九个兄弟之一的扬六举行仪式。 他原本计划带领一支小队直接攻破胶州,光明正大地将那位徐老爷抓走。 然而,四月份罗同安传来消息,樊哙的老朋友孙元化被任命为登莱巡抚,并且已经上任。 胶州位于莱州府,但属于直隶州,由于靠近胶州湾,周围有许多岛屿,整个胶州湾内有许多私人港口,莱州、青州甚至济南府都有许多士绅从这里出海贸易。 为了维持海禁,胶州归登莱巡抚直辖,老朋友新官上任就上演胶州被攻破的戏码显然不合适,因此只能派人想办法将徐老爷一家抓出来。 在船上,罗同安向樊哙介绍了一些打探来的情报,如果没有大的意外,这位徐老爷应该叫做徐存信,而且他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 胶州的徐存信是徐家的当代家主,今年五十一岁,徐家在登莱拥有广泛的田产和商铺,据说在济南府、衮州府也有田产。 徐家之所以如此兴旺发达,是因为历代都有子弟考取功名,出过不少官员,不仅在登莱,就是在汕东也颇有声望,当朝更是有一个子弟在河南担任左参政。 左参政是从三品文官,是布政使的副手,参政分为左右两位,左参政无疑是布政使之下的第一人,可谓地方要员。 胶州直隶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海禁,但到了现在,别说海禁了,胶州反而因为靠近胶州湾的便利,成为了汕东海上走私的重要地点。 拥有大片土地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产出,徐家不仅在土地上获得收益,也直接参与到对东瀛、东瀛的海贸中。 三年六月初八,徐老爷应邀来到了胶州最大的园林伴云阁,邀请他的是海上的大人物,暗地里被称为“东海龙王”的罗同安。 徐存信徐老爷非常兴奋,这真是撞大运了,要知道这位罗海主可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没有他的同意,没有哪艘船敢在东海航行。 别的不说,就在胶州湾的黄岛和薛家岛上,这位罗海主就常设了货栈,徐家负责押船的管家回来说罗海主有几十艘装满大炮的大船,一般的福船连一炮都抵挡不住。 徐家从事海上贸易也不是十年二十年了,依靠胶州湾这样的好地方,自从发家之后就没有停止过。 昔日,海面突生异变,若不交纳银两,便不得从事海上贸易,各家在那两年间损失了众多船只与货物,徐家亦不例外,汕东的商贾们皆义愤填膺。 敢于涉足海贸者,皆非等闲之辈,哪家朝中无依无靠?于是,登莱水师奉命出征。 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至极,三十余艘大小不一的战舰,两千余名水师官兵在汕东沿海遭遇重创,半月后,仅八艘船,不足五百人得以返回。 自那以后,即便面临革职之危,登莱水师的将领也不愿再次出征,若实在无法推脱,便将船只驶出,随意寻一孤岛,直至饮水耗尽方才返回。 海贸的商人们也曾想过其他对策,如集结十几家之力,二三十艘船只一同出海,却依旧无济于事,不交银子,船货便无一幸免。 因此,一些商贾放弃了海贸的念头,决定不再从事此业。 济南府、衮州府等内陆州府,因货物运输不便,便也放弃了海贸,但登州府除青州外,多数府县皆临海,更不必提胶州的便利。 海贸的利润远非陆上可比,一旦售出,利润至少翻倍,这样的生意在大明境内也是难觅的。 徐家因此并未过多挣扎,干脆交了银子,不料第一次交税后,却发现收入竟比以往还要多些。 更令汕东商贾们震惊的是,那些返回的子弟和管事们说东瀛已经易主,现在是由富江人掌控。 汕东的商贾们无暇顾及东瀛的变故,只要能赚钱便是好事,于是汕东的海贸再次繁荣起来。 徐家在汕东虽为望族,但毕竟未曾出过阁部,与济南府、东昌府等出过尚书、阁老的家族相比,差距甚远,更不必说藩王和孔家了。 去年,徐存信得知一个消息,富江的海商们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小琉球国,可以直接与西洋的商人们进行交易。 徐家长期从事东瀛、西洋的海贸,自然知晓向西洋贩卖货物的巨大利益,自家既有货物又有船只,便装载了两船货物出海,准备南下碰碰运气。 然而,他们却被拦截回来,声称“东海龙王”的部下不允许私自前往南方的小琉球进行交易。 自家的货物无法南下,却见汕东和南直隶的丝绸、瓷器价格直接上涨了近两成,徐存信立刻明白,这是有人通过特殊渠道前往南方进行大量收购。 早已听闻向西洋贩运货物可获三五倍的利润,习惯海贸的徐家怎能不心急?于是开始四处寻求与“东海龙王”的联系。 华夏商盟本就对第一次大规模与欧罗巴的贸易进行了控制,获得份额的成员自家都觉得不够,哪里愿意帮助他人牵线搭桥? 徐家亲自派人带着重礼前往黄岛,希望求见罗同安,却屡次遭到拒绝,面对发大财的机会却无法触及,怎能不令人心焦? 三天前,徐存信收到拜帖,起初还不敢相信,等到带着家中负责海上贸易的子弟和管家恭敬地见了来人后,管事当场就低声告诉他,这绝对是那边的人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