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放虎归山
楚骁已经连续数日将自己藏在房间里,甚至不敢踏出房门一步。前些日子,他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成功地将明璃雪劝说离开。如今,就连每日的饭菜也是由小九打开一个小小的窗口递进来给他。 六皇子李章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由于事务繁忙,他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像以往那样去找姐夫闲聊家常。 另一边,卜戈则被囚车一路押送,最终抵达了晋阳府中。至于究竟该如何处置这个重要人物,李章韬心里着实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他决定亲自前往楚骁的住处请教一二。 当李章韬来到楚骁所住之处时,只见楚骁正在屋内悠闲地喝着茶水,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显然,这几日的闭门休养让他感到十分惬意,对外界之事更是充耳不闻。 李章韬开门见山地向楚骁问道:“姐夫,对于这卜戈,你到底作何打算呢?依我之见,应当直接将其斩杀。否则若将他放回草原,必定会再次令我大宁的百姓遭受苦难啊!” 楚骁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茶杯,微微一笑道:“放了卜戈吧,他就算能活着回到草原,恐怕也难以活命。那达吉定然不会放过他,届时达吉就会背负上杀害兄长的恶名。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坐山观虎斗,看他们自相残杀。” “是啊,确实如此呢!咱们完全没必要杀掉卜戈。要是真把他给宰了,那些匈奴人肯定会对咱们恨之入骨的。毕竟,卜戈手底下那批精锐部队如今已是全军覆没,就算他能活着回到草原,恐怕也是难以再有什么大的作为。达吉定然不会放过卜戈这个心腹大患的,姐夫你这一招可真是厉害!” 李章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洞悉了其中暗藏的种种利弊关系,不禁喜形于色地对着楚骁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起来。 听到李章韬的赞扬之声,楚骁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嗯,算你这次反应还算快。不过嘛,你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磨练。等这边并州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后,你就老老实实回国子监去好好念书吧。有些事理光靠我在这里跟你讲还远远不够,得让国子监的许院长亲自出马教导你才行。要不然,你老是眼巴巴地指望我帮你出谋划策,啥时候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成就大事?” 说罢,楚骁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在他心里,李章韬不可谓不努力,脑子转得也算挺快挺机灵的,但若是与那聪慧过人的明璃雪相较而言,终究还是逊色不少。 此时战场上的局势已然尘埃落定,卜戈所率领的那整整三万大军几乎被尽数歼灭剿杀干净。最终仅仅剩下为数不多选择投降的草原牧民,楚骁倒也并未赶尽杀绝,而是网开一面将他们统统放归关外。然而,就连卜戈本人大概都未曾料到自己居然还能够有机会逃回草原,只见他二话不说,独自一人骑着一匹战马朝着关外疾驰而去,仿佛生怕身后的并州军突然改变主意追上来将其乱箭射死。 达吉所率领的大军深知此次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并州军的实力远胜于他们原本所面对的镇北军。然而,眼下局势已变,卜戈已然失去权势,达吉确信自己必将成为下一任单于,再也不会有人胆敢提出异议。此刻,达吉满心满眼都只有那美丽动人的明璃雪,他坚信只要王贺能依照自己精心策划的方案,顺利地将楚骁毒杀,那么他便有十足的把握策反王家边军,进而再度破关而入。 但令达吉未曾料到的是,这所有的盘算早已落入了楚骁的掌控之中。楚骁以身体抱恙为由向朝廷告假,并力荐六皇子李章韬全权负责处理并州的一切军务。 如此一来,整个并州地区除了王瞻镇守的上党城尚处于失控状态之外,其余地方皆已被牢牢把控。此外,楚骁绝不相信仅仅只有王贺一人受到了达吉的胁迫和利诱,在那些戍守边关的将士当中,极有可能隐藏着被收买的关键人物。 于是,当机立断之下,楚骁派遣英勇无畏的武勇亲自前往军中展开深入调查,同时还调拨了五千名训练有素、威猛无比的龙虎军一同随行,目的便是要对那些心存不轨之人形成强大的威慑。 当卜戈独自一人骑着一匹骏马,不暴露自己的行踪,直接赶回王庭。然而此刻的他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因为他深知自己绝不能轻易地去见达吉。一旦见面,恐怕等待他的将会是死亡的厄运,毕竟在众人眼中,临阵脱逃者无疑就是懦夫,按照部落的规矩,必然会遭到无情的诛杀。所以眼下,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赶到那奄奄一息、命悬一线的父汗身边寻求庇护。 可惜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此时的贺遂单于已然病入膏肓,身体犹如风中残烛般脆弱不堪,生命之火也已燃烧至尽头,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而另一边的达吉,则一心想着能赶在父汗临终之前传递给他一些令人振奋的捷报,好使这位伟大的领袖可以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人世。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草原。原来,卜戈被放回草原的消息竟然比他胯下的骏马跑得还要快,率先传入了达吉的耳朵里。得知这一情况后的达吉瞬间怒不可遏,熊熊怒火在他胸膛中燃烧起来。只见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派遣自己的心腹亲信立刻返回王庭,务必将卜戈拦截并予以击杀,绝对不能让其有机会见到父汗。 秦王李功照已洞悉了晋阳府的消息,他当机立断,派遣儿子李泽言返回长安述职,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会在豫州紧盯王瞻和孟延秉,以防二人有任何风吹草动。 李泽言的内心难以平静,他倒并不担忧楚骁那边的局势,反而是对诚王叔李功贺心存疑虑。按理说,他在江南也应该知晓了这等捷报,可为何却迟迟不表露自己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