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6年1月13日晚上7点58分,欧洲粒子对撞机研究中心,总负责人办公室。 距离实验开始还剩2小时,但办公室内的人却争吵得喋喋不休,办公室外的一众人员只能眼呆呆地看着门口,被动地听取办公室里的谩骂和责怪声。 “我们已经研究出中微子的提取,这个成绩已经足够我们拿诺贝尔奖,也对得起高层的支持,该收手了。” “柯立文,您怎么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啊!高层要的是能源开发,不是学术成果,中微子领域必须得在能源开发上面有所成就,这是我们研究中心存在的目的!” “狗屁政治觉悟,搞政治的怎么搞科研。。。” 办公室内越吵越激烈,室外的人也越听越紧张,他们清楚接下来的实验将决定研究中心人员的去留,从许多渠道消息可以得知,欧洲各界对于对撞机研究中心这个极度耗钱但产出不高的机构十分有意见,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下,这样的“无底洞”项目就应该叫停或暂缓,而不是无休止地投钱进去,哪怕是中微子那样人类科技最前沿的领域,毕竟这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挨冻受饿,这些投入研究的钱要是节省下来便可以救助无数人,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欧洲)的眼睛都盯着对撞机研究中心这块“肥肉”。 办公室内越吵越激烈,室外的人越听越紧张,因为办公室内的决定将决定室外所有人的去向,乃至命运。 柯立文再也忍受不了,气冲冲地开门走出室外,且恶狠狠地抛下一句:“这名你爱找谁签就谁签,反正我不签!”然后盯着那些在门外一直“参观”的人,那些人一瞬间就“若无其事”地按部就班工作。 办公室的谈话就这样不欢而散。 卡奈特实在没办法,自己的拍档就是这么倔,这已经是第三次实验终止,上面已经开始“关心问候”,再这么胡闹下去,怕研究中心要有事发生。其实卡奈特也很无奈,作为一名科学家,他跟柯立文的观点是一致,对于这种科学“断层式”的研究,他是持抵抗态度;但作为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领导者,他又不得不执行上层的命令指示,这种双重身份的责任冲突让他倍感为难,况且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烦事逼迫他不得不违背自己作为科学家的意愿,他也曾经坦言自己当上研究中心负责人后就没了自由。 办公室的电话响起,电话里的来电显示让本身烦躁不已的卡奈特瞬间没了脾气,片刻过后,他极不情愿地拿起电话。 与刚才那气愤填膺不同,接上电话后卡奈特整个人都变得“唯唯诺诺”,很明显电话那头是比他地位更好甚至能决定他命运的领导,而且从对卡奈特的表情可以看出电话那头对这里的表现极不满意。 “已经第三次了!再不进行你自己看着办!别怪我不提醒你。。。”即便没开免提,电话那头的“漏音”也足以旁听者感到高压和不适,而接听者更是汗流浃背,不知所言。 “一定,这次一定会如计划进行。。。”卡奈特无奈地回答。 电话那头没有回应,只传来挂断声,卡奈特战战兢兢地挂上电话,忍不住抽上一根香烟。 大概半小时后(距离实验计划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卡奈特下定决心,再去找柯立文聊聊,他们二人这次的对话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当事人柯立文至死也没有说出当天的谈话内容,又或者已经说出但官方决定封密,只能等档案解密的那天才有可能知道真相。总之,在离实验计划时间的前十分钟,柯立文才在实验确认书上签字,中微子对撞第一次实验终究还是进行了。 中微子对撞的第一次实验,对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讲是比盲人过河更盲人过河,不同于上世纪美国“曼哈顿计划”(原子弹制造项目),当时美国的科学家们对原子的认识已经有很好的理解,但如今的他们对中微子的了解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也可以说是聊胜于无,除了名字和知道它速度无限接近光速,以及一些很浅薄的认知以外,其他几乎为零。 其情况就犹如古人看见原子弹爆炸,只能称呼为“神迹”。 研究中心的许多人都私下议论,他们也搞不懂中微子对撞的实验意义何在,仿佛仅仅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实验的最终结果也不过得出一堆数据,仅此而已。 2066年1月13日晚上10点整,中微子对撞实验正式开始,对于这么微小的粒子,研究人员们都没有信心能够调整正确轨道对撞,更何况中微子以光速运动!实验的步骤如下: 1、将接近光速的中微子加速至光速,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过去认为是不可能,但通过对中微子的管道加速实验,发现可以达到光速,当然其投入的能量也是惊人。 2、分别将两颗达到光速的中微子送入直线轨道,并在轨道上相遇相撞,在直线轨道对撞方面,中子已经有很大的突破,能够做到完全撞击,但中微子由于实在太小,而且速度极快,要想精准调控跟中子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3、通过对撞,测出其产生的能量数值以及粒子状态,得到实验数据研究,这第三点是基于前面两点的基础而成,如果前面做不好,那得出的数据也自然参考意义不大,这也是为什么柯立文坚决反对进行实验,因为基础不稳,再多的实验也于事无补。 实验开始,所有研究人员屏气凝神地注视实验,说是注视,其实也就是一刹那的事,毕竟两个中微子光速对撞,肉眼根本无法可见,一道火花在实验室中凭空出现,不过,在火花出现前,实验的结果已经在电脑上反映分析。 “偏离率38%,能量回收率14%,中微子状态无法观察。。。” 听到这一组组数据,卡奈特的脸色按捺不住了,气冲冲地大骂实验人员是“饭桶”,在一旁的柯立文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离开,其实这一切都是大家预料之中,该骂的骂,该挨的挨,骂完挨完该做啥是啥,只是有些人心疼这能源的浪费,据估计,将一颗中微子加速至光速所需的能量约等于一家三口一年的正常使用电量,因此每做一次实验理论上将就有两个家庭遭受灭顶之灾,这还不算其他巨量的能源损耗花费! 实验结束了,大伙们疲惫不堪,但也算解脱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办公室却依旧亮着灯,两位负责人一边在狠狠地抽烟,一边在思考着对策,今天这个结果其实不算意外,他们现在更多的心思不是放在科研上,而且在政治上。 “跟上面坦白吧,我们的研究方向错了,这样的研究根本毫无意义,除了浪费人力物力,还有更多无法控制的错误。。。”柯立文提出了建议,他实在无法抛弃自己作为科学家,不,应该是作为人类的良心。 卡奈特没有立马回答柯立文,只是静静地抽完口中的烟,然后在抽屉拿出一份文档递给对方。 “刚刚发来的,你看内容。” “欧洲联合社报道,欧洲粒子对撞机研究中心进行中微子碰撞实验成功,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拯救人类危机的伟大起航,中微子领域的能源探索预示着能源危机的破局,这是比可控核聚变更为高效、庞大、清洁的能源渠道。。。”柯立文读着这篇报道,眼睛充满了愤怒和不解,双手也忍不住颤抖,嘴唇也气得发青,大声吼道:“胡说八道,这个欧洲联合社捏造事非,是想我们死嘛!你怎么不阻止?” “我也是在报道后才知道,他们根本不用问我们的意见。”相较于柯立文的愤怒,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卡奈特明显理智许多,他一针见血地回答问题的本质:“我们现在的研究所涉及的不单纯是科学问题,更多的是政治。” “美国人败了以后,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连同政治上的投降,美国的许多高端科技也移送给中国,包括可控核聚变这些最前沿的科学研究,现在的世界政治舞台,美国人当狗,我们欧洲的处境也愈发艰难,底气也越来越少,毕竟没有科技和实力支撑,哪有说话的份?我们的中微子研究如今是欧洲在国际谈判的重要筹码,是号称比可控核聚变更先进的能源途径,如果你说这研究失败了,你觉得欧洲的国际地位会怎样,上面会放过我们嘛?” 说到这里,卡奈特不禁苦笑,他又点上一根烟,狠狠地抽了一口,由于用力过猛甚至还呛着了。 “我到现在才明白,我们其实不过是棋子,是工具。” 面对卡奈特这话,柯立文不知如何回答,只好默默地点上一根烟。 科学为何会沦落至这种地步?俩人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既为工具,就不要有太多想法,服从是最好的选择,中微子对撞实验继续进行,直至第十三次实验。 2067年2月13日晚上8点12分,布鲁塞尔,欧洲粒子对撞机研究中心,中微子对撞实验第十三次实验。 这次的实验跟往常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充能,加速,对撞,都是重复机械的工作,最大的不同在于,那天调试轨道的研究人员似乎很有感觉,把对撞轨道调整的几乎完美,因此当中微子对撞的偏离率居然控制到5%,这是一个喜人的数据,这说明中微子几乎达到人类认知意义上的完美对撞,算是给这个意义不明的实验找到一个相较不错的技术突破,不过更为惊喜的还在后头。 “偏离率5%,能量回收率320%,中微子状态未知。。。” 结果一出,研究中心的人们欢心雀跃,多年的努力终于看到回报,能量回收率产出超百分之百,这证明了中微子对撞后是能激发出其更内部的能量,是继核裂变、核聚变后又一伟大发现,虽然实验过程还很漫长,但这种成功确实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包括卡奈特和柯立文。 “这说明你的猜想是没错的。”卡奈特难掩激动地向搭档说道。 柯立文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其实他很想跟对方说,当初这个大胆且天马行空的猜想不是出自自己的脑袋,而且“抄袭”中国的那位“赵教授”,不过如今也没必要扫大家的雅兴。 “我们的成就足以名垂青史!后世会将我们与普朗克、爱因斯坦这些大贤们相提并论!” 看着卡奈特那激动且陶醉的模样,柯立文会心一笑,的确,他们已经是当今世界中微子领域的第一人及其开创者,犹如普朗特开创了量子力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他们是打开物理新世界大门的人,如果故事发展到此结尾那应该是个很不错的故事,只可惜,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 这次的实验数据是好,只是存在一点小疑问,那就是撞击以后的中微子状态,之前由于偏离率高,中微子的撞击不充分甚至只是摩擦,而且由于碰撞后的中微子速度太快(无限接近光速),难以捕抓影像,清晰的时候还能看出个轮廓,模糊的时候就只能当未知处理了。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胜利的喜悦时,唯独柯立文冷静些许,作为科学家的他还是想弄清楚这完全撞击后的中微子究竟是怎般模样,而且从经验来讲,完全撞击后的粒子应该是会留下“痕迹”,不应该状态“未知”。 一开始柯立文只是调取了数据和影像,着手计算推导,算着算着就发现不对劲,他甚至怀疑系统的数据是否错误而叫人去后台翻查,再三确认无误后,又认真地在实验室搞起了计算研究,连续过了几天,不眠不休,这可把许多人给吓坏了,尤其是卡奈特,他认为自己的搭档很可能钻了牛角尖,毕竟这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不懂的问题实在太多,而解答不了也实属正常,像这种情况卡奈特年轻时见多了,便过去安慰搭档,然而对方的反应完全出乎意料。 “卡奈特,听我讲,无论如何,这个实验都应该结束了。”柯立文无比认真地讲自己的推算结果递给卡奈特。 “中微子湮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