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救美:开局放牛捡到秦可卿

第二十二章 满载而归(求推荐、收藏)

   回到圩场,两个大人一看他们空手回来,也是高兴,看来都卖完了。   王阳一看,米还剩两斗,二十五斤左右,小杏子还剩五斤左右,果然没了大杏陪衬,小杏也卖的慢了。   日头已经过午,好在大榆树下还算清凉,叔侄四人从早上到现在还没进食,饿得饥肠辘辘,父亲从袋子里摸出几块米糕,这就是几人的午餐了。   王阳嚼着米糕,忽然闻到一阵异香,转头一找,看到圩场一头搭着羊杂汤的摊位,口水险些流了下来。   “老三,今天卖了不少钱,带孩子一起去喝碗羊杂汤吧!”   “羊杂汤十五文一碗,咱们四个人就是六十文,都够买一刀青竹纸了!”   “回去报账的时候就说是我的主意!走吧!”   圩场上羊杂汤的摊位也是赶集才有的,是一对中年夫妇经营,两口子脸上挂笑,见来了生意,赶紧让女人搬出小板凳。   二叔也饿得不行,数了钱递给老板:“四碗羊汤,老板这是钱!”   一会儿功夫,热腾腾的羊汤已经做好,二叔让王阳先给守摊的父亲端了一碗,这才开始开始吃。   羊汤从早上开始熬起,到这会儿功夫足够,鲜美到了极点,汤面上浮着几颗青葱和香菜,越发撩人脾胃,王阳顾不得烫,大喝了一口,感觉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舒服到了极点。   喝到一半,王阳见父亲举着碗,喊自己过去,以为是要帮忙还碗,走到身边,发现碗里面汤已经喝完了,还有小半碗肉,父亲没说话,直接把肉倒到王阳碗里,让他把空碗还回去。   王阳一阵哽咽,自己在家里过的算好了,自打读书以来,时不时还有鸡蛋吃,父亲他们相比自己伙食要差很多。   王阳看了看父亲,他没什么表情,什么都没说,挥挥手让他去还晚,转身又去摊位前坐下,王阳只得转身过来,泛着泪花接着吃碗里的羊杂汤。   走到摊边,二叔好像看出了异样,也没说什么,王阳往王进碗里一看,好像跟自己也差不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吃了午饭,圩场上的人又多了起来,这是早上嫌人多没来的小镇住户。叔侄四人一合计,听从王进的主意,把米化整为零,不乱斗卖论斤卖,买五斤米送一斤杏,很快就销售一空。   卖完之后,几人一起找了个背人的地方,把钱交给二叔算账,大米卖了一千零四十七文,大杏卖了五百零五文,小杏卖了二百一十文,总共一千七百六十二文。   除了用掉的六十文,净剩一千七百零二文,差不多一两七钱银子!   二叔一边数钱一边咧着嘴笑:“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你二叔我一天还没卖过这么多钱!”   大家都很高兴,想着置办完东西就赶紧回家。   两个大人先带着两个小的,到杂货铺,买了一条腊肉、一包莲子、一包红豆,一包桂圆,共花去五百二十文,这是王阳拜师的束脩。   完备的束脩一共有六礼,除了采买的这四样,还有红枣和芹菜,这两样家里有,就不单独花钱了。   接着,叔侄四人又一起到街东头的另一家文墨店,这是要帮王阳买文具书籍。   最后,又来到旁边的书肆,准备买一些类似《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开蒙的书。   王阳转了一圈没有,突然才想起,在原历史线中,这是明末以后出的书了,这里自然是没有。   父亲挑了一本《大学章句》,又挑了一本《论语》。   王阳心下了然,历史虽然变了方向,但这个时代的科举依然以八股为主,八股又从四书五经奠基,买来买去,都在这些书上打转。   有了这两本书,这辈子的科举路至此算是正式开始。   在前世,宋朝的朱熹算得上是个反面人物,而在现在,却是如今读书士子最崇敬的人。   他取《大学》作注,称为《大学章句》,是四书里的第一本。再加上《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朱熹的原话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父亲也读过书,知道其中关窍,选的正是前两本。   父亲在店里慢慢地转着看了一圈,王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父亲脸上的表情。   十几年前,父亲也曾是这里的常客吧?   父亲喊了结账,还价的功夫,老板定了定神,好像认出了故人,父亲摆摆手,一笑否认。   谈定后算价,买了一刀竹纸,四十文,一锭墨,四十文,一方砚台,八十文,两只川毫笔,一百文,加上两本书两百七十文,一共是五百三十文。   四人从店里出来,已然是日头西斜,王阳心里一算,就这一会儿功夫,已经花掉了一千零五十文,今天辛辛苦苦挣的钱,已经花去了一大半!   难怪说读书费钱,寒门难出贵子,这下真有切身感受了。   一切办妥,大家准备回家,拐过街角,王阳看着街边的店铺,思来想去,心中还是过意不去。   “请等我一下!”说完,王阳飞快地跑了回去,等了好一会儿,终于回来了。   远远可以看到,王阳左手拎了一块一斤左右的肉,右手拿着什么,看不清楚。   “买了这个,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王阳摊开手,是几根红绒头绳,里面夹杂着紫色的丝线,看起来不华丽,但很是精致。   父亲正色问道:“哪里来的钱?”   王阳回道:“退了一支笔,拿了五十文回来,二十五文割了一斤肉,剩下的买了头绳。”   “可以可以,你小子挺有良心!”二叔懂王阳的意思,退掉毛笔买礼物,意思是不想多花公中的钱,特意选了好几条头绳,不贵却很实用,确实是用心了。   父亲也点点头,“算是大家没有白疼你。”   残阳斜卧,晕染的漫天红紫,眼见时候不早了,叔侄四人踏上回去的路,因为没有担子,脚程也快了不少。   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四人终于到家。   一大家子人,都在正堂坐着,桌子上的菜已经热了两次,但还是没动,就等着四人到家。   几位婶娘接下扁担和称斗,奶奶催着大家先去洗脸,抓紧来吃饭。   二叔藏不住事,迫不及待地讲起了今天赶集的好消息,一大家子听到今天的收成,都夸二叔能干。   “论能干,我们算是老了,咱王家这三个小的,我看看个个都不简单!”接着,二叔又一五一十地说了白天卖杏子的经过。   大家听说王进王阳做生意如此老道,大拇指都快把二人挑上天了。   说完,二叔掏出王阳买的那块肉,大家虽然饿了半天,但一看今晚有肉,一致决定继续饿着等一等。   又看到给王阳置办的束脩和文墨,全家都很高兴,这意味着寄托着老王家希望的小神童,读书又要更进一步了!   当然,当晚最开心的时刻,是王阳拿出了那几根头绳的时候,奶奶发令,把三位叔伯赶去做饭,婆媳四人当即试了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眉眼里是浓得化不开的开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