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如果这是明史

第九十四章:燕王攻取遵化

如果这是明史 今焉在 8230 2024-10-17 00:17
   1399年七月,北平的天空中飘荡着一丝肃杀之气。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城墙上,却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氛围。谢贵、张昺督率诸卫士皆披挂兵甲,浩浩荡荡地包围了燕王府邸。他们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猛兽。   燕王府内,气氛凝重。燕王朱棣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敌兵遍布整个北平城,而自己的兵甲太少,这无疑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张玉和朱能站在一旁,神色凝重,他们也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朱棣停下脚步,看向张玉和朱能,沉重地说道:“敌兵遍布整个北平城,而我们的兵甲太少,怎么办呢?”   朱能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若先擒杀了谢贵、张昺二人,其余众人构成不了威胁了。”   朱棣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此计可行,但如何擒杀他们二人呢?”   朱能目光坚定地说道:“殿下,我们可以用计谋诱捉其二人。现在这二人派使者前来逮捕官属,我们可依照他们的名单将这些人假装抓来。随即令前来的使者呼张昺、谢贵当面交付其要速捕的人,谢贵、张昺必来,来了便可将其生擒,仅用一壮士的力气罢了。”   朱棣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开始盘算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他抬起头,看向张玉:“你觉得此计如何?”   张玉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此计虽妙,但也有风险。谢贵和张昺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可能会有所防备。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们要精心策划,不能有丝毫差错。首先,我们要确保那些假装被抓的官属看起来足够逼真,让谢贵和张昺深信不疑。其次,我们要安排好伏兵,一旦他们进入王府,就立即将他们擒获。”   张玉说道:“殿下放心,我会亲自挑选一些忠诚可靠的士兵,扮作被抓的官属。他们一定会演得十分逼真,不会让谢贵和张昺看出破绽。”   朱能接着说道:“殿下,我们还要在王府周围布置好伏兵,一旦谢贵和张昺进入王府,就立即将他们包围。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防止他们有其他的阴谋。”   朱棣满意地看着他们二人,说道:“很好。你们二人办事,我放心。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吧。一定要确保这个计划的成功,否则我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张玉和朱能齐声说道:“殿下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于是,燕王府内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张玉挑选了一些忠诚可靠的士兵,让他们扮作被抓的官属。这些士兵们经过精心的装扮,看起来十分狼狈,仿佛真的是被逮捕的样子。同时,朱能在王府周围布置好了伏兵,他们隐藏在暗处,等待着谢贵和张昺的到来。   几天后,北平的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芒。燕王府内,气氛却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燕王朱棣身着庄重的服饰,端坐在东殿之上。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心中却思绪万千。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装病迷惑朝廷,如今时机已到,他要展开行动,为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拼搏。   众官员们陆续来到燕王府,他们的脸上既有疑惑,也有期待。他们不知道燕王今日究竟有何打算,但他们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燕王看着陆续进宫的官员们,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这一步至关重要,稍有差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大殿左右和端礼门内,燕王早已设下伏兵。这些士兵们隐藏在暗处,紧张地等待着命令。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忠诚和勇气,为了燕王,他们愿意赴汤蹈火。   燕王派人召见谢贵、张昺。然而,这两人心中疑虑重重,并未立即前来。燕王心中微微一紧,他知道,这两人一旦起了疑心,计划可能会出现变数。   于是,燕王派内官携已逮捕人员名单前去。谢贵和张昺看到名单,心中虽有疑虑,但又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们带着许多卫士,来到了燕王府宫门前。   宫门前,守门将士按照燕王的命令,截住了护卫,仅让谢贵、张昺进宫。谢贵和张昺心中有些不安,但又觉得在燕王府内,燕王不敢轻举妄动。   燕王手执手杖,端坐在殿上。他的脸色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威严。谢贵和张昺走进大殿,看到燕王的那一刻,心中不禁一紧。   燕王赐宴行酒,酒宴之上,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燕王一边与谢贵、张昺交谈,一边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他知道,这场宴会是他计划的关键一步。   酒宴之后,燕王拿出许多瓜来,说道:“你们正好赶上有人进奉新鲜瓜果,与诸位共同品尝。”说罢,燕王便先吃了一片瓜。   突然,燕王大怒,骂道:“平民百姓、兄弟宗族尚且互相关照,身为当今天子(朱允炆)的亲属,旦夕之间连性命都无法自保。小县官都如此对待我,那么天下人又有何事不敢对我做呢?”愤然将瓜掷于地上。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谢贵和张昺大惊失色。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护卫军士便大怒,冲上前去擒住了谢贵、张昺。又揪着卢振、葛诚等人下了大殿。   燕王把手杖一丢,站了起来说:“我哪有什么病,只不过是被他们这帮奸臣逼迫的!”   此时的燕王,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坚定。他知道,这一步已经成功,但接下来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谢贵和张昺被擒住后,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燕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动手。他们后悔自己的大意,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跟从谢贵、张昺来的卫士在门外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们等了许久,见谢贵、张昺久不出来,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但他们又不敢贸然行动,只能各自散去。   包围燕王府的士兵闻听谢贵、张昺已经被擒,也全都溃散。   北平部指挥彭二闻听事变的那一刻,心中猛地一震。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彭二毫不犹豫地跨上战马,那匹高大的骏马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彭二身着闪亮的铠甲,腰间佩着锋利的宝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他在街上高声呼喊,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回荡在整个北平城的上空。“兄弟们,事变突发,吾等身为朝廷将士,当保家卫国,随我杀敌!”彭二的呼喊声激起了城中百姓们的不安,也唤起了那些忠诚于朝廷的士兵们的斗志。   很快,一千多人纷纷响应彭二的号召,他们有的身着破旧的铠甲,有的拿着简陋的武器,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燃烧着战斗的火焰。他们迅速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充满力量的队伍。彭二看着眼前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毫不畏惧。   彭二率领着这一千多人,气势汹汹地杀奔端礼门。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扬起一片尘土。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仿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与此同时,燕王朱棣得知彭二的行动后,脸色微微一沉。他深知彭二是一个勇猛的将领,如果不加以阻止,可能会给己方带来巨大的麻烦。朱棣立刻派遣智勇善战的士兵庞来兴和丁胜前去迎战彭二。   庞来兴和丁胜接到命令后,心中充满了斗志。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键的战斗,关乎着燕王的大业。庞来兴身材高大,肌肉结实,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勇猛无畏的气息。丁胜则身材稍显瘦小,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机智的光芒。他们迅速集结队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当彭二率领的队伍到达端礼门时,双方的士兵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对方。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触即发。彭二看着对面的燕军,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举起手中的宝剑,大声喊道:“燕贼谋反,吾等当奋勇杀敌,保卫朝廷!”他的声音如雷贯耳,激励着身边的士兵们。   庞来兴和丁胜也不甘示弱,他们对视一眼,然后齐声喊道:“燕王乃顺应天命,清君侧,尔等莫要执迷不悟!”双方的士兵们在他们的呼喊声中,情绪高涨,战斗一触即发。   随着一声令下,双方的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对方。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彭二身先士卒,挥舞着宝剑,如猛虎下山般冲向燕军。他的剑法凌厉,所到之处,燕军士兵纷纷倒地。   庞来兴和丁胜也毫不畏惧,他们带领着燕军士兵们奋勇抵抗。庞来兴挥舞着长枪,如蛟龙出海,势不可挡。丁胜则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中,用他的机智和勇敢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战场上的局势十分激烈,双方的士兵们都在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战。彭二率领的士兵们虽然勇猛,但燕军的战术更加灵活。庞来兴和丁胜不断地变换着战术,时而正面进攻,时而侧翼包抄,让彭二的队伍陷入了混乱。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庞来兴发现了彭二的破绽。他抓住机会,带领着一队士兵冲向彭二。彭二见势不妙,急忙挥剑抵挡,但庞来兴的力量太大,他的宝剑被震飞了出去。丁胜趁机从侧面冲过来,一剑刺向彭二。彭二躲闪不及,被丁胜刺中要害,当场倒地身亡。   彭二的死让他所率领的士兵们陷入了绝望。他们失去了主心骨,士气低落。燕军趁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彭二的士兵们四散溃逃。   燕王即命张玉等人率兵连夜出击,攻夺其余的九个城门。   黎明时分,张玉等人已经攻取了其中八个城门,唯有西直门久攻不下。   燕王令指挥唐云单枪匹马前去告谕守城的士兵说:“你们不要自讨苦吃了!如今朝廷已听任燕王自霸一方,你们赶快下来吧,谁若下来晚了,定斩不饶。”   唐云心中有些紧张,但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骑着马,来到西直门下,高声呼喊着燕王的命令。   守城的士兵们听到唐云的话,心中开始动摇起来。他们不知道该相信谁,但他们也不想白白送死。   最终,众兵丁听罢,各自散去。燕王随即下令安置城中军民。三日后,城中已各自稳定。   都督指挥使余填与谢贵同谋图害燕王没有得逞,遂逃至居庸关。余填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马宣率军巷战,兵败东逃蓟州。马宣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无法阻止燕王的行动。   宋中从开平率三万兵马至居庸关,畏燕王不敢冒进,又撤兵至怀来。   过了几天,北平的天空仿佛被一层肃穆的气息所笼罩。燕王府内,气氛庄重而激昂,一场决定命运的誓师即将展开。   燕王朱棣身着战甲,英姿勃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站在高台上,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即将跟随他踏上征程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被朝廷的步步紧逼所困扰,如今,他终于决定奋起反抗。他深知,这一步一旦迈出,便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但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家族的荣耀,他必须勇敢前行。   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今日,我们誓师起兵!以清除齐泰与黄子澄诱惑皇帝、破坏祖制为由,去建文帝年号,仍沿用朱元璋年号,称洪武三十二年。”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将士们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激情与斗志。   朱棣继续说道:“奸臣当道,蛊惑君心,破坏祖制,吾等身为太祖皇帝之子,岂能坐视不管?吾等要为太祖皇帝守护江山,为百姓谋福祉!”   此时,阳光洒在燕王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设置官属之时,燕王目光如炬,一一任命。他看着张玉、朱能、丘福等人,心中充满了信任。“张玉、朱能、丘福,尔等为都指挥佥事,望尔等能为吾之大业奋勇杀敌!”三人单膝跪地,齐声应道:“末将定不负王爷重托!”   燕王又看向李友直,“李友直,升你为布政司参议,望你能为吾治理内政,稳定后方。”李友直恭敬地行礼道:“臣必竭尽全力,为王爷效命。”   接着,燕王的目光落在了金忠身上。金忠,浙江鄞县人,精通术数。燕王起兵之前,曾召来金忠占卜。金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中依然充满了激动。   他清晰地记得,当他为燕王占卜后,奏报燕王此时起兵乃大吉。燕王听后大喜,眼中闪烁着光芒。“金忠,你之占卜,给了本王极大的信心。从今日起,你为燕王纪善,随侍本王左右,为本王出谋划策。”金忠跪地叩首,“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王爷成就大业。”   此时,布政司参议郭资、按察司参议副使墨麟、都指挥同知李濬、陈恭等人也纷纷归降。燕王看着他们,心中稍感欣慰。这些人的加入,无疑为他的大业增添了一份力量。   燕王下令告谕将士:“我是朱元璋的儿子,如今被奸臣诬陷迫害。《祖训》上记载:‘朝中若无良臣,内有奸臣叛逆,一定要兴兵讨伐。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如今率诸位讨伐奸臣,使其得到应有的下场,这是效法当年周公辅佐成王。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将士们齐声高呼:“吾等愿随王爷,讨伐奸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   随后,燕王又上书朝廷。他坐在桌前,提起笔,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封上书,将决定他与朝廷的关系。他斟酌着每一个字,力求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决心。   “臣念与孝康皇帝,乃同一父母所生,侍奉陛下,如同上天。削夺诸藩,如砍伐大树,首先剪去它的枝叶,亲侯藩王若全都被剪除了,朝廷必然人单势孤,奸臣便可得逞,国家社稷危在旦夕。臣曾记《祖训》上记载:朝中若无贤臣,奸臣当权,那么诸亲王则应率兵待命,朝中皇帝密诏一下,诸侯王可率镇关兵马,声讨逆臣。如今臣整兵伏首待命。”   写完上书,燕王轻轻放下笔,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他不知道朝廷会如何回应他的上书,但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奏书上奏不久,建文帝下诏削夺了朱棣藩王的爵位。   过了几天,北平城沐浴在晨曦之中,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晕。燕王府内,气氛紧张而有序。   燕王朱棣站在大堂中央,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此时,郭资恭敬地站在一旁,他面容沉稳,眼神中充满了忠诚。燕王看着郭资,语气坚定地说道:“郭资,本王命你镇守北平。此乃重任,务必谨慎行事,保我后方安稳。”   郭资郑重地行礼道:“王爷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北平。”   燕王微微点头,随后大手一挥,率领大军出征。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扬起一片尘土。   很快,大军抵达通州。通州城墙上,守卫的士兵们紧张地注视着逼近的燕军。燕王的军队气势如虹,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   指挥房胜站在城墙上,看着燕军的规模,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抵抗可能意味着死亡,但投降又怕背负骂名。   就在这时,燕王派出使者前往通州城劝降。使者骑着快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房胜将军,燕王仁德,不忍百姓受苦。如今大势已定,将军何不顺应天命,献城投降,保一方百姓安宁?”   房胜心中动摇,他思考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他打开城门,率领士兵出城投降。   燕王看到房胜投降,心中稍感欣慰。他走上前去,扶起房胜,说道:“房将军深明大义,本王定不会亏待你。”   房胜感激地说道:“多谢王爷不杀之恩,末将愿为王爷效命。”   此时,张玉来到燕王面前,拱手说道:“王爷,若不先夺蓟州,将来必成后患。”   燕王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张玉所言极是。蓟州乃战略要地,必须尽快夺取。”   于是,燕王命张玉率兵前往蓟州。张玉领命而去,他心中充满了斗志。他深知,这场战斗至关重要,必须全力以赴。   张玉率领军队迅速向蓟州进发。一路上,他不断思考着作战策略。他知道,蓟州守将马宣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不能掉以轻心。   当燕军抵达蓟州城下时,张玉首先派使者前去召降。使者来到蓟州城下,高声喊道:“马宣将军,燕王仁德,不忍百姓受苦。如今大势已定,将军何不献城投降,保一方百姓安宁?”   马宣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使者,怒目圆睁,大声说道:“燕王谋反,乃乱臣贼子。我马宣身为朝廷将领,岂能投降?我誓与蓟州城共存亡!”   使者无奈地摇摇头,掉转马头,返回燕军阵营禀报张玉。张玉身着银色铠甲,身姿挺拔如松。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果敢。听到使者的禀报后,张玉心中暗自佩服马宣的忠诚,但他也知道,这场战斗不可避免。   张玉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蓟州城。他沉思片刻,然后果断地说道:“传令下去,环城攻之。今日务必拿下蓟州城!”   一声令下,燕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蓟州城。他们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枪利剑,步伐整齐而有力。阳光洒在他们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燕军的战旗在风中飘扬,上面绣着的“燕”字格外醒目。   马宣见状,也毫不畏惧。他转身面向身后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兄弟们,燕军来犯,我们身为朝廷将士,当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今日,就让我们与燕军决一死战!”   士兵们齐声高呼:“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马宣率领士兵出城迎战。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的长枪挥舞,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燕军士兵纷纷倒地。他的勇气感染了身边的士兵们,他们也奋勇向前,与燕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马宣的军队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燕军士兵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奋勇抵抗,与马宣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张玉在后方指挥着战斗,他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他看到马宣的军队虽然勇猛,但渐渐陷入了燕军的包围之中。燕军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马宣的军队团团围住。   张玉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胜利在望。他下令加强攻势,不给马宣的军队任何喘息的机会。   燕军士兵们听到命令,更加奋勇向前。他们如饿狼扑食一般,冲向马宣的军队。马宣的军队在燕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败下阵来。士兵们死伤惨重,士气低落。   马宣心中焦急,但他依然毫不退缩。他挥舞着长枪,左冲右突,试图突破燕军的包围。然而,燕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他的努力显得徒劳无功。   经过一番激战,马宣的军队终于彻底败下阵来。马宣本人也被张玉生擒。   马宣被带到张玉面前,他虽然被俘,但依然骂不绝口。张玉看着马宣,心中充满了敬佩。他说道:“马将军,你是一位忠勇之士,本王敬重你。但如今大势已去,你又何必固执呢?”   马宣怒视着张玉,大声说道:“我马宣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张玉无奈,只得命将其斩首。马宣的死,让蓟州城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恐惧。   此时,指挥毛遂看到大势已去,决定献出蓟州城投降。毛遂打开城门,率领士兵出城投降。   张玉安抚城中军民,他说道:“大家不必害怕,燕王仁德,不会伤害无辜百姓。只要你们安心生活,本王保证你们的安全。”   城中军民听后,心中稍感安慰。张玉整顿军队,连夜直奔遵化。   在前往遵化的路上,张玉告诫将士不许乱杀无辜。他说道:“行军打仗应以争取民心为根本。我们要让百姓看到我们的仁德,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将士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张玉挑选了一些勇猛善战的士兵,准备乘夜攻城。   夜晚,遵化城一片寂静。张玉率领士兵悄悄地来到城下。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城门,准备发动突袭。   突然,张玉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冲向城门。他们用攻城器械攻破城门,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里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燕军已经占领了城池。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郑亨看到燕军势不可挡,纷纷献城投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