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惊雷在头上炸响,让人们内心恐慌,惴惴不安。人们一旦心生戒惧,在危险中行走时就会更加小心,反而不会有过失。 光靠皇帝一人治国理政显然不够,朝廷必须配备一个勤政能干的官僚集团,国家机器才能有效运转。 明宣宗登基后,继续加强内阁的行政地位。明宣宗制定了条旨或票拟的正规办事程序,规定由内阁大臣审议奏议并草拟诏令内容以供御批。对于他们的意见,朱瞻基基本予以采纳并诏令各部门施行。 从此以后,内阁事实上已成为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并且已具备一定的决策权。他们通过咨议、建言、纠弹、建策军务、边事等形式辅佐皇帝,参与朝廷行政、监察、司法、军务等军国要事决策。 在明宣宗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名臣、能臣,共同缔造了着名的仁宣之治,其中尤以三杨的贡献最大。 所谓三杨,是指杨荣、杨士奇、杨溥。这三人各有所长,其中杨荣明达有为,杨士奇博古守正。若事涉军旅,明宣宗多采纳杨荣的意见,若事涉礼仪制度,则多采纳杨士奇的意见。 杨荣(1372年-1440年)本名杨子荣。他历事五朝,参于重修《太祖实录》及编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且亲身经历了明朝内阁大臣的诞生和权力变迁。 明成祖时期,杨子荣便以文渊阁大学士之位出任内阁首辅。 明仁宗时期,他以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任工部尚书,已成皇帝的五品私人秘书升任一品大臣。 明宣宗登基后,杨子荣因定策平汉王叛乱之功进升少傅,曾两次随明宣宗巡边。他为人警敏通达,谋而能断,被比作唐朝名相姚崇。 他历仕五朝,经历大大小小无数风险,其中包括两次争夺皇权的兵变,可以说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他之所以无灾无难到公卿,除了满腹经纶以外,更在于时时刻刻警惕守正。 他曾经如此说过:“,这是我的原则。我不会感情用事,怀着怒火进言,因为这会引来祸害。”我们来看看他如何做到事君有体,进谏有方。 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时,杨子荣刚好三十而立。 还是燕王的朱棣志得意满,正准备打马进入应天府,杨子荣突然拦在马前,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 朱棣幡然醒悟,立刻驱马前往拜谒太祖陵墓。他刚刚率兵击败建文帝,身上还背着一个造反的标签。如果连自己亲爹朱元璋的陵墓都不拜就擅自登基为帝,天下人会怎么看他,史官该怎么写他? 杨子荣因此一问而得到朱棣的器重,成为大明首任内阁七学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获赐名荣。 杨荣最大的特点是明断。 有天晚上他值守内阁,忽传急报宁夏被围。杨荣向明成祖分析道:“宁夏城坚且百姓习战,这份奏报到京师已有十几天,宁夏之围应该早解了。”夜半时分果然又来奏报,说宁夏之围已解。这件事,让明成祖印象非常深刻。 又有一次江西盗匪闹事,明成祖遣使前往招抚,又命都督韩观率兵出发,伺机用兵。不久,盗贼接受招抚的捷报传来,明成祖打算赏赐韩观。杨荣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捷报发出时,韩观应还没抵达目的地,不应该给他论功。 杨荣的杰出才能,使朱棣越来越器重他。 朱棣脾气很大, 经常大发脾气搞得大臣们战战兢兢。但只要杨荣一到,他的脸色就多云转晴,很多大事当场就能予以决断。 杨荣不仅谨慎守正,才能杰出,还能善待同僚。 有一次,杨荣与内阁大学士胡广、金幼孜等人追随朱棣北征时迷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落单,随时可能遭遇北元斥候,也有可能遇到山中野兽,不是一般的危险。祸不单行,金幼孜坐下马马鞍崩裂,从马上摔了下来。胡广等人不敢停留,纷纷策马奔走,只有杨荣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马让给金幼孜骑,自己则骑那匹没了鞍具的马。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通宵赶路,终于在第二天中午与朱棣汇合。 朱棣驾崩后,杨荣镇定应对,选择秘不发丧,这才使朱高煦后知后觉,确保朱高炽顺利登基。朱高煦起兵叛乱后,也是杨荣力主朱瞻基御驾亲征,最终兵不血刃成功平叛。 杨荣最难得的品质是居高位而不自傲,这使他有极为审慎明确的判断,常常能料事于机先,从而避免灾祸发生。 他辅佐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英宗。其时三杨辅政,宦官王振渐得宠信却尚未专横,朝政秩序尚属稳定。 有一次王振找到他和杨士奇,关心地询问:“三位先生年纪渐长,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杨士奇表示要竭诚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荣则回答说他们已经老了,无法再为朝廷效力,应当推荐一些后进以报圣上恩德。翌日,他上书举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人,后来都成一代名臣。 杨士奇对此表示不解。杨荣告诉他:“我们纵然携手扶持,改变不了王振忌惮我们的现实。既然如此,不如推荐几个自己人担任要职,大家当同心协力。” 你看,无论什么时候,杨荣都能保持对潜在危险的基本警惕,然后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这一点,大杨荣七岁的杨士奇(1366年-1444年)自愧不如。 杨士奇的童年很不幸,刚满周岁父亲就过世了。他的妈妈改嫁德安同知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幸好罗性是一个通情达理的继父。杨士奇懂事后,有一次罗家祭祖,他和泥自制了一个土像,用来祭祀杨氏祖先。罗性看到后大加赞赏,恢复了他的杨姓。 但他的厄运还没有完,罗性因得罪权贵而被发配边疆,不久去世。杨士奇承担起了家庭重担,他一边开馆授徒,一边奉养母亲。他在这样的境遇下参加科举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建文帝时期,因朝廷拟修《明太祖实录》,杨士奇以一介布衣身份参加了进入翰林院的选拔考试。 考得好,就能出任太祖实录的编纂官,考得不好,回家继续开私塾。 杨士奇的考试成绩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