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震遂泥。 雷再厉害,打到淤泥地里也只能溅起一堆泥土,什么作用都起不了。 岳家军大将杨再兴厉害吧,单骑独马冲入敌阵,杀死数百金兵后无伤而返。他率三百骑兵在小商桥同金军大战,杀死二千多金军将士。结果因战马误陷小商河淤泥,进退不得,被乱箭射死。 玉面银枪俏罗成的遭遇几乎一样。他屁股带着重伤,还能凭一杆龙胆亮银枪杀得敌人丢盔弃甲,最后因马陷淤泥河,被万箭穿心。 我们个人能力再强,一旦客观条件不允许,有志难伸。这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要注意到,无论做什么事,总有人拖后腿。这不一定是坏事。 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也会经常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怀疑自己,自己放纵自己。 我们看小孩子读书,他们都很纠结的。第一个声音说要勤奋刻苦努力,另外一个声音说要玩游戏要睡懒觉。他该听谁的? 他听第一个声音的,他自律,了不起。他听另外一个声音的,他自在,也很了不起。 到最后呢,自律的孩子越来越实现经济和生活上的自由。自在的孩子生活很艰苦,但是他如果能苦中作乐,他还是了不起。最怕就怕他又后悔又怨天尤人,但偏偏越后悔越自暴自弃,不肯振作起来,那他一辈子陷在淤泥里出不来,越来越辛苦,越来越不快乐。 所以说,面对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得到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有些人就能在困境中奋发图强,进而鱼跃龙门,实现人生大逆袭,比如杨士奇和杨溥。 少年杨士奇家庭困蹇,科举不第,陷入生活的泥沼。他选择勤奋、刻苦和努力,名声渐渐鹊起,获得友人推荐,有机会成为翰林院编纂官。 但翰林院不是想进就能进的,进去之前,先要通过吏部举办的专门考试。 当时的吏部尚书张紞(dan)看到杨士奇的试卷后大为惊叹,选拔为第一名。 明成祖登基后,杨士奇被改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入内阁开始从政。 仅仅不到四年时间,杨士奇实现了从私塾穷教师到皇帝秘书的人生逆袭。 杨士奇为官非常谨慎,且常常为同僚开脱罪责。有一年,广东布政徐奇到京师办事,他带来一些岭南特产送给朝中大臣。 结果被负责督察风纪的巡查官员发现,并将拟赠送大臣的名单呈报给了明成祖。明成祖见名单中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单独召见他询问原因。 杨士奇如此回答:徐奇当初奉命从京都赴广东上任时,大臣纷纷赠送诗文为他饯行,所以他才用藤席作为回赠。当时微臣恰好生病,不能写诗相赠,否则名单上也会有臣的名字。名单上的大臣是否会受礼尚未可知,况且礼物微薄,就算收了应该也没别的意思。 明成祖疑虑顿消,命近侍把名单付之一炬。杨士奇以一言保全众多大臣,被冯梦龙盛赞为大智大仁。 明仁宗即位后,杨士奇成为内阁首辅,兼任兵部尚书。 明宣宗登基后,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同心辅政,架起了皇帝与六部之间的桥梁。三人各有建树,杨士奇的贡献更多在内政建设上。 其时,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繁荣富庶,已成为国家的财赋重心。但沉重的赋税导致百姓贫困,大量人口出逃。杨士奇支持减少官田税赋份额,打击税吏的贪污腐败行为,他选拔能吏出知江南,推行一系列财政改革,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巩固了朝廷的财源,实现了藏富于地方、藏富于民的施政目标。 相比杨士奇的幼年多难,科举不第,杨溥(1372年-1446年)遭遇的是另一种困境。 三杨之中,唯一的布衣翰林是杨士奇,唯一坐过大牢的是杨溥。 杨溥与杨荣同一年出生,也是同一年进士,既是同年,也是同窗,但人生际遇大不相同。他不仅自己坐过牢,他父亲也蹲过大狱。 相传他的父亲曾因受牵连被抓入狱,亲人朋友都无计可施,只有十几岁的杨溥跑到县衙向县令求情。县官见他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而且口才还非常了得,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要他对: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繁体的图字,总共有四个口字,外面一个大口字,包含了里面三个小口。县令的意思是,县里的事我说了才算。 杨溥眨眨眼睛,对出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繁体的伞字,总共有五个人字。其中最上面一个大人,遮着下面四个小人。 县官十分高兴,当即释放了他的父亲。 这大概是一个托名为杨溥的虚构故事。其父是否被抓真伪难辨,但杨溥自己的十年诏狱生涯却比珍珠还真。 公元1414年,明成祖北征班师回朝,皇太子朱高炽因迎驾稍迟而遭朱高煦诬陷。明成祖大发雷霆,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关进大牢。杨溥作为太子洗马,在诏狱呆了足足十年,不仅经常挨饿,还多次险些遇害。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自暴自弃了,但杨溥不是一般人。狱中十年,他更加勤奋苦读,把能读到的经史子集通通研究了好几遍。 十年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杨溥终于获释出狱,授翰林学士。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遭遇导致,杨溥养成了恭敬谨慎的高兴,上朝时总是低着头顺着墙跟走,对下属官吏也客客气气从不怠慢。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将杨溥召入内阁,兼任礼部尚书,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同辅政。 时人评价杨士奇有学者风范,杨荣有才干见识,杨溥则有高尚品德,是别人比不上的。他们发挥所长,经世致用,最终辅佐两任帝王共同缔造了仁宣之治。 与此同时,他们还是明朝台阁体诗歌的代表人物,影响了一代文学的发展。 所谓台阁体,多为颂圣德、歌太平的应酬之作,形式上追求平正典雅,讲究骈俪和声律,内容上看起来华贵富丽,实则言之无物、了无生气。自土木堡之变后,台阁体便逐渐消失不见。 三杨文才虽好,但诗歌文章并不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朱高炽还是太子的时候,喜好诗歌文学,杨士奇劝他应留意学习《六经》,研究两汉时期的诏令,因为“诗歌雕虫小技,不足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