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唐:从成为魏征老师开始

第409章 拖延时间(求订阅!)

   “嗯!”两个小丫鬟点头。    “那你们说说,中则在做什么?”    “在著书立说!”    “那他如果把书写出来之后,会怎么做?”    “当然是印刷出来,卖给天下读书人看了。”    “那,你看!”李纲双手一摊:“中则根本就没有保密的意思,他写的书早晚是要给别人看的,我们几个提前知道一些,没问题吧?”    “没有!”兰心和竹月摇头。    “那你们把中则写的文章说给我们听听。”    兰心和竹月摇头,闭紧了嘴巴。    “哎,你们两个小丫头,怎么就不通情理呢?”    兰心和竹月依旧闭紧着嘴巴。    李纲气哼哼地一甩袍袖,转身就走。    “李先生,你干嘛去?”马周问道。    “吃饭。”    次日。    李纲,马周,温习,周元,姜孟彦和秦书又站在书房的门外。庞正和张仲不在,今天轮到他们两个去上课。    几个人抓耳挠腮地在书房外来回踱步,李纲最终又忍不住,来到窗户前,通过昨天捅的洞,向着里面看去,然后精神就是一振,回头压低了声音道:    “中则又开始写了。”    “中则在写什么?”    猛然间传来声音,众人转头望去,然后一起将食指竖在了嘴唇前:    “嘘……”    李承乾神色一怔,然后便见到李纲率领诸人施礼,但是声音却是极低:    “拜见殿下!”    李承乾也压低了声音,像是对接头暗号似的:“免礼,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纲上前拉着李承乾远离了书房一些距离,然后压低着声音道:“这不是五姓七宗往渭水书院泼脏水嘛,中则就想要著书立说……”    等李纲说完,李承乾脸上阴晴不定道:“李先生,我年少,所知不多。但是想要著书立说,恐怕不是短时间能够写出来的吧?”    “那倒是。”李纲揽须沉吟道:“最少也得数年苦功。”    “可是……等那个时候,什么都晚了啊,渭水书院的声望早就毁了。”    “嘶……”李纲揪断了一根胡须:“是啊!这……”    而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便见到吴明脚步匆匆地冲了进来,看到李纲一群人,脚步为之一顿,他也知道崔浩在著书立说,见到李纲,如同见到救星:    “李先生,出大事了。”    “出了什么事儿?”在李纲他们身后突然传出来崔浩的声音。    崔浩饿了。    他昨天午夜时分才从物我两忘的状态中苏醒过来,见到茶台上有饭菜,虽然凉了,但也没有再去唤兰心和竹月,便给自己沏了热茶,将饭菜吃下。然后便开始伏案书写。一直写到现在,饥肠辘辘,拿笔的劲儿都没有了,又听到外面的声音,想要出来看看,正好听到吴明说话。    “阿郎!出大事了!”    吴明见到崔浩出来,急忙从李纲身边冲过去,来到了崔浩的身边。    “慌什么?”崔浩神色一沉。    别说,当崔浩气定神闲,沉着脸呵斥吴明的时候,吴明的心反而一安。见到吴明不再惊慌,崔浩才温和问道:    “怎么了?五姓七宗又搞什么幺蛾子了?”    吴明忙道:“不是!是庄子大门外涌来了好多读书人,都是从长安过来的,喊着要阿郎出去见他们,当面给他们一个答复。”    崔浩面色一沉,竟然敢闹到崔家庄来,真是蹬鼻子上脸了。等我把书写出来,狠狠打你们的脸,现在本山长哪里有时间搭理你们。淡淡地挥挥手道:    “就说我闭关著书,没空搭理他们。谁敢硬闯,直接赶出去。”    “山长!”马周劝阻道:“此举不妥。刚才吴明已经说过,外面大多都是读书人,如此对待他们,于理不合。”    崔浩沉吟了一下,对吴明道:“详细说说。”    “是!”吴明梳理了一下思路道:“外面的读书人是两个阵营,一方是支持阿郎的寒门读书人,一方是支持五姓七宗的世家子弟,两方应该是争执不下才找上门来。    我想寒门读书人是希望你能像以往一样,站出来有理有据地澄清和反驳,或者痛批世家一顿。而世家子弟则是希望你口不择言,趁机抓住攻讦你的把柄,或者你干脆不露面,更能坐实你心虚畏惧。”    吴明的脸上满是担忧,实际上他如此对崔浩说话,已经有些僭越,只是他现在非常担心崔浩,看着外面乌泱乌泱的人群,他的心都慌了,所以才口不择言。    崔浩自然不会怪他,这样的人才是自己的心腹。而此时一旁的李纲也点头道:    “中则,如果你直接以闭关著书为由,强硬地赶走他们,不仅会寒了支持你的人的心,也会给了五姓七宗继续抹黑你的理由,长安的舆论恐怕要更糟糕了。”    马周目光忧虑道:“中则,著书立说非一蹴而就,少则几年,多则数十年。我们不能以这个理由赶走府门外的那些读书人,他们会心中怀疑你因心虚而畏惧。而且就算你已经想好了著书的内容,写出来也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再短也要数月吧?    别说是数月了,如果这几天你一直不出面有所表示,我担心五姓七宗会借题发挥,大做文章。    那个时候,就算你写出了文章,为时已晚!”    众人的话,倒是让崔浩冷静了下来,他刚才是有点冲动了,最近接连的胜利让他有点膨胀了。最重要的是,他对王阳明的心学有着足够的信心。他原本是觉得只要到时自己这本心学一出,肯定震惊四座,还用得着解释吗?    王阳明被后世尊为圣人,圣人之道还不足以令天下书生将渭水书院是为读书人的圣地吗?    现下仔细一想,不得不承认马周的担忧很有道理。    马周不知道他在写一本什么样的书,同样其他寒门读书人更不会知道他在写一本什么样的书。    不知道心里就没有底。    万一书的效果并不好,起不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怎么办?    即便是自己站在他们的位置,也会怀疑。    更何况,现在的自己只有二十岁。    二十岁,即便是能够写出一本书,别说受人尊崇了,恐怕会被当世大儒挑出一堆错误。    而崔浩长久以来,靠的就是声望,靠的就是他的学识,特别是渭水四句一出,获得了大量支持者。    但是没有人会认为他会写出一本惊世之作。    而就在此时,见到崔浩依旧在犹豫,李纲作为这里学问精深的人,再次开口劝道:    “中则,想要写出一本煌煌巨著,不是一版就行的。是需要你反复推敲的。老夫是这么想的。等你第一版写出来,我和马周负责给你挑不适合之处,然后再写第二版,直到他们挑不出错误为止,所以,这真的需要时间。    而门外那些人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之事。”    崔浩目光扫过李纲和马周等人,看着他们关切又忧虑的神色,他知道自己必须给支持他的这些人一个定心丸。否则自己的阵营就先慌了。    但是让他们相信几天之后,将会有一本惊世著作的诞生,引发天翻地覆的变化,重新把渭水书院捧上至高无上的神坛?    这根本不可能!    没人会相信!    他说出大天来,也没有人会相信。    他垂目思量,大约半刻钟后,却在心中轻叹。    五姓七宗和自己争斗的次数多了,便厉害了。这次的反应极快,而且推动的手段极为高明而凌厉,根本就不给自己解决的时间。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他还真想不出来办法。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拖。    遇事不决,便是拖,拖一段时间,也许就会柳暗花明。    当然这个时间不能长,而且还要给五姓七宗找事做。    不!    现在最紧迫的是给外面那些读书人找事做。让他们改变心中的目标,转移注意力。如此才是真正的拖时间,否则时间越拖,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至于李二派李承乾来的目的,可以不理会。只要自己稍微有所行动,李二就不得不支持自己。因为这渭水书院也寄托了李二的理想和志向,他绝对不会眼看着渭水书院名声变臭,轰然倒塌。    但是怎么来改变外面读书人的注意力呢?    崔浩心中灵光一现。    读书人都是有职业病的,特别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职业病更重。    他们对于学问的求索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    也许五姓家主还不会如此,因为他们的精力早已经不放在对学问的求索上,或者是不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学问的求索上,而是要分出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精力放在家族的兴衰和延续上。    但是别的读书人和他们不同,他们对学问孜孜以求,一旦碰到自己正在求索的学问,碰到自己不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够深,或者是指引自己方向的学问,他们会立刻放弃一切,本能地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碰到的学问上。    而门外那些人,不管是支持自己的,还是来摧毁自己的。毫无疑问,他们的知识都不高,他们的心思也不够杂,学问对他们的吸引力足够强。    崔浩反身走进了书房,李纲等人不明所以,但却紧随其后,便见到崔浩来到书桌后,重新铺开一张大纸,提笔写上了一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然后对马周道:“马兄,你将这张纸贴在府门外的墙上,告知门外那些书生,我正在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本书。这句话是我对于儒家学问的第一个感悟,与诸位贤者共享。而且告诉他们,我会将后续的感悟,不断地张贴出去,恳请诸位提意见。    周元,秦书。”    “在!”    “你们两个搬个桌子在府门外,告诉那些读书人,凡是有了想法,有了意见,可以写出来,交给你们,我会一一阅览。”    书房内便是一静,每个人都在思索。李纲目光渐渐放亮。猛然抚掌道:    “不错,这个办法不错。我和马周只是看到了两句,就夜不能寐,苦思这两句。外面那些读书人应该也会被这一句吸引。然后你第二天再放出一句,便会不断地吸引那些读书人的注意力。如此,即便是他们依旧围堵在府门外,但是目的却已经不同了。    不仅不会污了中则的名声,还会为中则扬名。    只是……”李纲神色变得凝重:“这需要你不断地放出文章,而且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哪怕有人反对,你也能够驳斥,即便是不能压倒对方,你的驳斥也不能被对方压倒,也就是说,最差也要形成僵持的局面,这才会不断地把时间拖下去,而且随着你的文章日渐完整,便形成了大势,五姓七宗对你的攻击,自然化解。    但!    这很不容易!”    李纲缓了一下,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袖,郑重向着崔浩施礼:“老夫恳请山长,允许老夫和马贤弟共同为山长校正。”    崔浩急忙伸手扶起李纲,他心中明白,这是李纲和马周不信任自己。没见到马周在一旁连连点头,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吗?    但他们却是为了自己好。    一旦自己张贴出去的文章,被五姓七宗驳斥得体无完肤,那便会成为压倒渭水书院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会言道,渭水书院的山长崔浩,不同经义,如此创立的渭水书院又有何资格传道授业解惑?    还是去教授厨子,泥瓦匠和接客吧。    所以,这两个人才会下了决心,和自己吃住在一起,为自己探讨文章,但最后却是以崔浩的名义发书,他们两个隐藏在身后,默默地奉献。    但是崔浩却知道自己要写的书,是一本已经成熟的书,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书。虽然成书之后,必定会有不认同的,会有激烈驳斥自己的,但是想要驳倒自己却不可能,达到僵持的目的,绝对轻松。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簇拥自己。    不说的别的,便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便是王阳明的四句教。    足够震撼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想要反驳自己,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不是那么容易的。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求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