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苏俄的干涉,开始了。 自从二月革命成功之后,玛利亚就加入到最高领导层机关里面。 她有一个政治观点,那就是不对他国内政进行干涉。 但是,这份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特别是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 这个时空的苏俄革命能够获得成功,绝非单纯的运气,还有更多的人为因素。 “如果没有真正掌权者的无条件干涉和保护,这场革命必然会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收场。” 这是弗拉基米尔的原话,而这份原话也确实如此。 上辈子的历史记忆中,即使十月革命并没有带来极高的伤亡问题,甚至可以说是零伤亡而取得成功。 但要知道,二月革命的时候,soviets可是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甚至还出现了血腥驱逐事件。 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苏俄还进行了一场极其艰苦且残酷的红白内战。 初步估计,这场红白内战至少死伤高达1500万人,而这里面死得最多的,正是平民。 这就导致,即使内战成功了,苏俄的生产力也遭到了巨大打击,以至于后续发展时,出现很多问题。 这个时空能够成功,并且避免历史中苏俄内战的巨大损失,最大原因就是因为玛利亚的存在。 所以,弗拉基米尔坚定地认为,如若没有如玛利亚这样的强大掌权者,给予无私帮助,他们必将面临巨大损失。 “玛利亚的存在是意外的,且又是不可复制的。” “或许在这些帝国主义国家里面,也存在着亲近gc主义的皇亲贵族,但他们不是缺乏坚定信念,就是没有绝对的话事权与军事权力。” “能够成为如玛利亚这样拥有革命性帮助的协助者,必须是国家掌权者之一,否则他们的亲近,只会引来杀生之祸,又或者遭到强烈抵触与国家主义的反弹。” 他的观点,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玛利亚面前。 这是双方的矛盾,同时也是玛利亚所无法逾越的一个坎。 可是,随着内战逐渐结束,加上匈牙利的革命苗头已经出现,玛利亚也开始意识到。 如若他们不给予匈牙利革命任何协助。 这场发生在人民底层里面的革命,必然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失败。 然后从此消失。 于是乎,她暂时放下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政治观点,对匈牙利革命给予了帮助。 只不过这份帮助也存在着威胁和顾虑。 她要怎么帮助,又要帮助到什么程度,而且在帮助的过程中又要怎么避免陷入到这场仍未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 因为玛利亚这只蝴蝶的原因,本应结束在1918年末的世界大战,直到现在1919年初,也还在进行。 而且根据玛利亚了解,德国的持久战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效,这也就导致世界大战的泥潭,久久不能平息。 因此玛利亚必须小心谨慎,绝不能让苏俄陷入在里面。 苏俄禁不起任何一场世界大战,此时此刻的他们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安排军队进入奥匈帝国,这无异于向他们宣战。 那么,要怎么去做呢? 而且玛利亚还担心,因为他们的干涉过多,帮助过多,最终导致湘江战役这样的情况出现。 要知道,即使玛利亚一直强调尊重他国革命者,不能过度干涉他国革命者的行为。 但是,这并不代表给予协助的同志,真的会照做。 因为苏俄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伟大,而这份伟大也必然会滋生出骄傲与自大。 这份自大必然会在协助他国同志革命时体现出现。 湘江战役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若非如此恐怕在面对反动派的围剿,也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这就是她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且,国际上的问题也必然会浮上水面。 发生在奥匈帝国境内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引起他国怀疑和注意。 特别是德国。 现在,苏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暧昧的。 表面上双方仍旧是敌对关系,但暗地里已经结成了暂时性的利益同盟。 一旦破坏了这份同盟关系,到那时候苏俄就要重新考虑与德国的外交关系了。 这就是玛利亚当前为止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弗拉基米尔和雅可夫都需要处理国家内部的问题。 苏俄是在沙俄帝国的尸体上重生的,因此沙俄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他们都需要去处理。 约瑟夫则需要负责国家建设问题,他是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因此,如何处理他国革命问题,玛利亚必须承担起最主要的行动责任。 在安排了库恩贝拉前去匈牙利之后,玛利亚便立即整顿布列斯特内的红四军。 因为之前的芬兰战役,红四军分了一大批人过去,所以现在的红四军只有十五万人。 而这十五万人是不可能调动起来。 布列斯特要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玛利亚必须重新组建一支部队,以便于处理即将到来的匈牙利内战。 那么,究竟要组建怎么样的军队呢? 玛利亚立即把布柳赫尔与罗科索夫斯基给叫了过来,她需要更加专业的军事顾问。 这份命令很快就传达到这二人耳中。 布柳赫尔没有丝毫犹豫,很自然地来到了总指挥部门口。 只不过,二人见面时,皆露出诧异的眼神。 因为到来这里的人只有他们两个,而布列斯特要塞中,最为重要的军官邓尼金并没有在此。 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在准备芬兰战争之前,前来进行战前会议的时候,邓尼金也加入其中。 但这一次邓尼金缺席了,二人心中不免产生疑惑和不解。 但这份疑惑与不解并没有表露出来,他们二人互有默契地点了点头,然后轻敲房门。 得到回应后,便推门而入。 引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巨大的欧洲地图。 这张地图很详细,不但笼括了他们的东欧地区,也笼括了整个西欧与中欧。 而且这张地图已经做了很多标记,全都是一些可以攻略,并且为以后做打算的战略要点。 而这些地方都是他们的战略要点,经过长时间讨论和观察后得出的部署。 当然那都是后话。 如今,玛利亚正站在这张大地图边上。 因为地图实在是太大了,她需要把凳子挪过来,借用凳子来给自己垫高。 只不过,此时此刻玛利亚所看着的地方,是奥匈帝国的地图。 玛利亚没有回头,她依旧站在凳子上,直勾勾地盯着奥匈帝国的位置。 二人又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坐在了已经安排好的椅子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句不轻不重的问话,打断了这股沉默的氛围。 “那只捷克军团,如何了。” 风,不知何时从窗户的缝隙中,渗透进来。 带着一股寒意,让二人下意识地抖了几分。 “主席,您说的是哪支军团?” 罗科索夫斯基自然是知道玛利亚口中的捷克军团是什么东西。 经过布列斯特并且与他们有所交集的外国军团,除了德国人之外,就只剩下不久前在他们这里借道离开的西罗维捷克军团。 这支捷克军团确实离开了,但又没有完全离开。 他们留下了一半的人在布列斯特这里。 一来,西罗维将军了解到了奥匈皇帝斐迪南的残暴性,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隐藏了起来。 但这样的隐藏会极大消耗粮食,所以他不敢把所有人都带走,只带一半,而另外一半留在了布列斯特。 ‘我信任玛利亚殿下不,应该是说玛利亚主席,所以我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帮助。’ 这是他进入加里西里前,给布列斯特发送的电报原文。 二来,西罗维想获得一个靠山。 一开始,他认为soviet俄国不可靠,因为沙俄实在是太拉胯了。 所以那时候的西罗维,所选择的靠山是协约国等资本国家。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德国,这答案显而易见。 真要选择德国,怕不是德国给斐迪南打电话说‘你家的孩子不肯回家,赶紧领回去。’ 但现在不同了,西罗维认为soviet俄国确实不错,十分能处。 加上俄国距离他们近,真要支援起来也能迅速到达,因此西罗维下注了。 而下注的对象,正是soviet俄国。 既然下注了,那就必须表现一下自己的诚意。 于是乎西罗维把自己的捷克军团分成两批,一部分的部队跟着自己离开,往加里西里驻扎隐藏,其余部队暂留布列斯特。 他还希望玛利亚可以给他们指导指导。 当然,他所希望的指导是军事知识上的指导。 但布柳赫尔所认为的指导,是思想上的指导。 而如今因为匈牙利革命的情况,原本留在布列斯特内的一万多人,已经离开了五千,剩余的五千名捷克士兵,仍未动身。 罗科索夫斯基所疑惑的,正是玛利亚所指的军团,是哪一支。 但玛利亚没有回答,而是盯着自己面前的这张巨大欧洲地图,又一次陷入沉默。 沉闷的时间,伴随着挂钟的机械声音,一点点流逝。 就在他们二人以为玛利亚站着睡着的时候,她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进入加利西亚的那支五千人部队,走到哪里了。” “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和加里西里的崎岖地形,现在已经快到克拉科夫了。” 西罗维部队所隐藏起来的地方,正是克拉科夫。 而这个地方,正好与布达佩斯隔着一个斯洛伐克,就以地理环境来说,对于这场匈牙利革命而言,拥有一定的优势。 “那么,留在要塞内的捷克士兵呢?” 依旧看着面前的这张巨大地图,玛利亚头也没有回,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已经跟我军政委打成一片,并且已经有三十三名军官,愿意成为我们的暗桩。” 这次说话的人是布柳赫尔。 相对于罗科索夫斯基全程关注的军事动向,布柳赫尔的工作性质更倾向于军事政委。 “不久前离开的那支捷克部队里面,就有十人是我们的潜在党员,这是所有潜在党员中的名单。” 说罢,布柳赫尔将一份长长的名单拿了出来,上面写满了关于那些潜在党员的名字。 这样的潜在党员,说白了对方军团内的暗桩。 尽管在民族和国籍上,双方都不一样,捷克军团大部分人都是平民出生,大部分的军官也同样以基层平民为主,因此他们对gc主义思想十分热衷。 加上gc主义所描绘出来的那个人人平等,再无阶级的世界,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向往。 因此,对这些军官的开发,可谓是异常顺利。 但是能够开发出三十三名潜在党员,实在是让玛利亚有些惊讶。 “很好,那就让他们时刻做好准备,不久之后,可能又会有战争了。” 罗科索夫斯基把这句话给记在了心里。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他。 “在此之前,我需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迫介入到本应脱离的欧洲大战里面,你们会有什么想法。” “介入欧洲大战?”罗科索夫斯基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刚脱离欧洲大战的苏俄,会突然间又一次走入战争。 只不过相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单根筋思维方式,布柳赫尔想得更加深入。 刚爆发没多久的匈牙利革命,不久前离开布列斯特的那一部分捷克军团。 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预示着一个信息。 这场匈牙利革命,很有可能成为苏俄再度介入战争的导火索。 “主席,您是担心匈牙利的独立运动和捷克军团即将执行的革命,引起德国对我们的不满,从而引发战争?” 这一次,玛利亚回过了头,略带意外地看向了布柳赫尔。 该说不愧是加仑将军,战略思维确实十分独到。 “对,确实如此。” “如若如此,那我还是建议,尽可能地避免战争。”布柳赫尔深吸一口气,而后继续说道。 “现在的我们,打不起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 “那如果我们不可避免地介入到这场奥匈帝国革命呢?” “那就应该选一个不出名的人,由他来负责对匈牙利革命的援助。” 选一个不出名的人 玛利亚皱着眉头,思考了大半天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突然间,罗科索夫斯基似乎想到了某个人,举起手说道。 “主席,我有一个好友,他确实不怎么出名,但还算机警,应该能担任此职。” “谁?”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