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班似乎已经胜券在握,转身看着姜阳笑道:“眼下,军师知道,那一军为何要远离战阵了吧。” “中军用兵,末将佩服。 只是,我军与双方兵马旗鼓相当,吴贼水师也是久经战阵之辈。 如此安排,是不是有些冒险?” 吴班一挥手:“无妨,陈将军有自保之力。” 姜阳点点头,既然你们这么自信,我就不瞎操心了。 不过,他还有一丝不解,于是拱手问道:“中军,为何不提前隐秘偏师,若是被吴军查探到我军安排,提前布置,岂不是不妙?” 吴班轻笑一声道:“军师有所不知,水师作战,指挥不便,战船也与士卒有差异,没法如指臂使。 阵型一定,便只能一往无前,无法更改。 偏师若是与我大军一起,很可能会扰乱军阵。” 姜阳听完,恍然大悟。 他想起曹操写的《船战令》:‘雷鼓一通,吏士皆严。 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 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 看来就是同样的意思。 吴班看姜阳似乎还有一些担心,于是宽慰他道:“军师不必担心,本将与陈将军看过吴军阵型,其为冲击之阵,想要变阵,千难万难。” 姜阳正准备点头,突然看到前面的吴军阵型开始变化。 近百艘战船,掉了个弯,向陈式冲去。 绝大部分的战船之间,居然保持着跟之前差不多的间距,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看起来赏心悦目,展现了吴军水师极强的战船操控能力。 可无论姜阳还是吴班,都只觉得冷汗直冒,根本没有心情欣赏。 吴班原本以为,自己训练的水师已经非常精锐,没想到,跟吴军水师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他慌不迭大喊:“快!全速前进,救援陈将军。” 原来,汉军的投石机和双弓床弩,在江陵城下都已用过,陆逊自然也心中了然。 今天,原本他是计划拼死冲过去的,可看到汉军的那一支偏师,在猜到吴班的想法后,他便做了两手准备。 能冲得过去就冲,冲不过去的话,就等汉军的水师过来包抄,然后先把这支偏师吃掉。 陆逊领兵与汉军战船越来越近,汉军战船先是射过来大量的竹制火油箭,又用投石机抛了大量的火油弹过来。 不少吴军战船起火。 不过,陆逊没有任何迟疑,坚定让船队前进。 “传令,所有战船,极速前进,尽快进行接舷战。” 八十步。 五十步。 三十步。 蜀军战船就在眼前。 吴军战船上的抬杆也被拉了起来,吴军的将士们,也在甲板上做好了接舷战的准备。 突然,雨点般的箭矢向他们射来。 虽然吴军士卒很多都拿有盾牌,但汉军的箭矢数量实在太多,又从各个方向射来。 很快便有士卒中箭,露出缺口。 更多的箭矢从缺口射过来,士卒伤亡越来越多,不得不撤回船舱里面躲避。 陆逊原本抱有很高期望的接舷战,被这波箭雨直接遏制住。 原来,汉军战船上,不仅有回回炮和双弓床弩,还装有大量改进后的诸葛连弩。 在这种水战上,效果奇佳。 双方战船很快撞在一起,吴军的拍杆,也给汉军的战船造成了很大损失。 不过,吴军士卒全部被压制在船舱里,上甲板都不敢。 而汉军,趁机把很大量的引火之物,抛到吴军战船上。 一时间,吴军战船纷纷起火。 陆逊站在后方的旗舰上,看着眼前一幕,瞠目欲裂。 不过他毫无办法。 此时,吴班与姜阳率着汉军水师主力,正全力赶过来。 “大都督,撤吧。”骆统等将,纷纷劝着陆逊。 陆逊看了看前方的战况,又看了看冲来的汉军主力,无力的长叹一声,带着剩余战船,极速向下游驶去。 吴班与陈式两人,心有余悸。 “今日,若不是有诸葛连弩,我命休矣。” 陈式冲姜阳抱一抱拳,发自内心的感慨。 姜阳也拱拱手,并未言语。 他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过程虽然惊险,总算大获全胜。 回到江陵城下,已是一日之后。 丞相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估计,江陵城的东吴守军,就算堵住耳朵,也知道陆逊已经被击败,没有援军过来。 此时,汉军围攻江陵,已有七日,但仍未取得任何进展。 不过,丞相仍然不急。 “先生,陆逊只是暂时被击退,等扬州兵马来援,我水师必不是对手,需早做打算。” “哈哈哈,仲贤莫急。”说完,丞相转头对传令兵道:“去请各位将军,到大帐议事。” 等诸将到齐之后,丞相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 “拿下江陵城,就在今夜。” 诸将皆被惊到,议论纷纷。 “丞相,请恕末将愚钝,不知今夜如何破城。” 诸葛丞相微笑着摇了摇羽扇,没有解密,而是直接发布军令。 “子龙将军。” “末将在!” “将军领兵三千,隐于北门之外,若形势有变,直接夺门。” “喏!” “吴中军。” “末将在。” “将军领兵三千,隐于南门之外,若形势有变,直接夺门。” “喏!” “......” 就这样,江陵城每一个城门,都安排了一支兵马埋伏。 姜阳也被安排在东门。 各位将领都隐隐猜到丞相的后手,眼神都充满了期待。 “各位将军,今夜一战事关重大,不可走漏丝毫风声。违令者,斩。” “喏!” 离城门大概三百步的位置,姜阳与刘义带着两百亲兵精锐,趴在一处低洼处。 在他们的身后,何勇领着两千兵马,埋伏于城门两里之外的一片灌木丛里。 “将军,你说丞相有什么办法骗开城门啊。” “话这么多干嘛?安心等着便是。” 姜阳猜到老师在城内多半有内应,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要怎么保持行动一致,他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大概子时,只见数十个灯笼,冉冉升起。 原来是孔明灯。 紧接着,那城门处传来厮杀声。 姜阳再不迟疑,领兵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