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稳步实现工业化
朱元璋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这段时日确实是有些急于求成了。 看到燧发枪的威力,就忍不住想要让大明所有的军队,都装备上,但现实是,大明生产一万把燧发枪,都有些困难! 看到蒸汽机好,就想要一步到位造出火车、轮船。 但现实呢? 而大明现在,根本就没那么多的人手,和铁,去制造庞大的火车和轮船! 现在看到土豆、红薯了,就想着一步到位让全国种植。 可是土豆、红薯也是需要时间成长的啊! 或许是因为任以虚的出现,让大明原本可望而不及的一切变得可以实现,所以朱元璋才会这样焦急吧。 任以虚看着反思的朱元璋,欣慰的点了点头。 说道:“万事万物都有其既定的规律,我们可以加速这种进程,但不能完全的无视规律,拔苗助长。” “就好像要有条不紊的实现大明的工业化,就必须从许多方面下手。” 任以虚不急不缓的说道:“首先,是必须解决最基础的人手问题,无论如何,没有足够的人手,大明的工业化永远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只能放在纸面上说。” “落不到实处。” 朱元璋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但怎么解决人手问题呢? 这件事却又是千头万绪,朱元璋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制抽调人手。 于是不得不问道:“敢问任先生,此事可有办法解决?” 遇事不决就问任以虚! 只见任以虚慢慢解析道:“为了实现大明的工业化,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手,但这些人到底放置在哪里呢?” “完全放在京师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京师根本容不下这么多的人口。” “我的建议是依照就近原则,集中到大明十三省各省铁矿、煤矿最富裕之地,要不就是离资源最近的地方,节省时间和人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此言有理。 大明的京师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只是这样一来,却又会出现一个问题。 各地聚集了这么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地方上的权力会不会太大了? 朱元璋将这个疑惑讲了出来。 却见任以虚笑了笑,说道:“这个时候,诸位皇子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完全可以将各位皇子的藩地,分封到不同地方,达成制衡的效果。” “同时,各个藩王也可以依此积蓄力量,为殖民海外做足准备。” 朱元璋拍手道:“甚妙!” 同时任以虚继续说道:“而且这个问题不需要太过困扰,只要等火车造出来了,到时候整个大明,距离朝廷,也只不过是一丁点远罢了。” “朝廷的大军想要开过去,也只在须臾之间。”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相对而言,另外一件事,反而让任以虚困扰许多。 那就是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让原本,被农田束缚的劳动力,集中到城市中来? 单是依靠朝廷下令? 任以虚开始分析这个问题道:“这些都只不过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我们需要的这些大量的人手,从哪里来!” “现在的模式实在是太过单一,不可能永远依靠朝廷下令,去征调劳动力。” “我们必须要让这些劳动力,自发的从农田转移到工厂,这样才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价值,如果单是征调这种强制行为,恐怕他们未必会多有干劲。” “还有管控起来异常麻烦!” 任以虚提出问题道:“数十万、数百万的人,大明又需要多少的官员去管控?” “又会滋生多少的贪污腐败?” 任以虚知道,这种工程上的事情,是最不好说的! “这恐怕是个真正的无底洞!” 任以虚下了定论,朱元璋一听也是被吓了一跳。 起先他还觉得,只需要从大明直接征调人手就可以了,没想到这其中的干系如此复杂。 好在,任以虚有办法解决! “莫急,此事也有办法解决。” 任以虚说道:“在我们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之后,粮食产量暴增,大部分农户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个时候只要我们派文官下去宣传,给他们描述大城市中的生活是多么的便利,更进一步的机会多的是。” “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农户,被吸引到城市中来。” “而另一部分不为所动的农户......” 任以虚为了大明的工业化,也只能使出釜底抽薪之计。 说道:“我们只需要重新评估粮食的价格,让粮食的价格在大明中降低下来。” “随后推出工业品到各地的乡村,让这些不愿意成为工人的农户,只能保持温暖,而无法购买其他的物品。” “与前往城市的工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自然而然,这些人就会被攀比之心勾起,前往城市的心。” 这一番话,让朱元璋听的目瞪口呆。 还能这么操作的? 根本不需要强制的征调,而是利用了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攀比之心,以及货物的价格,就轻松的让不动心的农户,被迫前往城市。 而且此举还轻易的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粮食都不值钱了,谁还会在乎地呢? 不过朱元璋并不知道,任以虚早就没有在意过,土地兼并的问题了。 因为只要生产力上来了,田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不算重要了! 现在还要征收田税,只是因为大明还没有发展起来,而后世的各种工厂、公司都还没有雏形,任以虚自然不好引入其他的税收制度。 “有任先生在,万事定矣!”朱元璋感叹道。 任以虚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说道:“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将劳动力集中起来,全力推动大明的工业化,但问题是,这些人集中起来之后,各地有没有相应的设施承接?” “所以为了以后做准备,大明现在就要在各地兴建基础设施了。” “至少要让这些劳动力有地方住,也有地方可以吃饭。” 朱元璋越听越是觉得自己愚笨不堪,怎么这些事情自己都没有想到呢? 光是想着征调人手可以了,好在朝中有吕昶这样老奸巨猾之人,感觉到了不对,劝阻了朱元璋。 又有任以虚详细分析,将其中的利弊都清清楚楚的给他讲明白了。 不过话说回来,朱元璋能够听下吕昶和任以虚的话,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