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怎么阻止我爹造反!急!

第7章 象儿类朕

   “遵命。”   李象起身行礼,脸色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悦,在内侍引领下从侧殿离开了两仪殿。   实则心里:二凤啊二凤,恁忒不厚道了!   待李象离去。   龙椅上的李世民猛的将奏章往地上一扔,大声喝道。   “竖子,屡教不改!”   “朕让权万纪去做他的长史,是为了让他学会怎么去做好一个王,怎么治好一州臣民,他倒好,竟然谋害朕给他派去的老师。”   “去,即刻着人去齐州,把李祐这个混账玩意给朕抓回长安。”   话音落。   “陛下,您错了。”   魏徵高喊出声。   “朕哪里错了?!”   李世民紧声斥问,这是这些年被魏徵怼出来的条件反射。   稍吸一口气。   “魏徵,你说。”   魏徵对此早已习惯,其他宰相们也都看习惯了。   莫说这会是两仪殿内朝廷议,就是外朝太极殿朝会,当着几百号人的面魏徵也敢直接怼的二凤下不来台。   “权万纪虽然在奏章中阐述了齐王谋害他的过程,但是这些都是权万纪一人之言,朝廷有法度,若要拿人,就得拿出证据,这样才不会落天下人口舌,才能彰显国家之律法。”   “须先令人去齐州调查此事,待事实确凿,陛下再可下旨拿人。”   李世民微蹙着眉头,他当然知道魏徵说的才是对的,方才只是一时气上心头。   皇帝虽然有着越过流程的权力,但二凤为了树立唐律权威,一直以来都是以身作则,大部分时候都不会逾矩。   接着,李世民看向右一位置的房玄龄。   “左仆射,你觉得派谁去齐州合适?”   (唐初以尚书左仆射为首相)   关于人选问题,大宰相们在政事堂已经意见达成了统一,由首相上呈天子。   “回陛下,齐王为陛下皇子、天潢贵胄,品级太低的官员难以通查。”   “臣等在政事堂商议之后,皆以为应派大理寺卿孙伏伽,或刑部尚书刘德威,择其一前往齐州。”   房玄龄将早以拟好的人选报出。   龙椅之上,李世民摸着自个的八字胡琢磨了片刻,他第一想法是让孙伏伽去,但突然想起刚才李象希望去大理寺,得有个教导才是。   “既如此,那就让刘德威跑一趟齐州。”   “告诉他不用顾忌,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殿中六人,皆是跪坐行礼。   “陛下圣明。”   礼,刚行完。   魏徵的声音便是紧接而至。   “陛下,你今日又犯错了。”   李世民看了眼魏徵,见魏徵病的重,懒得与他生气,出言道:“魏徵,朕哪里又错了?”   “陛下错在遣百骑司入东宫。”   “朝廷内外,近年来皆传陛下有易储之心,而陛下又与臣等表明绝无更换太子之意。”   “既然如此,为何陛下传召太子,不遣内侍省,而是命百骑司入东宫,这岂非告诉天下人,陛下不满意太子,陛下动了废储之念。”   魏徵这一番话出口,长孙无忌皱起了眉头,房玄龄微微垂下了眸子,杨师道和高士廉两位并无什么表情变化,   得言,李世民沉默了。   少许后,开口道:“魏徵说的对,是朕错了,是朕一时气急上了头。”   接着,话锋一转。   “既如此,为了省去天下不必要的纷乱,朕决定恩赐东宫,准允太子长子,朕的皇长孙李象出仕。”   “你们商量一下,该册皇长孙一个怎样的爵位。”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二凤话里的意思,表面上是恩赏太子长子出仕,以此来堵住朝野内外的悠悠之口。   但实际上。   几人都看的出来,再加上刚才见到在殿中的李象,天子准允皇长孙出仕,并非是因为太子,而是因为皇长孙本身。   长孙无忌:‘李象,我怎么不记得这小子有何过人之处。’   从亲戚关系上论,长孙无忌是李象的舅公。   房玄龄:‘魏王长子与太子长子同岁,陛下这般恩宠魏王,都未曾准允过魏王长子李欣出仕,怎会突然准允太子长子。’   权宰们心中各有思绪。   “依礼,当册为郡王。”   房玄龄思绪片刻,出声说道。   尚书左右仆射有着分工,左仆射负责吏部、户部、礼部,右仆射负责兵部、刑部、工部,册封是礼部的事,自然是由房玄龄来答。   刚说完,跪坐在左一位置的长孙无忌开口了。   “陛下,自从贞观初年,朝廷颁布削王圣旨之后,天下人对宗室新册爵位都极为在意,为免纷议,臣以为,可先册为郡公,尔后再逐步进爵。”   李世民琢磨了起来,一时未回。   这时。   房玄龄突然问了一句:“陛下既然册封太子长子,那太子嫡子李厥,魏王长子李欣,可否要一并册封?”   李世民并未感觉有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首相该考虑的问题,可长孙无忌却是深深看了一眼房玄龄。   跪坐在房玄龄之侧的高士廉,此时却沉声行叉手礼道:“不论太子长子还是魏王长子,都是陛下之孙,封爵由礼制所定,臣只是有一事不明,皇长孙李象今年不过十之有三,这般少幼之龄出仕,该置于何司衙门?是否不妥?”   “臣请陛下收回圣意,待皇孙们及冠之后,再入仕处政。”   闻言。   李世民摆了摆手,他早就猜到了这老几位会质疑李象的能力,内侍连忙是上前将誊抄送来的诗分发,一人一张。   杨师道略微疑惑,可当他低头看见宣纸上誊抄好的六行诗句之际,呼吸骤然间急促了起来,唯有真正懂诗的人才明白这六十字是何等分量。   其余几人,虽然没有杨师道这般精通诗赋,但也懂得看诗,无不是品鉴赞叹,而作为政治老手的他们,更是能够看得出来,这首诗一经传扬,将会给大唐国威带来突破性的提升。   “杨师道,你是诗赋大家。”   “在你十三岁时,可能一步之内,写出这等诗作。”   李世民笑道。   骤然间,五位大宰相都是一愣。   “这诗为皇长孙所作?!”   杨师道一脸不敢置信。   ‘十三岁!’   ‘一步作诗?!’   龙椅上的李世民,很是喜欢看到臣子们这般表情惊愕,笑了笑。   “吾家象儿,天生诗才,文道无双。”   “类朕。”   ——————   ps:恳请亚父们新书期每天追读,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拜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