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天子敕书
李象之所以要用这份大功,给不良人整个集体请诏。 是因为。 发水煮白菜,是不可能让人给你心甘情愿卖命的,必须得给肉吃,而且还得是顿顿牛肉! 从面上来看,天子降诏擢升不良人,让这长安城中的上千不良人一下子从受人鄙夷的外包成了大唐正式员工,都享受到了国家津贴。 这些不良人自是要对天子感恩戴德,给二凤磕七八九个响头。 但实际上。 这些参案的不良人都不是傻子,心里都将明白一件事,虽然发肉的是天子李世民,但是给他们发吃肉入场券的,却是敦煌郡公李象。 唯有跟着敦煌郡公,才能顿顿吃肉,才能挺起腰板,有尊严的在这大唐活着! “准。” 面对李象的请诏,二凤仅是犹豫了片刻,便是落下一个准字。 毕竟站在二凤的角度,他身为九五至尊的天子,实在是不了解底层不良人的存在,这是一支卑微到尘埃中的队伍,连为首的不良帅都在流外九等之外,根本入不了天子法眼。 再者。 作为天子,他已经提前说过了‘无有不准’,既然李象已经开口提了,二凤但凡是多犹豫一秒钟,都是在打自己的脸。 “臣代不良人众,谢陛下天恩!” 李象面色不改,心里头已经笑疯了! 不良人和十二卫不同,大唐十二卫这种明面上的大唐禁军,其中制衡之策繁杂,兵权都是实质性握在天子手中,十二卫大将军在没有天子明诏的前提下,根本调不动兵。 比如这一次李象以检校左右侯卫大将军的身份调动左右侯卫两卫,那是因为得了二凤的天子诏,不然一兵一卒也动不了。 可不良人不同,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人在意,自是也没有什么制衡之说,皆是无条件听命直属上官。 原本想开口说些什么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见二凤这般痛快答应了,也就闭上了嘴。 鉴于不良人,大佬们只是略微过了下脑,并未深想。 长孙无忌心中暗道:‘不良人不过一群乌合,上不了台面,李象用天子之恩去收拢这么一群乌合之众,着实不智。’ 在李象的这位长孙大舅公看来,天子之恩的用法实在太多了。 毕竟在长安十二卫健全的体制下,不良人这群乌合泛泛之众,根本形不成什么威胁,随便挑选一卫,一天之内就能荡平屠灭长安城中的所有不良人。 这也是二凤果断同意李象请求的原因之一,既然不产生威胁,何不成人之美。 “今天处理完伤势和案子,早些回去休息。” “明天早朝,朕还有一份大惊喜给你,这是朕应允过你的事情,朕绝不会食言。” 二凤笑得很是开心,这笑容中还裹着一些神秘感。 ‘大惊喜。’ 跪坐殿中两侧的群臣,无不是反应过来了一件事,似乎天子还未曾对敦煌郡公本人进行封赏,无不是心中揣测,天子将如何赏赐。 “谢陛下。” 这一次李象倒也不再作什么谦让,人在朝廷混,既然已经准备出头了,那就得让自己身上多叠加点资本buff,让那些暗中觊觎的人多忌惮几分。 ‘不知道二凤要给我搞个什么封赏。’ 现在李象头上的这几个头衔,前面都挂着‘检校’,实际上就是临时代理的意思,等案子完了,这些个头衔都会被撤掉。 接着。 二凤收起笑容,开口道。 “此案暂且结束,待三法司会审之后再议。” “诸卿且退。” 随着二凤一语话音落,殿中跪着的重臣皆是起身行礼,随后陆续走出了两仪殿,每个人都是有些恍惚,太起起落落了。 李象和李承乾,亦是如此。 不过在迈过殿槛的时候,李象发现政事堂的宰相们并未离去,显然还有要事与二凤商议。 ‘政事堂必须有人。’ 这是李象脑海中掠过的第一个想法。 只有在政事堂有人,自己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甚至于影响帝国的最高决策。 如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他们都能将自己的意见通过宰相们发声,在得到决策结果的第一时间做好应对之策,别看这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 时间差,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致命点。 “象儿,此番除却为父之外,左丞狄孝绪也站出来为你说话了。” 李承乾和李象并肩而行,因为李承乾瘸着,所以走的速度很慢,远落离殿群臣之后,目光看向走在前方人群中不起眼的狄孝绪。 “嗯,儿子心里有数。” 李象点了点头。 其实从狄仁杰昨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李象就已经明白了狄孝绪的选择。 聪明人,不需要把话说的太白。 ‘倒是个合适人选。’ ‘没记错的话,今年高士廉就要上书致仕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将会空缺。’ 将亲孙送至李象身边,当殿孤胆而出,为李象争取破案时间,光是这两件事,什么也不用说,狄孝绪就已经事实上将自己绑在了李象的战车之上。 “父王,这个案子还有尾要收。” 李象小声道。 “好,要注意自己的伤,切不可拖延。” 李承乾交代几句之后,李象便是快速往宫外而去。 承乾植物则是乐哉乐哉的上了他的太子步撵,笑着告诉左右,让他们将贺兰楚石、杜荷、赵节等人召来。 他要庆祝! 他要通宵夜饮三百杯! 一刻钟后。 当李象踏出承天门的那一刻,着黑衣的张燕身影便是映入眼中,快步而上,言简意赅:“郡公,卑下在芙蓉园中找到了最后一名死士。” “芙蓉园?” 李象看向张燕,重复问了一句。 “对,就是芙蓉园。” “昌平郡公李欣等一干勋贵子弟,皆已被卑下押至大理寺。” 张燕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 ‘难怪李肥四在殿上那么激动,这是被我戳到了软肋。’ 笑了笑。 “很好。” 对于张燕的这个态度,李象很满意。 张燕这等于就是告诉长安所有权贵,只要敦煌郡公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管你是谁的儿子,照抓不误! 而这时。 有着一内侍快步从承天侧门而出,小跑到李象身侧,躬身敬道:“郡公,这是陛下赐您的敕书。” 说着,低下头双手呈上一卷由黄麻纸制成的敕书。 ‘敕书?’ 李象看向这内侍双手呈上之物,眼中闪烁过惊异。 大唐天子诏命在大类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制书,制书之下又分三小类,专用于册封皇后、太子、亲王、郡王国公等厚爵,以及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等等,特点庄重、正式,有厚重仪式感。 这种制书的颁布流程极为复杂,需要三省主官挨个签字盖章,少了一个都不行,光是走盖章流程就得繁琐至极。 而另一种,叫做敕书,这种写在黄麻纸上的天子诏命,特点是程序简单、环节少,只需要写上内容,皇帝批准、盖玺,便可以即时生效,常用于两种情况,一为任免五品以下的中低级官员、调整行政规划等常规操作,二为紧急事件,比如发生战乱、瘟疫等。 “有劳。” 李象双手接过敕书,微微卷开看了一眼,瞳孔一缩,惊了!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