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99章 公司转移,管理交接,未来的行政保障

   接下来十多天,李奇维又坐船沿着婆罗洲的海岸线,依次考察了几个重要城市。    坤甸,婆罗洲西部最大的城市,原先是兰芳共和国的首府,现在是荷兰殖民者的辖区。    斯里巴加湾,位于婆罗洲北部中段,是文莱的首府,也是其国内最大的城市。    亚庇,沙巴的首府,也是婆罗洲东北部最大的城市。    古晋、斯里巴加湾、亚庇,这三个城市正好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和婆罗洲的北部海岸线重合。    而它们又分别是沙捞越、文莱、沙巴的中心城市。    整个婆罗洲北部最强的就是这三股势力,剩下都是当地的土著部落,不值一提。    至于荷兰控制的占婆罗洲70%面积的南部区域,李奇维暂时没有选择考察。    他的初步目标还是北部,南部论发展条件,远不如北部,不过可以作为以后的战略纵深的基地。    1906年8月20日,李奇维一行人从亚庇坐船,返回了广州。    李奇维第一时间叫来胡喜忠,让他负责安排公司搬迁至古晋的相关事宜。    胡喜忠没有太过惊讶,因为这本来就在计划中,只不过他没想到时间提前了。    对于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的人来说,南洋他们是再熟悉不过了。    去南洋的各个地方,反而比去国内的其他偏远省份更方便。    因此,公司搬迁对于员工来说,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还在可控范围内。    毕竟山河实业集团的工资可不低,没人愿意放弃。    这年头能活着就不容易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与之相比,去南洋只是小事,又不是去打仗,去美利坚。    整个搬迁工作预计会在两三年内完成。    李奇维也非常谨慎,他可不想被别人一锅端了。    前期先把不太重要的产业挪过去,后面看情况再依次转移核心公司。    接着,李奇维又在古晋开始建立第一所山河小学,算是正式启动他的南洋教育事业。    而学校的建设,暂时由李启国负责,于天池代表自己去对接。    等到黄埔理工大学第一届学生毕业后,部分人会被派到那里,担任教师。    然后再逐渐办中学、办大学、办研究院等等。    李奇维既然已经决定将婆罗洲当做地盘,自然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建设。    他会将国内的所有资源,暂时都投入到沙捞越这里,首先打造出科学之城的雏形。    而他自己则去欧洲,提高自身影响力,与英国政府谈判,解决最上层的问题,那才是核心。    一座科学之城应该有哪些东西,李奇维经常也在思考。    除了必要的城市生活保障基础设施、行政管理体系、城防队伍。    剩下的就是和科学相关的产业了。    学校、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工业与工厂......    李奇维理想中的科学之城是一个世外桃源,自成一体。    且同时拥有武力保护自己,不受野心家的觊觎。    因此,在原子弹没有研发出来之前,科学之城肯定不会升格。    它只会以城市的名义对外宣传,当然也就算不上一股政治势力,不会受到列强的重点关注。    1906年的下半年,李奇维就在各种忙碌中度过。    这期间,国内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9月1日,清政府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京师各界都开会庆祝,憧憬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1月4日,清政府下令制定报律,严厉打击革命党人的大不敬言论,封杀各种宣扬革命思想的报纸。    能够看出清朝已经开始狗急跳墙,然而为时已晚。    只要把报纸开在租界内,清廷也只能干瞪眼了,他们可不敢去租界内拿人。    紧接着,11月6日,清政府又发布新的官制,让大权集中在满人手里。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信号了,满清不再相信汉人,这样激发了更大的矛盾    李奇维甚至自嘲,自己这个广东教育使估计就是仕途顶点了。    光绪再看重他也没有用。    光绪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差,几乎不能处理朝务。    他本以为自己能卧薪尝胆,没想到却是回光返照。    年少登基,他意气风发;妖后专政,他一蹶不振。    李奇维至,他卧薪尝胆;病入膏肓,他万念俱灰。    看来后世那个传闻是真的。    不然无法解释,一个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皇帝,竟然会好端端虚弱成那样。    李奇维微微叹息,光绪这个皇帝很难评,也许生不逢时,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    这一年,还发生了其他事情。    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在保定设立陆军军官学校。    美国教会在上海创办沪江大学。    协和医学校在京师成立。    而放眼国外,李奇维最关注的是今年的物理诺奖。    他的导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逊教授,获得了1906年的物理诺奖。    获奖理由是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因为汤姆逊发现电子的成果,就是在气体导电研究中产生的。    李奇维第一时间发电报,向汤姆逊表示祝贺。    他戏称,现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有两人获得物理诺奖的机构。    并且预测,将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到三、四、五、六......    这让汤姆逊非常开心,他虽然自信自己肯定能获奖,但是真的来临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不然学生获诺奖了,自己这个导师却没有,那岂不是很尴尬。    汤姆逊没有回电报,而是回信,问李奇维什么时候归来,现在物理学界对他是翘首以盼。    李奇维便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对方,他的心里也在无限期待。    欧洲才是他睥睨天下的主战场。    李奇维回到国内后,并没有在学术界大放异彩。    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对手,甚至连懂他的人也没有。    他总不能天天去打假和硬装逼吧。    揭穿符水骗局、解释鬼火现象、摩擦起电小把戏、召唤雷电装正神。    这些于他而言,都毫无意义。    他堂堂一个物理诺奖得主,整天研究这些也太掉价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这个时代,世界的那种撕裂感。    西方相对论都已经出来了,接触到了时空的本质。    而东方还在跳大神呢。    李奇维要做的不是改变某个人的观念,而是改变一国的观念。    到了1906年的年末,李奇维终于又向自己的二哥李仲星坦白了。    因为他现在急需一个能信任的管理人才,帮自己分担压力。    国内的教育事业、公司产业、和革命党人的接触、《科学周刊》等等。    国外盛景然的投资公司、婆罗洲开发建设、安保力量建设等等。    事情千头万绪,李奇维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他需要一个能统领大局,运筹帷幄的人。    而李仲星最合适,因为他有当官的经验,而且又热爱管理,最重要的是自己二哥。    “三...三...弟,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我的老天爷,你怎么不声不响,就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以为你去婆罗洲就是单纯建学校呢?”    李奇维笑道:“这件事,我已经和大哥说了。”    “他未来就负责科学之城的城防工作,是我们的武力保障。”    “而二哥你,将来就会管理科学之城,让其井井有序地运行。”    “甚至,未来整个婆罗洲都会在你的管辖之下。”    此刻,李仲星已经变成痴汉了,脸上带着傻笑。    婆罗洲他是知道的,那块地方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大国的基础。    他算听明白了。    等到将来那个什么茶叶蛋研发出来,婆罗洲就是他李家的了。    到时候,三弟自然是国王,大哥就是大将军,那他自己就是丞相。    那可是丞相啊,比以前的李大人还要牛逼无数倍。    与之相比,自己现在这个布政使经历司都事,就跟屁一样,毫无可比性。    干了!    “三弟,你放心,我们兄弟三人其利断金。”    “二哥绝对全力支持你。”    “今天我就去办理辞职手续,早早熟悉你的事业。”    “二哥我虽然不懂科学,但是人心我还是懂一点的。”    “我不知道欧洲那些洋鼻子什么情况,但是在亚洲,很多方式肯定要改变的。”    “以后,你不好意思提的问题,都交给我。”    李奇维心想,二哥李仲星果然不愧是老油条,一眼就看出自己的问题。    归根结底,李奇维是一个大学者,他这样的人是不合适搞具体的管理工作的。    因为他无法表现出上位者的那种杀伐果断。    李奇维一直都是用平等的思维去与人交流,在后世这种方式还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这种态度不是好事,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普通人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而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学者。    尤其是接下来要去婆罗洲筚路蓝缕,开拓莽荒。    那就更需要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    而李仲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他是李奇维的二哥,身份足够高。    第二,他不懂科学,没有偏见,更能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第三,专业对口,李仲星一直有个大官梦,一定会尽职尽责。    这样想来,李奇维很庆幸现在和二哥坦白,能早早发现问题,不然埋下隐患。    他这才发现,所有伟大的事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激动人心,而是充满了无数细枝末节。    “二哥,有你加入,我就放心了。”    “等我回到英国后,婆罗洲的一切都得靠你和大哥了。”    “不过,那里毕竟是英国人的地盘。”    “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给自己留退路。”    李仲星郑重道:“三弟,放心吧,我明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