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讲座结束,环游诸国,告别大佬
在少年玻尔发出雏鸟豪言,挑战李奇维后,会场内的气氛彻底达到高潮。 许多人对着玻尔竖起大拇指,敬佩他的勇气。 当知道他明年就要入学哥本哈根大学后,大家更兴奋了,同时抱有一丝期待。 如果玻尔真能推翻李奇维,那么对于哥本哈根大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荣耀。 就连丹麦物理学界也会一战成名。 虽然说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爱国情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是最好的,自己学有所成,必为国家效力。 接下来,众人在热烈的气氛中,不停对李奇维进行问题的狂轰滥炸。 就连很多老师,都插不上嘴了,抢不过这帮疯了的年轻人。 李奇维索性放开含蓄低调,来者不拒,到最后,甚至出现了数学、化学等问题。 本以为能难倒这位物理学天才,没想到人家的化学水平也能吊打在座众人。 在场的两位化学教授直言,李奇维的化学知识,可能在他们之上。 他对于化学问题,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也许能改进现有的结构体系。 当然,大部分人感受不到这其中的奥秘。 不过依然被李奇维的天赋震惊。 物理牛逼就算了,现在连化学也是非人级的理解,这就恐怖了。 李奇维的博学多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有不少学生甚至称呼他为科学全才。 最后,奥斯特发表总结和感谢致辞,并邀请李奇维下次还要来办讲座。 哥本哈根大学原子结构讲座,在所有人意犹未尽的留恋下,完美结束。 无数丹麦科学界的年轻人,都目睹了李奇维那睥睨天下的绝世风采。 他的身影深深刻在了所有人的灵魂深处。 果然不愧物理学第一天才的名头。 年轻,智慧,自信,随和,维护女性,鼓励后辈。 在他身上,几乎能找到所有的优点,对方就像是一个完美的人。 没有天才的偏执与古怪,反而又合群又幽默,让人忍不住亲近。 同时,玻尔这个名字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的事迹被大家津津乐道。 当年布鲁斯公开挑战开尔文勋爵,现在又有后辈挑战布鲁斯。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这件事顿时成为物理学界一桩美谈。 知识就是在挑战权威中不断前进的。 李奇维在离开哥本哈根大学之前,又和玻尔进行了单独聊天。 他告诉玻尔,好好在大学学习,最起码要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去英国进修。 目前英国是物理学的中心,那里有很多知识丰富的物理学家。 他的一番勉励,让玻尔深受感动,并表示一定不会让李奇维失望的。 于是在奥斯特和克里斯丁的感谢与挽留下,李奇维毅然离开了丹麦,踏上了欧洲环游之旅。 此行只有他和王路遥二人,旅途注定多“姿”多“采”。 1902年12月4日,李奇维到达德国柏林。 他带着王路遥买好礼物,拜访了普朗克教授,受到了对方的盛情款待。 普朗克的夫人梅尔克,为他们准备了可口的晚餐,并拉着王路遥谈心,她非常喜欢这个东方小姑娘。 “布鲁斯,你回国后,也不要断了和我的联系,可以经常书信交流。” “放心吧,教授,我在国内也不会把研究落下的。” “反正我的广义相对论也用不着什么仪器设备,有我这个大脑就足够了。” 普朗克哈哈大笑,“布鲁斯,我都怀疑你就是怕做实验,才想出相对论的。” “对了,你不是说要深造数学吗?需要我给你介绍几个有名的数学家吗?” 李奇维欣喜道:“我求之不得。” 于是,在普朗克的引领下,李奇维见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数学教授,希尔伯特。 碰巧的是,李奇维还见到了格罗斯曼,对方目前就在希尔伯特门下攻读博士。 好兄弟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 当得知李奇维要回国后,格罗斯曼非常不舍,并嘱咐李奇维一定要经常和他写信。 同时补充一句:如果数学有问题,随时找我。 格罗斯曼现在非常自信,觉得自己的数学强的可怕。 李奇维笑着答应他,表示一定会经常请教。 今年40岁的希尔伯特,一双明亮的眼睛,深邃至极。 他在1900年8月8日,于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上,提出了20世纪数学家应该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 这23个问题统称希尔伯特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数学的至高点,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和开尔文勋爵的物理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奇维一直秉持一个观念,数学大佬才是所有自然科学背后的男人。 物理学家之所以比数学家更有名,是因为高深的数学,已经脱离了普通人的想象。 再牛逼的数学家也不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让普通人明白自己在研究什么。 和希尔伯特的交流,让李奇维获益匪浅。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不如这个时代的人,对方的数学功底实在太深厚了。 难怪对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天才中的天才”。 但同时,希尔伯特对李奇维的震惊丝毫不低。 这个物理学的第一天才,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汪洋大海一般,深不见底。 自己引以为傲的数学知识,对方能了如指掌,虽然不是特别精通,但也足够骇人了。 于是,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见完了希尔伯特后,李奇维又分别拜访了伦琴等人,最后去往下一站。 1902年12月15日,李奇维到达瑞士苏黎世。 他和爱因斯坦在“大都会”咖啡馆内,肆意畅聊,从学术到生活,无所不谈。 这里是他第一次来瑞士,和爱因斯坦聊天的地方。 甚至当时还成立了苏黎世学派。 不过自从相对论研讨会结束后,二人不约而同地决定暂缓抛出这个名头。 毕竟现在的狭义相对论,还不够资格成为一门学派。 爱因斯坦热切地看着李奇维,问道:“布鲁斯,你真的有把握在十年之内,创造广义相对论吗?” 李奇维笑道:“我回国后,主要就是潜心研究广义相对论,我认为问题不大。” 爱因斯坦被他的信心打动,他伸出手,“布鲁斯,预祝你圆满成功,王者归来!” 李奇维坚定地说道:“一定!” “爱因斯坦,未来物理学界必有相对论一席之地。” 结束和爱因斯坦的道别后,李奇维带着王路遥去了瑞士的滑雪圣地。 为了帮助王路遥学会滑雪,李奇维煞费苦心,手把手教,害的自己都摔了好几次。 王路遥最后终于学会了滑雪,高兴的手舞足蹈。 为了奖励李奇维,她答应了玩李奇维的小游戏。 身份游戏。 李奇维坏坏地讲解游戏规则: 他是:太子; 王路遥要把他变成:木子; 然后再他变成:杰子; 最后李奇维又变成:太子。 一轮游戏结束后,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味道。 1902年12月23日,李奇维到达法国巴黎。 他和王路遥在居里夫人的家里,一起度过了圣诞节。 看着和王路遥开心聊天的居里夫人,李奇维心中忽然有点悲伤。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1906年,居里先生就会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 失去丈夫后的居里夫人,很快就陷入了丑闻之中。 而男主角正是居里的博士生,郎之万。 对方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居里夫人,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李奇维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偏见。 如果深究,其实历史上那些名人,都有普通人觉得难以想象的各种黑料。 哪怕是爱因斯坦也一样。 人无完人,科学家也是人,不应该被神话。 或者说,可以神话科学家的成就,但是不能神话他的为人。 成果有高低大小之分,人格都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上,圣人终究是少数。 随后,在居里夫人的介绍下,李奇维认识了她的好友,法国数学家庞加莱。 今年48岁的庞加莱已然是大师风范。 他被公认为19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领袖级数学家。 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甚至对于相对论也有独到的见解。 充分说明牛逼的数学家,只要愿意,可以从事任何领域。 他留下来的庞加莱猜想,更是对后世的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奇维以晚辈的身份,和庞加莱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双方都震惊于对方的学识。 李奇维的年轻让庞加莱内心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伽罗瓦,同样都是在年轻时就耀眼无比。 庞加莱对于未来的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李奇维连忙感谢。 在满满的收获中,李奇维拜别众人。 1902年12月28日,李奇维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 这个城市承载了他太多美好的记忆。 未来他也许会在这里留下更多的传奇。 他受到了索尔维最高规格的接待。 当得知他要返回国内后,索尔维仰天长叹,仿佛痛失知己一般。 搞得李奇维不知说什么好,他只是回国一趟,又不是生离死别。 他哪里知道,索尔维已经将他看做了福星,没有他的日子里,或许一切都会变了。 1902年12月30日,李奇维到达荷兰鹿特丹。 见到洛伦兹后,李奇维对没有去参加他的诺奖典礼而道歉。 洛伦兹无所谓的一笑,他知道李奇维马上就要离开欧洲了,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来不及去。 李奇维开起了玩笑:“教授,等下次你再获得诺奖,我肯定前去祝贺捧场。” 洛伦兹哈哈大笑道:“布鲁斯,我觉得这话应该我对你说才是。” “我认为你再次得诺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时候,你可得再请我吃顿好的啊。” 李奇维笑道:“要是我能得第二次诺奖,请你十次都没问题。” 洛伦兹又说道:“布鲁斯,你是我见过最有物理学天赋的人。” “希望你回到你的国家后,不要忘记继续学习物理,我等待你的归来。” 李奇维郑重说道:“一定会的,教授。” 和洛伦兹道别后,李奇维于12月31号晚上回到剑桥家里。 至此,这一趟回国前的旅途和告别正式结束。 接下来,他就要为博士毕业答辩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