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延缓
“好了,就到了。” 或许是赵瑾神色焦急,车夫不敢怠慢,车速比平时还要快些。 身前的车夫传来勒停的声音,马车也随即慢了下来。 李柔拉过车帘,在一片雪花的阻挡下,看到左前方的荀府门匾。 赵瑾见状也是松开了手,整理一下衣裳,替李柔提着沉重的药箱。 随即当先下车,随后又是扶着李柔下车。 不仅是身边的亲卫心中感慨,路过的旁人也觉得这贵为天子近臣,权臣,却只有一名未婚妻,且还如此恩爱。 哪怕此时达官权贵都以纳妾的数量为衡量自身的资本,除了那些以文才、声誉的大族子弟,多数人都是如此。 就比如荀彧,荀爽等人,他们的身份不可谓不尊贵,一个是在英侯帐下做事,官职虽不高,可分量重。 后者既是荀氏八龙,又是当今大儒,且还位列三公,这几个标签一打上,想不出名都难。 也因此来看望荀爽的人络绎不绝,但大都是地位相差无几的前来拜访。 并不是说荀爽摆架子,以鼻孔看人,只是他如今病情加重,更多需要的是修养,若是各个朝臣都前来探望,只怕荀爽夜里都不得安眠。 “五公子这是……?” 府门前的护卫还没见到赵瑾,却先见到围过来了十数名黑龙军,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主公前来看望叔父。” “原来如此。” 护卫听到是赵瑾前来探望,也不再紧张不安,赶忙打开府门,以供众人通行。 荀彧在自身这一年纪的,辈分排在第五,他的三哥荀衍,字休若,身处魏郡,以监军校尉守邺城。 而荀彧的四兄荀谌,字友若,现为袁绍部下,先前是在韩馥麾下做事,他本就劝说过韩馥让位与袁绍,结果如今韩馥战败被俘为阶下囚,还不如直接将冀州牧交给袁绍,也能落得个体面的下场。 正是因为郭嘉的提议,赵瑾和李柔共乘一车,所以两人便后来下车,行在队伍后面。 郭嘉和荀彧是想让赵瑾走在前面的,但被其拒绝了。 毕竟尊卑有别,主次有分,皆是礼数。 “我来拿吧。” “无妨。” 李柔想从赵瑾手中夺过药箱,但赵瑾却不给她。 让人看了,颇有儿童嬉戏的感觉。 与这府内沉闷的气氛大为不同。 不过临近荀爽居住的屋子时,听到那愈发猛烈的咳嗽声,便知道其病情的轻重与否。 “咳咳,咳咳咳……!” “父亲,英侯来了。” 荀爽卧在床榻之上,身穿白布衣,眼睛都有些睁不完全。 “咳咳,你,咳咳咳,你说咳咳咳!谁来了?” 荀棐赶忙将荀爽扶起,轻缓有节奏拍着他略微佝偻的背。 “英侯,是英侯来了。” 荀爽听到是赵瑾来了,脸色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对荀棐说道。 “让他进来。” “是,父亲还是躺着吧。” 说着,荀棐又小心翼翼的帮荀爽调整姿势,重新躺在榻上。 若是按辈分,荀爽病重,不必坐着见赵瑾,可以躺着。 若是论官职,二者相同,卫将军之职也等同于三公,但名不及三公,荀爽也可以躺着见他。 荀棐此时任射身校尉,是个武职,身材也壮硕些,便在荀爽身旁亲自服侍。 并不是说荀府内没有下人来照顾荀爽,只是这个时候,孝道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然也不会有举孝廉这样的选官制度。 刚开始的举孝廉倒是实施的不错,推举孝顺的人来任官,能对父母孝顺的人,遵守孝道的人,品德就不会差。 但随着这个政策久而久之的发展下去,弊端也越来越严重,先不说有多少真正孝顺到足以让众人信服的人,或者说是其孝顺的程度让旁人听的会落下眼泪,对其人品赞不绝口。 其中有的人是花钱买来的孝名,有的人是凭着关系而博来的孝名,有的人是通过演绎得来的孝名。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难以分辨,这也导致那些真正孝顺的人才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假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这些人眼中,骗骗那些身处在其周围的百姓,路人,简直就是太轻松了,他们只会看到你的举动称赞流泪,然后口口相传。 敢出声质疑的人少之又少,这个东西很难去推敲,很难去断定。 到底是装的呢?还是真的呢? 谁会在意呢?各人心中,都是认为那个最理想的可能,在孝道这一方面,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孝顺,这是正常的。 所以他们只会相信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其他的,也就无从得知了。 而孝道在荀氏这样的大族之中,更是尤其重要,那就不是装不装的事了,这是家风,家风如此,一脉相承,便不会有装孝顺这样的逆天举动。 从小读圣贤书,有家中长辈那样的大儒教导,想走上邪路都难,等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要么就是登上朝堂,要么就是治理地方。 在乱世之中,那就是看投资了,别看如今荀家人大部分都身处晋阳,但还是有荀谌这样的去辅佐他人。 此时的荀爽,也不是只有一名子嗣,他本是有一儿一女,可谓是儿女双全。 但女儿荀采,却先一步撒手人寰,且死因让荀爽耿耿于怀,以至于烙下了个心病。 荀采,字女荀,她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出生在荀氏,自然也是有字的。 荀采聪慧敏捷而有才学技艺。 十七岁时,荀采嫁给阴瑜。十九岁时。生下一个女儿。阴瑜去世后。 荀采当时年纪尚轻,经常担心被家中逼迫改嫁,所以自我防范非常紧。 她没有觉得当了寡妇有什么抱憾终生的,既然有了夫君,夫君身死,为其守节才是荀采认为是自己该做的。 荀采对贞洁尤其看重,但荀家可不是什么寻常富商大族,对子女的要求宽泛的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赵云,他虽然也出身豪族,却没有那么多框束。 想读书就读书,想习武就习武。 按照家规,荀采如此年轻,还不过二十,就应当再行婚嫁。 后来同郡人郭奕死了妻子,荀爽答应把荀采嫁给他,于是荀爽假装说自己病重,召荀采回家。 荀采迫不得已回到家,身上藏了把刀发下誓言。荀爽要身边侍女抢过荀采的刀,将她搀扶抱上车。 荀采仍然忧闷愤激,所以荀爽吩咐对她的防范很严。 荀采已经到了郭奕家,就装出高兴的样子,对身边的人说:“我原立下志向与阴氏同一个坟墓埋葬,然而没有逃脱逼迫,结果弄到这种地步,一向的心愿不能实现,怎么办?” 于是,要人点起四盏灯,装扮得非常华丽,请郭奕进来相见,一同谈论,一直谈个不停。 郭奕对她很敬畏,不敢逼她,到天亮就出来了。荀采吩咐身边的人,给她准备洗澡的东西。 她进了房间,关上房门,要服侍的人暂且回避。然后用粉在门上写下:“尸还阴”。 “阴”字没来得及写好,她害怕有人来,就用衣带自己缢死了。身边的人玩味文字,没有留意。 等到看她时,荀采已经停止呼吸,当时的人都为之伤悼,歌颂其品德。 荀采才虽不及蔡琰,但也差不到哪去,若得如此下场,多半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荀采一死,可是给荀爽打击很重,自然而然,心情也就惆怅许多,早就罢官在家。 谁知又被董卓强征为官,随后又跟赵瑾北上来到晋阳,到如今这个小朝廷之中做事。 一来二去,也就经不起折腾,身子骨出问题了。 赵瑾等人在屋外等候,得到允许之后,他才率先轻身的步入屋中。 荀爽不用行礼,但荀棐不能无礼。 他起身向赵瑾行礼。 后者也是如此。 “荀公情况如何?” 赵瑾这一问,神色还是急切的,他已经看到床榻之上的荀爽,本以为只是加重,却没想到加到这么重。 已经达到卧床不起的地步,这明显就是病危了。 “咳…咳咳!” 荀棐还未来得及跟赵瑾述说荀爽的病情,荀爽便又重咳了起来。 吴普不顾行礼,便穿过几人,独自上前打量荀爽。 荀棐一手拦住他,说道。 “这位是?” “吴老。” 荀棐拦着的手顿时收回,一脸歉意的向吴普行礼。 后者倒不在意,他向来不是很注重这些繁杂的礼节,只是将人命关天这一准则放在首位。 吴普把脉了一会,随后再仔细观察荀爽的脸庞。 随后起身叹了一气。 “唉。” 这一叹,可是让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知道荀爽的病情有多严重了了。 吴普接着说道。 “肺部痼疾,又染上了风寒,不适这北方的气候,要是我说的没错,荀先生没有染上风寒时,就已经常咳嗽,只是平时不太在意。” 荀棐和荀彧自然是知道荀爽的,在朝会上也是,荀爽有时便会忍耐不住咳嗽。 要属最急的当然是荀棐,他抓住吴普的臂膀问道。 “家父之病,吴老先生能否根治啊!” 吴普知道自己的医术,或是荀爽的病情,已经是根治不了了。 “荀先生头脑没有发烧的迹象,明显是肺部痼疾多年,若是三年前我能遇上荀先生,那还能有希望治好他,如今,只怕是无力回天了。” 赵瑾听到吴普如此肯定的答复,已经知道这是积弊已久,难以挽回了,他甚至觉得这就是由肺炎演变而来的肺癌。 荀棐心如死灰之际,吴普再次出声道。 “虽然不可根治,但也能延缓病情,我每三日到府上替他施针,再辅以良药,应当还能有一年时光。若是病情恶化,只怕不到一月,荀先生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 荀爽听到吴普的诊断,也没有多大的情绪波动,自己的病自己清楚,他也已经年过六十有三了,在这时候,可是高龄了。 哪怕是先前在济仁堂外排队的老头老妇,其实也就四五十岁的年龄,头发白的早,脸庞皱纹更深,特别是背,比荀爽这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还要佝偻。 “无…咳咳…无妨,活到…咳咳这个年纪,为父已经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只是未能…看见…咳大汉…复兴。” 荀棐得知吴普还能延缓荀爽一年的寿命,已经非常知足了,赶忙让开身位,让吴普替荀爽施针,李柔在旁替吴普打下手。 赵瑾、郭嘉、荀彧等人只好先退到屋外,得知荀爽真正的情况,他们也是百感交集。 不过好在有吴普在,还能延缓其病情,至少暂时不用担心荀爽病逝了。 这一年的时光,也足够让人了却身前事了,不过医生总是会说些好听的话,来鼓励病者的存活下去的决心。 要是荀爽自身想离开人世,那也用不到一年,最多五月,可能就撑不住了。 该有的礼节都有了,对于荀爽,赵瑾和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交情,只是这样的忠臣,引经据典的大儒重病缠身,命不久矣,还是让人觉得可惜。 但生死由命,前世的癌症都得不到攻克,此时又能怎么办呢? 就算吴普的医术熟练度达到一千点,一万点,没有相应的仪器和疗程。 就凭他一人,想攻克癌症? 那无疑是痴心妄想的。 而赵瑾对此感慨颇深啊,感伤终归是感伤,既然荀爽已经连上朝都困难了,说句没良心的话,此时的赵瑾,就应该考虑下任司空的人选了。 让荀爽罢官在家休养,才是对他最好的选择。 等吴普一套疗程下来,又写出了一纸药房,让下人去济仁堂取来药材。 随后便是煎药,喂药的步骤,不过这都是荀棐做的事。 而等到荀爽的情况好转了些的时候,不再说半句话咳嗽半句的时候,他轻声的说道。 “让…咳咳…英侯来见我,你出去。” “是,父亲。” 荀棐自然不会忤逆他的选择,便出门告知赵瑾,让其独自一人去见荀爽。 赵瑾此时没有离去,只是在荀府内与郭嘉、荀彧继续商议着政务。 荀棐来到赵瑾的身前说道。 “家父要见英侯……” 还未等荀棐后半句询问说出,赵瑾便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