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暗夜下潮流涌动
要知道,付燚手下的斥候营可是足足有着两百多人。 也就是说,开战斗至今,斥候营已经损失过半,甚至比之一般的汉军队伍,损失还要大。 这当然不是他们不够精锐,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太过精锐。 事实上,在魏军开启攻城之后,斥候营暂时失去了刺探敌情的作用,随即也是被投入了惨烈的城防拉锯战中。 而作为付燚麾下除却三百校刀手外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他们也被一次又一次地承担了灭火队的角色,并被用在了最为危险的地方。 于是,这才有了其高于普通部队的伤亡。 付燚当然立即明白其中的原因,眼神之中不由得闪过了一丝心疼与愧疚。 不过很快,“慈不掌兵”的古训便是让付燚的心绪重新恢复。 “还能追击的有多少人?”付燚随即接着问道。 “大概八十人左右。”斥候营校尉立即回答道。 点点头,付燚随即也是下令道:“把还能追击的斥候人全部号集起来,立即缒城而出。大部向北,追寻魏军北上,弄清楚他们要去哪,如果有可能的话,搞清楚他们为何撤退。” 说着,付燚也是手指向南面继续道:“另外安排一什人马,往魏军营地方向查探,我估计,魏军在那里肯定还有埋伏。要他们务必小心,只要确定有魏军,不要与其接触,更不要以卵击石,立即撤回便是。” “是,末将明白。”斥候营校尉立即抱拳领命道。 很快,散落在东、南两门(该两门战斗最为激烈,故将斥候营分成两拨投入在该两门中)的汉军斥候开始集结。 一条条绳索很快从城门楼上垂下,一个个黑色的身影顺着绳索便是丝滑地滑下,随着一声声的闷响,百余斥候随即没入在城外无边的黑暗之中。 无需更多的言语,百余斥候各自以什、伍为单位,便是四散开来。 按照计划,大部分的斥候们向着北面远去的魏军追击而去,另外一什的斥候,则是分作两队向着魏军原本的营地快速潜行。 因为付燚早有过交代,南面极有可能潜伏着魏军,因此南行的斥候们也自然明白,他们此行不为刺探,更多的只是验证而已,因此一行人也是格外地小心翼翼。 并不算明亮的月色下,即便是以夜不收的眼神,其能见度也不过二三十步而已。 显然,想要在这样的能见度下,完成这样的验证,也并不容易。 好在的是,等候已久的魏军显然比汉军更加的急躁。 人一急,就会出事儿,尤其是在这极需寂静的时候。 原本寂静无声的丛林中偶然传出的几声窸窸窣窣的声音,却已经足够引起汉军斥候们的警惕了。 再度慢下了脚步,小心翼翼地缓缓拨开拦路的枝丫,轻轻踩在茂密的树叶之上,努力让自己的行动不发出任何一丝的声音。 汉军斥候们几乎是一步一步缓缓挪动着向声音发出的地方靠近着。 而越是靠近,汉军斥候们心中越是笃定:他们找到了。 无他,随着他们越是靠近,那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减反增。无他,只是越来越多的魏军将士有些难耐寂寞了起来。 终于,在扒开了一小片的树叶之后,借着头顶零星洒下的月光,斥候们分明看见一堆又一堆的魏军正散落在树林之中。 为首的斥候什长当即举起了拳头示意众人停止前进。 众人立即会意,停下了所有的脚步,随即纷纷小心地拨开眼前的遮挡物,眼前魏军云集的场景也着实是把众人给吓到了。 要不是付将军阻止自己等人出城,此刻,恐怕自己连人带城都得归了魏国了。 “这该死的魏狗们。”一众的汉军斥候们也是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咒骂道。 倒是斥候什长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验证”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如何回城的问题了。 什长不敢怠慢,与麾下的几名斥候交换过眼神之后,随即开始指挥起了后撤事宜。 为了尽可能地做到悄无声息,斥候们也是采取了逐次后撤的方式。 位于队列最末端的斥候先行后撤,待众人都听不到任何声音之后,第二人再行撤退,最后才是位于队伍最前端的斥候什长撤退。 而途中若是被发现了,则尚未来得及撤退的斥候们还将承担起诱敌和阻击的任务。 显然,这样的战术并不是为了保证更多人能够安全撤回,而是尽可能地保证能有一人将讯息带回。 当然了,虽然这样的战术之下,撤退的时间拉长了数倍,但只要运气不是太差,还是有机会全员安然撤退的。 好在的是,这次汉军斥候们的运气就不算太差。 尽管他们的撤退足足持续了一刻多钟,但树林中待命的魏军却依旧毫无察觉。 没办法,他们自己弄出来的声音已经够大,哪里还能分辨出近在咫尺的汉军的行动。 终于,从那该死的树林中退出之后,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斥候营什长也是不由得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没办法,他们就区区五个人,这要是被发现了,以魏军的兵力,一人唾口唾沫都能把他们给淹没了。 好在,如今是有惊无险地退了出来。 随即,什长也是循着来时地路,快速向襄阳城的方向撤退。 沿途,几名先行离开的斥候们也是纷纷归队。 很快,一路跋涉的斥候小队也是终于回到了襄阳城内。 而他们带回来的“大批魏军潜伏在山林中”的消息,也着实是让一众的汉军将士们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失去了城池的地利,他们在茫茫多的魏军面前会有多么脆弱。 “好险、好险!” “幸好有付将军运筹帷幄。” “是啊,付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啊!” 随即一阵阵的彩虹屁也是被拍了起来。 不由得,众人看向付燚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崇敬。自然,付燚本就树立起的威望也是再度高涨了几分。 “将军,魏军此番只是诱惑我军出城吗?”随即一名校尉也是在付燚身旁问道。 闻言,付燚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北上之斥候营已经出去数个时辰,算算时间,恐怕距离襄阳郡边境也没多远了。而且天就要亮了,魏军即便是要诱敌,也不会、更不必走出这么长的距离。” “将军的意思是?”校尉随即也是接着问道。 “虽然暂未有援军的消息,也暂时不知是何缘由,但魏军撤退是真。至于这伏兵,恐也只是魏军撤退前的最后一次尝试。”付燚随即也是说道:“若是所料不差,天亮之后,这支魏军的伏兵,就将启程向北。” 话音落,那校尉眼中也是顿时闪过一抹精光,随即便又请缨道:“将军,这一部魏军应该没有伏兵了吧,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尾随而击之?” 闻言,付燚虽然有些心动却还是微微摇了摇头,道:“这支伏兵兵力应该不下万人,我军兵力不过三千,又经过一夜的折腾,人困马乏。且光天化日之下,我军即便尾击之也未必能有多少效果,一个不小心反而会被魏军反击,如此实在不智。” 说着,付燚又是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襄阳城,这才说道:“做人不要太贪心了,能守住这襄阳城,于我等、于大汉而言,便已经是胜利了。” “是。”见付燚如此说,校尉自然也是抱拳领命道。 打发走了校尉,付燚的心中却看向了北面的夜空。 是的,虽然付燚嘴上说着不能追击,但他的心中却是比任何人都想要追击。 因为,付燚已经猜到了魏军如此仓皇撤退的原因。 若是关将军的援军赶到,一定会提前给自己送信来,自己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而且,即便自己不知道,魏军也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如此的仓皇。 从襄阳郡边境到襄阳城,其间路程延绵何止数百里,魏军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从而选择一个更加从容的时间段进行撤离。 为了诱惑自己从城内出击,也着实不用在如此深夜进行转移。 既然不是关将军的原因,那么也就只能是魏国自身的原因。 也是在付燚将注意力投向魏国本身之时,付燚猛然间意识到,似乎、仿佛、也许、可能、好像,在历史上,关将军兵败麦城,被东吴鼠辈杀了之后,曹老板似乎没过多久也就跟着去了。 算算时间,也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间点了! 想及此处,付燚的心头也是一热。 这要是真的,对于大汉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甚至,大汉要考虑的已经不是襄阳或者是荆州的问题了,若是有可能,西出汉中夺长安,东出襄阳取河洛——天下大势可定矣! 不知不觉间,一股难以名状的冲动也是涌上了付燚的心头。 也在此时,一阵夜风吹过,却是将付燚的美梦给吹醒了过来。 曹老板的离世固然是个机会,可说到底,打仗打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而以如今大汉的实力,想要撬动如同庞大巨物一般的魏国,几无可能。 要知道,曹老板虽然走了,但司马懿、夏侯惇、曹仁、张辽、徐晃等一众的魏军名将仍在,数十万的曹军精锐也仍在。 反观蜀汉,若是成都尚有余力,也不会任由荆州军团独自面对魏、吴的夹击了。 而关将军的荆州军团,看似还十分活跃,北上南下无所不能,但实际上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北攻襄樊、南援江陵、又与吴军恶战,再行北上驰援,荆州军团已经结结实实地打了大半年了,说是师老兵疲一点都不为过。 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曹老板真的去世了,汉军想要进攻又谈何容易。 更何况,曹老板去世,曹魏就一定会陷入混乱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按照历史的节奏,有着司马懿助阵的曹丕,很快就能在夏侯惇和曹仁等一众宗室的支持下,控制住局面并顺利登上魏王之位。 甚至不久之后,曹丕就将行篡汉之举。 能如此嚣张,除了外部的蜀汉被狠狠削弱,无力北伐之外,其内部势必也已经被曹丕整合成了铁板一块。 因此,若是在此时,汉军北上,很难有什么好的结果。 击败魏军,拿下南阳进逼许都的前景,付燚并看不到,反倒是曹丕携倾国之军南下的场景,几乎就浮现在付燚的眼前。 显然,贸然北进,不仅不能趁机割肉,反而会成为曹丕团结内部的推手。 相反,若是循着曹老板曾经对袁氏家族的做法,先行放任其内斗,大汉反而会收获良多。 首先便是如今手握重兵被曹老板称为黄须儿的曹彰,不死也会被曹丕给废了,光是这一点,大汉就已经是稳赚不赔了。 其次,历史上,随着曹老板的离世,数万青州军也将卸甲归田。 这对于曹魏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应该说,这数万青州军的卸甲对曹魏的影响,比之曹老板的离世还要更大。 甚至因此,曹魏的国力也将陷入历史的最低谷。 因此,即便是要打,也该等这数万青州军卸甲之后,再行进攻才是最佳时候。 而趁着曹魏内部夺权而无暇南顾的时间,大汉大可以向南发展,收拾掉东吴,以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已经被打残了的吴军,几乎很难进行反抗,拿回荆南四郡只是初步的目标,彻底将荆南收回,并打通与交州的通道也不是不可能。 那样一来,大汉或者说关将军的荆州军团的容错可就大了。 至少再也不用担心前方战事正吃紧,后方的基地却被偷塔的情况发生了。 而这也是在为进一步北伐做好准备。 念及此处,付燚不由得又是狠狠地心动了。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要怎样说服关将军转道南下呢! 要知道,相较于经济发达的荆北之地,荆南简直堪称不毛。 更别说荆北之地,还是北伐的必由之地,也更利于与汉中及蜀中之间的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