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231节 兵工厂

   夏华以为自己卖东西给外商、卖大明港的地产房产搞“预售制”是很先进、超越时代的,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其实早就玩出来了。    明朝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已经达到华夏封建时代顶峰,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已经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是后世公认的,于是,明朝部分商业高度发达的地方悄然地出现了很多后世的东西。就说股票吧,这东西一听就是“后世的东西”,把古代人跟股票联系起来,怎么看都非常违和,实际上,股票就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大约十年后,荷兰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但荷兰人没钱成立这么庞大的公司,为了融资,荷兰人发行了股票,虽然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但确实是股票的雏形,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老百姓把钱借给或者说投资东印度公司从而获得股票,每年可凭借手中持有公司股票多少从公司分红,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而筹集到了足够的启动资金。    荷兰人之所以能想出这个前所未有的集资办法,不完全是因为荷兰人聪明、有经济头脑,更因为当时欧洲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了,从封建时代逐步地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量变引起质变,促使欧洲人在商业、经济领域玩出了层出不穷的新花样。    有了启动资金后,想要利滚利地赚到钱,还需要一个经营过程,不可能今天刚刚投资了,明天就有收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成立后的前十年里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所以在这十年里没有给它的股东们分红,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股东们投资公司却十年没有得到分红,难道不会丧失投资信心、放弃支持公司吗?答案是不会。因为荷兰人在创造股票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资本流转体制,西元1609年也就是同期大明万历三十七年,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只要愿意,可以随时来到这家股票交易所把股票卖掉换成现金。也就是说,股东们的股票不是只能买不能卖的,买卖完全自由,没有霸王条款,从而维持了股东们的信心。    通过这种全新的资本玩法,荷兰政府成功地吸引了大批荷兰平民和很多外国人前来投资入股,最红火时,仅英国国债一项就让荷兰每年获得相当于200吨白银的巨额收入。    欧洲人把股票玩得出神入化时,同期的华夏呢?有没有股票或初级股票?当然有。虽然华夏人和欧洲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交流过,但双方在商业、经济上都达到了同样的高级地步,就会一起无师自通地为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而自行摸索出一样的东西。欧洲的孩子刚生下来时只会爬,慢慢地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会走了,华夏的孩子也是如此,道理就是这样。    因为夏华,新安在短短一年多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小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商业经济大县,继而带动了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都在发生着产业结构转变。一叶知秋,手里的赖氏糕点店票券让夏华意识到了这种润物细无声但势不可挡的变化,对此,他心里愈发感到不安,总觉得这其中隐藏着某种危机。    把这些不安暂时放在心里后,夏华继续此时他要做的事。    战争爆发已经越来越近,最大限度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杨家军、卢家军、马家军的兵员素质和忠诚度大致上是没问题的,个个都薪饷充足、分地发钱、待遇优厚,个个都堪称明末的家丁。历史上,万历三大征能打起来,绝大部分军费是靠万历帝的私人小金库支撑的——当然了,万历帝私人小金库里的钱也不是干净钱,都是他用皇权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明政府是真的穷,大明老百姓也穷,有钱的是达官贵人、豪强大户。没钱,导致明末明军战斗力普遍很差,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就是将领们的家丁即私兵,但数量不多,比如吴三桂,他的家丁数量只有两千左右,因为养家丁非常费钱。毕竟时代不同了,养精兵即职业军人的费用真的很大,“几万大军”真的很多了。须知,清军入关前八旗满洲正规军也就六万人左右,加上蒙汉八旗,一共十三万战兵,第一次进入高丽参战的明军也就四万人左右,汇集了全国的精兵,是的,大明全国的精兵也就几万人。    夏华敛财有方、富可敌国,所以养得起杨家军、卢家军、马家军的上万家丁级职业军人。    确保兵员素质和忠诚度后,接下来就是要让他们装备上越精良、先进、强大越好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的武器装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夏华这才耗费巨资先在宁波建立了火器研发局又搬迁转移到大屿山岛上并在岛上新建了一座兵工厂。创建兵工厂,除了厂房建筑、工匠们的生活设施外,还需要各种生产设备、原料等,此时的工业生产设备还很原始,不像后世那些沉重、庞大、复杂的机器,普遍是铁匠炉、铁砧板、铁夹、风箱、风匣、手锤、磨石、矩子、斧子、锯子、刨子、凿子、挫子、钻子、墨斗…另外增加了一些水力的、风力的原始机械。    兵工厂的原料不是问题,佛山是华夏南方的冶铁中心,盛产好铁,因为铁器手工业发达,所以技术过硬的铁匠也非常多。佛山距新安不远,又一路都有珠江及其支流的水道,运料的运输是很便捷的。环顾明朝一代,南方明军的火器使用率明显大大地高于北方明军,在北方,无论是鸟铳、斑鸠铳还是红夷大炮等,推广时都遭到很大的阻力,在南方却没有,并且南方铁矿普遍铁质很好,闽铁粤铁都是制造火器的首选。    厂房建筑、人员的生活设施、生产设备、原料等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人。兵工厂没有工匠怎么行?没有数量越多越好、工艺越精湛越好的工匠,大屿山兵工厂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在工匠这件事上,夏华采用了两个办法:    首先,开出优厚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四处招聘招揽。只要是工艺精湛的良工,派人邀其举家搬到新安县定居,给予优厚待遇;    其次,培训。在兵工厂内开办学堂,让一批老工匠在工作之余担任学堂师傅,给予额外报酬,选拔有天资、有天赋、品德良好、吃苦耐劳的青少年作为学徒,由老师傅们教导带动,从而源源不断地培训出更多的年轻工匠。    大屿山兵工厂在实施了夏华的这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外加他不惜血本地投入重金后,各方面成效可谓立竿见影。短短一年,这座兵工厂就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和比较完善的体系。夏华的苦心经营和挥金如土让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登上岛,移步至兵工厂附近,满目尽是壮观画面:厂房遍地开花、密布如云,工棚漫山遍野、错落有致、数以百计,一片工棚就是一个手工锻造兵器的作坊,数十片、上百片形成一个工区,工区间是横平竖直的通道,长宽纵横延绵数里之长,犹如大型的集市,通道间,运送铁矿、铁渣、木柴、煤炭、工具等物的人力小车或牲畜拖动的大车来回络绎不绝,工棚下火光闪耀、烈焰通明,挥汗如雨的工匠们在澎湃的热浪中三班倒工作。现场人潮如梭、井然有序,叮叮当当敲击声密如雨点并且昼夜不绝,身在其中,即便两人近在咫尺,也需嘴巴贴着耳朵才能听清彼此的说话。    白天里,整个兵工厂青烟弥漫、如云如雾,到了晚上,整个兵工厂灯火璀璨、如星如炬,方圆十多里尽是生产区,人-流如织人声鼎沸,金属敲击声响震耳欲聋,火光火亮遍地连天,工匠们各司其职,各工场分工明确,兵器军械犹如流水般从各工场里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岛边沿海处开辟有多个小港口码头,每日每夜都有船只运载着生产兵器军械所需的各种原料、新购的或新制造的生产设备以及工匠们的生活物资从大陆开来,风雨无阻、车水马龙。    战国时,秦军使用的兵器在质量上非常过硬,因为秦国规定,哪件兵器是哪个工匠打造出的,兵器上就要刻有该工匠的名字或相关编号以方便追责,到时候出了问题,直接找这个工匠问罪。朱元璋当年也用过这种制度,兵器也好,南京明城墙的砖头也好,都采用了这种制度,从而质量“杠杠的”,洪武年间最重要的生产规定就是度量衡是统一的也就是标准化,这一点反映在兵器军械生产制造中就是考虑到测量误差,让火枪火炮的规格是统一的,统一弹药零件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配合人员追责制度,就能生产制造出精良并且规格统一的兵器军械。这些都是洪武年间就有的东西,但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在永乐年间后逐渐地废止了。    夏华在他的兵工厂里是严格实行这一制度的,确立统一标准,小到工匠用的笔尺、螺丝、扳手大到各种兵器军械的规格、工时经费…都严格把关,巨细无遗。比如最典型的鸟铳制造,口径如何、铳管长度如何、火绳如何、搠杖如何、铳床如何…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订立标准需要度量衡,洪武年间的那一系列度量衡已经十分精确详细,用于兵器军械的生产制造是完全够用的。    配合这一制度的是生产制造出优秀的兵器军械会得到奖励、反之会受到惩罚等奖罚追责规章,另外,夏华还大力鼓励发明创造,尝试引进专利制度,初步定下发明者红利受益规则…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源源不断地让先进的兵器军械诞生问世。    毫无疑问,夏华建设属于他的兵工厂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事”,几乎可以跟“意图谋反”挂钩,一旦被外界知晓,他死定了,但他也是没办法,就算万历帝非常信任他、跟他在平定内患打击外寇开拓海外等军国大事上“君臣完全一心”,也绝不可能允许他建设私人兵工厂,到时候,打仗了,就靠明政府工部军器局、兵仗局生产制造出的那些武器…夏华还真不放心,他必须建设一座能生产制造出世界一流武器的兵工厂,这座兵工厂既是他建设的,那就理所当然地属于他,难不成他花了那么多钱建好了兵工厂然后“交给国家”?    夏华这么“胆大妄为”,是因为他急,他急是因为事实迫在眉睫并且很残酷:明倭高丽战争中,倭军的铁炮即火绳枪在性能上是优于明军的鸟铳的,并且在数量上也比明军多得多,倭国火绳枪火力十分强大,大规模地装备且十分擅长运用火绳枪的倭军曾给明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