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 大难临头各自飞(1)
今年开春后,明军打得心不在焉,光是在金泉城,明军就跟倭军“大战”一两个月“不分胜负”,随着对马岛之战的一举成功,明军仍然没有使出全力,因为没必要,能饿死敌人,又何必动刀动枪地杀呢?不过,明军也没有继续蹲在原地不挪窝,该步步为营、步步蚕食了。 自六月中旬开始,近十万明军在超过十万高丽军的助战下,从忠清道、庆尚道边界处正式向着庆尚道腹地大举推进,按兵不动了一个冬天外加一个春天和小半个夏天,明高联军准备充分,兵强马壮、粮草物资军械弹药充足,对马岛之战大捷传来后,联军更是士气大振,各部上下充满必胜信心。 倭军在庆尚道的防御体系是以当地的城市和倭军新建的一座座倭城为支撑点,在过去双方对峙僵持期内,倭军一直大兴土木,驱役数十万高丽人反复加固当地的城市,又新建了很多倭城,这些倭城基本上建在山地间,依托山岭、河流等有利地形,就像一个个城堡要塞,不但本身十分坚固,还占据着很大的地利优势,扼守着要道,互为犄角。倭军干这事是得心应手的,因为倭国多山地,所以倭人擅长修建这种山地间的城堡要塞,也擅长打山城防御战。 明高联军要是像拔钉子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拔除这些倭城,必然损失很大,也会给倭军负隅顽抗的机会,这年头,攻城战、攻坚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就算火炮已经诞生,最大的无敌大将军炮也难以直接攻破城堡要塞,所以,联军没有那么干,而是避实击虚、围点打援。 挺-进庆尚道腹地的明高联军行进在郊野平地上,倭军要是主动出击,那正中联军下怀,联军巴不得跟倭军打野战,遇到一个个倭军占据的城市和倭城,联军并不强攻,只封锁包围,先将其互相孤立开,接下来,联军就在城外心平气和地等着,或等城内倭军饿死,或等城内倭军出城跑到野地上送死,或等别地倭军赶来增援继续被联军守株待兔。 面对联军这种打法,倭军无计可施,很多倭城里的倭军知道,自己如果留在这里不走,就算能坚持一阵子,也早晚会被困死在这里,对别地倭军赶来增援,他们实在抱不上太大的指望,大难临头各自飞,自己保命都来不及,谁还会管别人的死活?于是,很多倭城的倭军并未据城死守,害怕成为弃子和孤军的他们在明高联军兵临城下前就撒腿而逃了。 能围困就围困,能逼走倭军就逼走倭军,反正不强攻硬打,这就是联军的战术,最终,倭军在庆尚道境内的占领区被全面压缩到东南沿海一带,以釜山、蔚山、泗川、顺天等几座城市和一系列倭城为核心,有效控制区面积不足一万平方公里,该道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倭军主动放弃了,只剩东南沿海一带,之所以没放弃这里,一是再放弃,这些倭军就只能跳海了,二是倭军控制的这几座城市互相间距不大,加上一系列倭城进行辅助,可以连成一片,形成一个防御圈整体。 即便如此,这些倭军也只是在苟延残喘,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这场明倭高丽战争战至此时,可以说,大势和结局都已经尘埃落定,万历帝和夏华的心思都已经放在了接下来的登陆倭国本土之战上。 攻打倭国本土,将是一场全新的战争,但并非史无前例,因为蒙古人已经干过这件事,正是爆发于三百多年前的两场元日战争。 明朝想要征服倭国,必须吸取元朝征服倭国失败的教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元朝征服倭国失败,原因很多,夏华反复研究史料和分析,认为主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元朝没有使出全力,因为蒙古人在亚欧大陆上到处征战,比倭国大得多、油水多得多的好地方比比皆是,元朝统治者们没把倭国这个穷乡僻壤的孤岛小国当回事,打倭国只是“顺手打打”,当然,元朝的军事力量大部分被国内牵制住了,也难以投入太多的军力用于打倭国; 第二,元朝先天不足,内部矛盾很大很激烈。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但在元朝国内,蒙古人的数量只占全国人口总数很小的一部分,元朝人口绝大部分是非蒙古人的汉族等其他民族,这些民族不服从元朝的统治,反抗活动此起彼伏,导致元朝内部很不稳定,人心不齐,元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第三,元军出兵仓促,对跨海作战的气象、水文等很不熟悉,结果遭遇台风,蒙受了重大的不必要的损失,船队被毁,登陆部队后勤运输断绝,岂能不败?孤军深入,后勤保障本就难以为继; 第四,倭人抵抗顽强,并且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两次元日战争前,倭人都收到了可靠的情报,继而集中全国资源用于保家卫国,另外,倭国当时政局稳定,内部没有分裂和动乱,如果倭国当时处于战国时代,内部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天天打内战,肯定无力抵抗强大外敌的入侵; 第五,元军船只质量很差,遇到大的风浪时几乎不堪一击。… 元日战争对华倭两国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使者出使倭国,却被倭人杀害,倭国高层回复明国的国书也充满不友好的语句,华夏东南沿海又有倭寇作乱,朱元璋盛怒之下曾想发兵东征倭国,最终还是放弃了,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担心会重蹈元朝当年的覆辙; 对倭人而言,元日战争是倭国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来自海外、来自大陆的大规模军事攻击,但却鬼使神差地化险为夷了,第一次元日战争是因为元军准备不足,第二次元日战争则是因为刮起了台风,倭人在胜利后心有余悸、弹冠相庆,认为那场台风是神灵刮起来保护倭国的,倭国是一个受到神灵庇护的特殊国家,不会遭到外国攻击,安全无忧延绵不断,这就是倭人的“神国思想”,即外国都是普通的“人间之国”,唯独倭国是特殊的“神佑之国”,这种思想让倭人们深感骄傲和自豪,觉得本国是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内心里充满优越感。 “神国?”夏华呵呵一笑,“我倒要看看,这一次,你们的神灵还会不会再显灵。” 明朝发动登陆倭国本土的战争,对比三百多年前的元日战争,区别非常明显: 第一,明朝会使出全力,因为万历帝是铁了心地要征服倭国本土的; 第二,明朝内部矛盾较小,国力军力被内部矛盾牵制程度较低; 第三,明军出兵会准备充分; 第四,倭国军事力量大半精华已消耗在高丽战场上了,并且内部不稳; 第五,明朝的军事技术包括造船技术都大大地超过元朝,毕竟时代一直在向前发展着。 “大人,”孙青山在门外敲了敲门,“有倭军那边的密使请求得到您的接见。” 夏华收起面前的关于登陆倭国本土作战的资料,吩咐道:“带他进来吧。” “是!” 夏华此时在稷山城,此地即后世泡菜国的忠清南道天安市。这个稷山城在历史上明倭高丽战争后期十分关键,前期战争结束后,明军撤回了东征军大部分兵马,因为明政府上下相信和谈已经成功、丰臣秀吉已经臣服,没想到和谈破裂、丰臣秀吉恼羞成怒之下再度出兵入侵,当时的高丽战场上,明军数量很少,高丽军一如既往地不经打,倭军一路打到稷山城,一旦该城失守,汉城就会门户大开,重演上次汉城沦陷一幕,幸好明军通过一场成功的反击突袭,击退了倭军,保住了稷山城,才没有让局势失控恶化。 稷山城之战后,明高联军全面反击倭军,大举推进到庆尚道东南沿海一带,强攻泗川、蔚山等倭军死守的城池,结果屡屡失利,还被倭军反击突袭了几场,这导致明军对攻城战的信心深受打击,倭军则得以信心大增,战争又一次陷入僵持,前前后后拖了很久才随着丰臣秀吉病死而拖泥带水地结束。 眼下,这些肯定不会发生了。 过来求见夏华的倭军密使是小西飞,他代表着小西行长和宗义智,还有松浦镇信。 “夏大人,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小西飞脸色苍白、满眼惊恐。 夏华呵呵一笑:“什么怎么回事?” 小西飞浑身发抖,声音也发抖:“您…您是要把我们跟他们一起消灭掉吗?” 夏华知道小西飞口中的“我们”和“他们”分别指的谁。小西飞和他背后的小西行长、宗义智、松浦镇信此时确实非常恐慌,明军策划和实施的对马岛之战,他们当然完全不知道,战报传来,他们都惊呆了,因为不光是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福岛正则、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丰臣秀次等人的部队,他们的部队也被明军抄了后路,宗义智还被明军抄了老家,他们现在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夏华这是要对他们翻脸不认账,把他们跟加藤清正等人一起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歼灭在高丽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