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节 扬眉吐气的万历帝
明军水师对躲藏在釜山港内的倭军水师残部展开的水雷攻击从半夜持续到凌晨,陆陆续续的爆炸此起彼伏,港内火势没完没了,天亮时,倭军水师残部基本上被消灭,大半战船被炸坏或被烧毁,仅余不到二十艘幸存,毫无疑问,倭国水军大势已去,被困在高丽境内的倭军也大势已去。 上至丰臣秀吉,下至高丽境内倭军的足轻小兵,无不感到透顶的绝望,所有人都明白,这场高丽战争,倭国已经输了,并且输得很惨很惨。 对马岛水陆捷报传来,明高这边欢声雷动、欣喜若狂。 燕京,紫禁城,皇极殿。 端坐在龙椅上的万历帝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乐开花地听着下面群臣百官的恭维祝贺,他越听越舒服。 这场明倭高丽战争从一开始,明国朝廷里就有不小的反对声,明军出征后,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这才让朝堂上的反对声小了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见这场战争似乎要打成持久消耗战,那些反对声又大了起来,加上今年中原又发生洪灾饥荒,国库钱粮吃紧,越来越多的大臣、高官主张见好就收,挟军事上的胜利之威,在谈判桌上逼迫丰臣秀吉认输,给丰臣秀吉一个台阶下,双方体面地和谈停战。 持这种观念的明政府高层们一是从现实角度出发,二是缺乏对外开拓意识,毕竟华夏已经很大很大了,不管是华夏的普通人还是掌权者,在他们看来,埋头经营好华夏就可以了,何必打华夏之外的主意呢?华夏之外不都是穷山恶水的蛮夷之地嘛?三是他们不知道倭国很有油水,认为战争持续下去就是每天每夜不断烧钱,妥妥的亏本买卖,早点结束早点止损。 万历帝顶着这些反对声音,力排众议地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是承受了不小压力的,特别是丰臣秀吉下令扩军增兵后,明政府里的反对者们更是借题发挥,他们的理由是:何必把人家丰臣秀吉逼得狗急跳墙呢?瞧瞧,他派来了更多的军队,咱大明王师就算最终能打赢,付出的代价也会翻倍增加,不划算,不划算啊! 面对这些越来越大的反对声音,万历帝有苦难言,因为他不但要打赢高丽战争,还要反攻倭国本土、彻底征服倭国,可他没办法对群臣百官说出真相,他难道说“你们懂个屁啊,倭国有很多金矿银矿的”,这话一出,麻烦就大了,那些老家伙还不两眼放光“原来如此呀,陛下您早说嘛,打,狠狠地打,我们支持您哟,但打下倭国后,那些金矿银矿…嘿嘿,起码要拿八成送进国库”“啥?陛下您不同意?来来来,我们给您翻账本,您看,全国多少地方急着用钱?多少大项目、大工程等着拨款?”万历帝还怎么把倭国的金矿银矿暗中占大头? 无奈之下,万历帝一方面用皇帝身份压制那些反对声音,一方面忍住心疼肉痛从他的私人小金库里掏出一百万两用于中原的赈灾事务,这才让那些反对者消停了点。 如今,随着对马岛之战大捷传来,万历帝彻底地有了底气,他满面红光、理直气壮:“你们都看到了?我大明水军一举摧毁了倭国水军,还夺取了高丽海峡中的对马岛,控制了高丽海峡,断绝了倭人从倭国本土和高丽之间的海路,这样,高丽境内的倭军再多,也只是瓮中之鳖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大明王师都不需要主动攻杀他们,他们就会饿死了,所以啊,别看倭军好像很多,消灭他们其实很轻松的。” “陛下圣明!” “陛下神机妙算,可比太祖、成祖也!我大明必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上响彻着对万历帝的歌功颂德声,让万历帝深感扬眉吐气、舒畅无比:尔母婢也,老子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天天被这帮老家伙横挑鼻子竖挑眼,今儿总算让他们心悦诚服地称颂老子一回了! 汉城,德寿宫。 “哈哈哈…”接到报告的李昖心花怒放地仰天长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寡人早就知道,大明天军在今年开春后迟迟没对庆尚道的倭军发动全面进攻,打个金泉城都打得拖泥带水,实在是大大不符合大明天军刚猛凌厉的风格,朝堂上很多人有的自作聪明,认为大明天军战力退化了,还有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大明天军故意消极迟缓,是为了挟寇自重、想要对我高丽提出更多的条件,现在看来,真是可笑啊!大明天军其实早有一举解决庆尚道倭军的全盘计划!妙哉!妙哉!大明天军真不愧是天朝王师!这场仗打得真是漂亮啊!” 前来报告的柳成龙在心里暗暗吐槽:殿下,您现在的这番话可真是事后诸葛亮,话说您当初也是这么自作聪明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吧?不过,他脸上笑容可掬,嘴上连连附和李昖:“殿下所言甚是呀!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大明王师对庆尚道倭军就是实施了釜底抽薪。倭军水师全军覆没,对马岛还被大明王师攻占了,高丽海峡已在大明王师手里,庆尚道倭军被断绝了与倭国本土的海路通道,既得不到倭国本土的增援,也无法逃回倭国本土,彻彻底底地成了瓮中之鳖,接下来,大明王师和我高丽军都不需要打他们,只需封锁围困,饿也能饿死他们。由此可推断,最多一个月,庆尚道倭军就会覆灭,我高丽最后一块沦陷的领土也能得到光复了!” “对!对!对!”李昖满面春风,继而大发感慨,“这场战争总算要结束了!大明天朝对我高丽有再造之恩呀!”他这话是发自肺腑的,回想当初战争一开始,高丽几乎就要灭亡,他李昖也险些成为高丽的亡国之君,幸好明国派军出兵,高丽这才转危为安,思之恍若隔世。 “殿下,臣有事禀报。”同在现场的权栗向李昖行了一礼。 “权将军有何事要禀报?”李昖收起思绪,看向权栗。 权栗面露迟疑神色:“殿下,战争就要结束了,但明军那边的李将军却要求我高丽继续扩军,把全国军队扩至三十万人并抓紧时间练兵、打造兵器盔甲战船等军械,此事实在反常。” “哦?”李昖吃了一惊,“这是为何?” 经过这场战争的破坏和蹂-躏,高丽不但人口损失很大,还财力枯竭,组建三十万军队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高丽君臣都认为,反正高丽背靠明国这棵大树,根据双方协定,战争结束后,明军会在高丽境内永久性地驻兵,那么,高丽本身就没必要组建和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了。眼下,战争就要结束了,高丽君臣已经想着裁军了,把全国军队压缩到五万人左右即可,从而节省军费、减轻财政压力。 客观上讲,高丽君臣的这个裁军决定是正确的,一来,高丽有明国保护,二来,高丽已无外患。二百年来,高丽的外患只有两个,一是倭国,二是女真。倭国嘛,经过这场战争,起码几十年都会一蹶不振,无力再威胁到高丽,女真嘛,经过这场战争和战争背后的很多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了,女真里最有攻击性的建州女真都分裂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高丽都完全没必要扩军。 “关于这一点,”权栗摇摇头,“臣也不清楚。” 李昖蹙眉道:“让我高丽军扩至三十万人,这是李督帅的意思?还是大明皇帝的意思?” 权栗再次摇摇头:“臣不知,李将军说得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殿下勿忧。”柳成龙道,“据臣所知,李督帅在提出这个要求时,承诺我高丽扩军时所需军费可由他们承担一半以上。另外,这么重大的事,如果没有大明皇帝的密旨,李督帅岂敢如此?或许,大明皇帝不方便亲自公开宣布此事,所以才让李督帅代为操办。” 李昖点点头:“既是大明皇帝的密旨命令,我们自然要坚定执行,军费由他们承担一半以上自然最好,我高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负担了,但这到底是何意?” 权栗低声道:“有人猜测,明国方面这是打算…把我高丽军调去别地为明国打仗,比如打胡虏,还有打西南的土司等等,如此,明国出钱粮,我们死人流血。”他言语间略有愤慨。 李昖神色不变:“即便如此,那也是理所当然,别忘了,大明对我高丽是有再造之恩的。” 柳成龙表示赞同,权栗轻轻地叹口气。 倭国九州,名护屋城。 “利家大人,多多拜托你了。”一间密室里,丰臣秀吉向前田利家微微地欠身行了一礼。 “太阁殿下…”前田利家急忙回礼,他大受感动,也对丰臣秀吉有些不忍,“请放心罢,我一定不辱使命。” 前田利家这是要去明国,担任倭国使臣跟明国朝廷谈判。由于时间紧急,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在京都碰面后立刻返回名护屋城,一边赶路一边商谈各种细节。这场谈判关系重大,并且倭国是有求于人、被人拿捏的一方,丰臣秀吉必须派出大老级重臣担任使臣,如果派出小角色,明国方面肯定不搭理,还会觉得丰臣秀吉不知好歹、不把明国放在眼里。丰臣秀吉之所以派前田利家而没有派德川家康,自然是因为他信任前田利家、不信任德川家康,他怕德川家康瞒着他跟明国朝廷私下里达成什么协议,前田利家一心为公,是不会干出这种事的。 简短的告别后,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前田利家前往港口码头登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