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皇孙朱允熥

第152章改土归流

大明皇孙朱允熥 大猪蹄子 3632 2024-07-17 12:47
   半天之后,脱鲁忽察尔三人晕晕乎乎地走出大明军营,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一长串车辆,车上都是粮草物资,是朱允熥答应给他们的。    三万石粮食,对他们来说可是一大笔巨大的财富,在这个灾年能有这些粮食,虽然不能让他们的部族度过灾年,但起码熬上一段时间是没问题的。    可是现在这些粮食他们已经不放在心上了,或者说,他们的心思已经不在粮食上面了。    朱允熥给他们开出来的条件确实有些奇怪,或者说,他们很难理解这朱允熥说的那些东西,可有一点他们可以确定,接受了朱允熥提出的条件,那他们作威作福的日子肯定就要结束了。    可是不接受,简单,朱允熥给他们的是一道选择题,接受条件,大明给你们粮草物资,帮助你们度过这次大雪灾,并且今后,他们也不需要什么互市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大明的子民了。    不接受,更简单,那些眼冒蓝光的将领不介意把他们灭掉!    朱允熥倒是通情达理,给了他们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内他们可以慢慢考虑,十天之内如果有人离开,明军也不会阻止,但是这就意味着他们和大明彻底决裂!    “你觉得他们会答应吗?”朱权硬着头皮问道。    其实朱权虽然也很纳闷,现在明军确实占据优势,可是朵颜三卫也不是没有一点反击之力,只要他们往漠北草原一躲,明军根本那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是朱权知道,朱允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只是他架不住辽东一众文武官员的哀求,最后,只能勉为其难地做这个出头鸟了。    只是朱允熥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谁知道呢。”这种不负责任的回答,让众人竟然不知道怎么问下去,众人见状只好悻悻离开,朱允熥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说事涉机密,既然朱允熥不说,他们只好离开。    “允熥,这到底是你的意思还是父皇的意思?”朱权等众人离开后,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因为从朱允熥来到辽东,他的种种行为,都和所谓的赈灾钦差格格不入。    “十七叔,这还真是我的主意,不过皇爷爷也是知道的。辽东之地虽然大明力量薄弱,但却是实打实的要地,不然皇爷爷也不会一次把您和十四叔放在这。    想要真正统治一个地方,除了有强大的武力支撑,还要有民间足够的支持。    可是十七叔您来了一年多了,辽东之地有多少汉民?这些汉民能支撑我们大明掌控辽东吗?”朱允熥盯着朱权问道。    朱权被朱允熥问住了,他何尝不知道,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大明现在还在休养生息之中,没有多余的人口移居辽东,不是朱元璋不想,而是不能。    除了此时在汉人理念里故土难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辽东苦寒。    这也难怪,在原本的历史上,辽东也真正大规模移民开发是在清末,那个时候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百姓,闯关东谋生,这才有了辽东的的大开发。    此时的中原之地还有许多没有开发的地方,比如朱允熥这次从河南一次就带走了十万百姓,因为江南是大明的富庶之地,辽东这种苦寒之地自然没人愿意来了,所以想要在辽东让汉人从人数上占据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大明在辽东的其实仅仅是在各个卫所及那些小城堡维持自己的统治的,至于朱权的大宁以及辽王朱植的广宁,已经算是大明实际统治的最边缘了。    即便是如此,想要维持这里的稳定,也要他们和朵颜三卫、女真诸部各种势力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毕竟他们在辽东才是真的土著,也占据绝对的多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两个辽东的藩王,另外一个依靠就是燕王等关内的藩王。作为驻守辽东的藩王,他们镇守大明的辽东,同时也给燕王、晋王等藩王守卫侧翼,也得到其他藩王的策应,这也算是一种制约。    可不管是什么原因,辽东之地,他们统治的基础就是大明的强大,让那些部族臣服。    朱允熥提出的那个计策,就是朱允熥嘴里的改土归流,就是要把那些部族彻底纳入到大明的统治范围,那些部族的首领也将失去自己作为首领的权力。    朱允熥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朱权怎么都不觉得那些首领可以接受,虽然里边也有非常诱人的条件,但这些似乎不足以抵消他们失去的东西。    当然这些不是朱允熥一时兴起,他在来辽东之前,就曾经和朱元璋谈过这件事,朱元璋虽然并不认为朱允熥这么做会成功,可是这也是朱允熥第一次主动突出对国家治理的建议,朱元璋自然不会打击他。    再者,朱元璋也做好了准备,他不认为辽东的那些人能翻出什么大浪花来。这就是大明皇帝的气度。    他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犯错,尤其是为了大明江山,别说是在辽东这种地方,只要不是在应天,朱元璋都支持,只是朱允炆从来没有做过。    何况,朱元璋觉得,如果朱允熥的这个办法成功了,那不仅仅是辽东,大明的西北、西南,甚至其他地方都可以推广,大明的周边就将不再是隐患了。    改土归流这可是被后世课本收录的,能在繁若星海的史料中被选中,只能说明这确实非常成功。    朱允熥虽然不是很精通,但他还是和朱元璋一块商量出一套很不错办法。    首先是对辽东大小部族的首领进行分类,这个分类很简单,就是接受条件的先后顺序,比如现在的朵颜三卫,这次肯定会有部族接受大明的条件,交出自己对部族的掌控权。    虽然他们失去了对部族的统治权,但是他们依然享有一部分作为部族首领的权力,比如他们可以成为大明的官员,至于是文官还是武将就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朝廷的一大笔补偿,比如牛羊和牧场,这些东西他们的子孙可以继承。    当然,牛羊可以继承,但是牧场和土地,他们只享有使用权,就是说,只要是他们的子孙,都可以在规定的牧场放牧,但是这些牧场不能转让,不能出售。    这一点朱允熥说的非常重要,朱元璋其实兵不明白朱允熥这么做到底有什么作用。    朱允熥当然不会告诉朱元璋,这是几百年后来自一位伟人的创举。    牧场就相当于汉人的土地,虽然他们都会把这个视若生命,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子孙也能这样做,而且,只要他们真正归顺大明,很快就会和汉人一样。    甚至比汉人对土地的渴望更加强烈,因为拥有牧场就代表着他们拥有放牧更多牛羊的权力,也就拥有了控制更多牧民的能力。    时间一长,就算有很多限制,也会出现一个个强大的部族,这样就限制了威胁大明统治的部族出现。    他们选择了自己做文官还是武将之后,他们并能直接就任,首先要前往应天接受大明的教育,合格之后,他们才能回来就任官职。    并且,他们的官职只能传承三代,每一代继承他们的官职都会消减一级,如果想要保住官职,他们就得不断为大明建立功勋。    朝廷对他们的功劳一样会有奖励,比如,你现在是一个四品指挥使,按照朝廷的晋升规则,你立功就会被提拔为从三品的游击将军。    但是这个游击将军并不能世袭,也就是说,你的子孙继承的是五品的指挥同知,继承的官职只能依次递减,自己的功劳只能让你自己得到提拔。    当然,也不是全部如此,朝廷会给你的子孙一种叫做恩荫的官职,这种官职只是一个虚名,除了一个名称之外,朝廷甚至不会给一文钱的俸禄,想要高官厚禄,就只能不断为大明建立功勋。    另外你还可以选择做文官,文官就是治民官,做了文官你可以参与对地方的管理,但是做了文官就要随着大明的规矩,不能只局限在本地为官。    比如你选在做一个四品的知府,做得出色了,可以升迁到中原上等州府为官,做的不好了就更简单了,降级。至于降级之后去哪做官,那就是朝廷说了算了。    而且,朝廷不会允许你成为一个地方的掌印官,就算你是四品,而所在的知府只有五品,你也只能从同知做起。    朱权听完之后,自然明白朱允熥的意思,只是,他不觉得那些部落首领会接受,或者说,想朵颜三卫这种大部族的首领会接受。    朵颜三卫的首领现在就是朝廷任命的四品指挥使,你让他们继续做这个指挥使没问题,可现在要夺走他们对部族的控制,架空他们的权力,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而且,要真把这些人逼急眼了,他们带着部众往西边一走,鞑靼部对他们可是欢迎至极,这无异于给鞑靼部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现在朱允熥又来这么一个回答,如果不是之前朱允熥诸多神奇,朱权都觉得朱允熥这是自找麻烦。    “十七叔,你放心,这次就算不能把朵颜三卫全都收服,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朱允熥似乎看出朱权的担忧,信誓旦旦地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