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清明天地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日德战争后的中国局势

清明天地 凭鱼跃 4625 2024-07-17 12:32
   李襄每每唱起这首《精忠报国》,都有一股侠气自肝胆升起。    这是一支全新的歌曲,是秦牧刚教会他们的。这首歌,电台里面都没有。    这一次李襄带着人马护送山东难民去陕北,一路上他听够了同胞的凄惨遭遇。日本人简直如畜生一般,有时候他气的简直想带着这一个连的士兵杀回山东,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这支歌极大的唱出了他的心声,把他满腔怒火全发泄了出来。    这支骑兵连也人同此心,每当唱起这首歌,他们都热血上涌,恨不得这就找到日本人开打。    音乐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    不只是李襄等人感觉到了这一点,如今袁世凯也感受到了这一点。    日本人私下提出的二十一条,就是亡国条约,袁世凯当然不能接受。    可是日本人现在势大。之前,日本在西洋人面前,还是孙子一样。虽然他们打败了沙俄,但是沙俄在欧洲人中,属于靠边站的角色。    洋人,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高看日本人一眼。同样的,袁世凯也没有因为这点高看日本人。    但是这次日德大战结果,是德国人输的底掉。他们直接投降了!    这给了袁世凯极大的震动。他不由得想起前两年秦牧对自己说过的话。北洋军究竟有没有胆量,和日本人打一场。    想来想去,袁世凯不得不承认,自己没这个胆量!    这不是显然的吗。如果有胆量,当时日本和德国练摊的时候,北洋军帮德国人一把,从背后给日本人一刀,不是比自己单独上阵占便宜的多?    可是北洋军不但没有动手,反倒严格的限制住军队的手脚——连济南的驻军都向后撤了。    现在日本打败了德国,再让袁世凯单独挑战日本人,他更加没这个胆量。    可是就算没胆量打,袁世凯也不敢在一个亡国协议上签字。    怎么办?敌人如此强大,袁世凯本能的就想到了找更强大的人当朋友。    这样的人,只能是洋人。可是现在主流的洋人,全和日本人穿一条裤子了。    如今一战正式开打,英国法国俄国,跟德国奥匈帝国打。日本人现在也加入了英法一方,他们是一伙的。德国又被日本人打败了。    袁世凯掰着手指算来算去,发现自己唯一能依靠的朋友,只有美国人。    美国人这时候还没参战呢,正袖手站在一边,等着捞便宜。    就是你了,美国人,别跑。    于是袁世凯把二十一条的内容,通过秘密渠道泄漏给了美国人。    美国人知道这个消息,勃然大怒。美国一样觊觎在中国的利益。之前德国占领青岛,攫取山东利益的时候,美国人就着急上火。    如今日本人更进一步。二十一条中,日本不只是要取代德国在山东的地位,他们更是要独霸山东,同时还要插手整个中国。    这里只说两款,就知道这个二十一条为什么是亡国条约了。    “    第五号    第一款在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二款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美国人怒不可遏,准备找日本人算账。你这是要把肥肉独吞吗?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美帝的存在。当然,这时候美国还不是美帝,他们正走在进化成美帝的路上。    可是在袁世凯一心希望美国人出来斡旋的时候,这份协议的内容不知道怎么被泄漏了出去。    而且不是小范围泄漏,是大范围的,全国的,甚至全世界的泄漏。    周陵设在上海的广播,率先全国通报了二十一条的内容。    这下就好像雷场引爆,全国人民都炸锅了。小日本这是要灭亡中国呀。    瞬间各大城市掀起了各种抗议和集会。    他们不但有各种宣传口号,比如“打倒日本**”,“还我东北”,“还我山东”,他们还确定了一首战斗歌曲。    这首歌,正是广播剧《家园》的片尾曲《啊朋友再见》。    大街小巷,广场操场,各色人等聚集在一起,操着各种口音,激情的唱着这首战斗歌曲。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 朋友再见吧 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这首歌充满了战斗的热血和浪漫的情怀,这是本时空绝对没有的音乐。    一首歌,点燃了中国人的热血。他们渴望为国牺牲。    打击侵略者。如果我不幸死在这场战争中,只希望后来人能望一望我坟头的鲜花。那就是我的宿命。为了《家园》!    袁世凯这时候才如雷轰顶。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这一出广播剧的力量。    作为一个本时空的人,袁世凯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不可能有后世的见识。    无线电广播,本来就是划时代的东西,袁世凯能认识到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宣传,就是很有高度了。    可是他不可能熟悉后世的宣传手段。尤其是秦牧端出来的,完全是经典中的经典。只靠其中的剧情和音乐,就足以打动人。    这就好像是酵母,平时不显山露水,可是时间一到,各种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立刻就开始发酵。    日德青岛战役,再加上二十一条的泄漏,让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燃烧的火把。    这一首战歌,就是四射的火光。    每个人都学着唱这首歌,每个人都因为这首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感。    相反的,这种来自民间的巨大力量,让袁世凯等北洋高层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袁世凯虽然借着二次革命打倒了对手,坐稳了大**的位子,但是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遍布全国的反抗,让袁世凯屁股下的椅子都快烧着了。    他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坚决拒绝在《二十一条》上签字。    (这个也是历史事实。二十一条,正是日本借助青岛战争的胜利,向当时的**提出来的。当时的大**就是袁世凯,而且他也的确没签署这个协议。同时袁世凯也是背后求了美国,美国人也出手了。)    袁世凯的声明,暂时平息了全国人民的怒火,这让他获得了暂时的**。    可是他这时候完全看透了秦牧这个人。这小子,哪里是个世家子弟,他分明就是最大的反对派。    全国人民,唱着同一首歌。这种事情,谁可以做到?换之前,袁世凯想都不敢想。国家这么大,地分南北,南腔北调各不相同,他发个通告还有人听不懂呢。怎么你们唱歌到唱的这么溜!    什么时候,秦牧已经布下了如此大的一个局。最可怕的是,袁世凯还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等风暴真的刮起来之后,他才突然发现,那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小子,已经成为了一股势力。    幸亏他还没自己的军队!    军队!对!想到这个,袁世凯记起了吕碧城刚给他做过的汇报。    吕碧城已经回了北京,把她在米脂见到的一切,详细的汇报给了袁世凯。    在这件事之前,袁世海听说秦牧有两千人的一支近卫军,还不觉得太担心。两千人,马马虎虎,勉强算是军队吧。说实话,这人数还不如大一点的土匪。    但是这件事之后,袁世凯不这么认为了。周素馨之前的广播,他也没放在心上,可是转眼间局面变得如此不堪。    现在秦牧可是有了两千人的一支队伍,这两千人绝不是两千个土匪。    千万不能让他再扩大了。    想到这里,袁世凯又想起了那些山东难民。如今这件事,已经成为他对抗日本人的本钱。    秦牧带着难民一离开德州,他的整个计划就露馅了。    当时秦牧扮演的长谷川新一说的目的地就在德州。德州挨着济南,所以日本人相信。    如果秦牧一开始就说目的地在陕北,那谁敢信?那个地方太远了,不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现在难民在德州根本不停,一路向西,日本人全傻眼了。    这时候他们才开始调查这个自称**侄子的人。长谷川问道一听,我哪有这么高大威猛的侄子啊,新一还不到我膝盖高,你给我弄出一个高我两头的侄子,纯属扯淡。    而且同时,冈村中队失踪的消息也瞒不住了。当时秦牧对佐藤大队长撒了个谎,说是借冈村中队用一下,沿路维持难民秩序。    这才瞒过了佐藤大队长。否则一个中队的日本兵不见了,以日本军队目前严密的组织形势,怎么能不找个底朝天。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瞒不住了。    而且随着这件事的发酵,日本兵杀戮青岛地区百姓的事实,也开始不断流传出来,这下不但中国人同仇敌忾,要杀光日本人为同胞报仇,就连世界上的列强都开始谴责日本。    日本顿时处在了一个极为难受的地步。    军事上的胜利,被一个又一个的丑闻袭击着,胜利的光环越来越暗淡。    其中最让日本人感觉丢人的,不是他们杀戮百姓。这种事可不是日本人的专利,实际上世界列强都在这么干,只不过谁被爆出来,谁被谴责。    真正让日本从上到下感觉耻辱的,是他们被一个中国人给骗了,而且骗的还这么彻底。整个山东的日本兵,全为这个中国骗子服务。    你这是**裸的羞辱我们大日本帝国,是没把我们当人看啊。    耍猴也不能这样耍!这是智商上的嘲笑和碾压。    秦牧自此成为了日本人的头号敌人——个人方面的。    同时,秦牧也成了袁世凯心中最大的政敌。同盟会都比不上秦牧的份量。    那些人是什么成色,袁世凯心中有数。一个二次革命充分暴漏了他们的虚弱。    连一个真正自己地盘都没有的势力,不算势力。    靠山山倒,靠河河干,袁世凯是有这个认识的。他做人做事,只靠自己。靠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队。    所以他尤其看重这两样。如今秦牧很不幸,也拥有了这两样。    米脂虽然地方小,可是听陆建章和吕碧城的汇报,那地方被秦牧弄的跟不是中国了一样。    有这么一个地盘做支持,他的军队再小也是足够可怕。    也是秦牧倒霉,实际上这个概念,还是他给袁世凯普及的。    当时他跟袁世凯说了,一个小小的工业国家能武装的军队,随随便便能拉起几十万人。    袁世凯活学活用,他没去过工业国家,可是他认为秦牧既然去过,那么米脂肯定就是照着工业国家的样子打造的。    你这是要干嘛?也要拉起几十万人吗?    想到人口,他马上意识到那批难民的重要。    这都是精兵呀!万万不可让他们走到陕北,更不能进入米脂。    “聘卿。”这是北洋之龙王士珍的字。袁世凯直接就找自己最信任的手下商量大事。    “大**请讲。”    “这件事,怕是要麻烦你跑一次了。”    “但请吩咐。”    “你去山西走一趟,找百川,让他务必把那群山东人给拦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