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之间的信任与情愫,远不是她这三年可以插足的。” 听着这些话,萧怀玉陷入了沉默,家中的火,她从未怀疑过顾氏,因为顾氏与怀凝之间的感情,她一直看在眼里。 “我知道你不愿意相信。”平阳公主又道,“也知道这对你来说很残忍,原本,我也不想如此推测,可是,那天我从楚京赶来,我看到你背后的刀伤时,我便可以确定了。” “她对我的怨恨,可以做出亲手伤害你的事,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我想对她来说,你应该已成为了她心中最为重要的人。” 萧怀玉深吸了一口气,此时她的思绪再一次被牵动,心中百感交集。 “如果这是真的,我想她应该不会做出伤害怀凝的事,所以你的妹妹怀凝,还活着。” 然而听到这句话时,萧怀玉再也抑制不住眼角的泪水。 这些时日若不是心中的信念,与平阳公主在支撑着她,或许早在她赶回家中,看到那几具尸体,便已崩溃。 平阳公主察觉到枕边人的异样后,主动上前将其揽入怀中,“想哭的话,就哭出来吧,像上一次一样。” “大将军的责任太沉重了,现在,你在我这里,只是你自己,只是…我的萧怀玉。” 听到平阳公主的话,萧怀玉躲进她的怀中失声痛哭了起来。 平阳公主伸手轻轻拍着她的背,内疚与自责道:“我很抱歉,让你卷进了这些纷争中,让你的亲人无辜受累,是我顾虑不周。” 萧怀玉摇着头,今日所发生之一切的果,都是从她踏入军营那一刻开始种下的果。 “我会找到怀凝的,请你相信我。”平阳公主捧着萧怀玉的脸。 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明亮,光,洒在了平阳公主的脸上。 萧怀玉抬起泪眼,像个孩子一样点头,平阳公主擦了擦她眼角的泪,而后将她抱入怀中,“折腾了一宿,该睡了。” “阿玉。” ※ ※ ※ ※ ※ ※ ※ ※ 太康六年,六月,蜀中 定陵之战的捷报传入蜀中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萧怀玉便又夺取了淮南,灭齐,似乎就在咫尺。 作为楚国的君主,立下这样的功业,他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留守于京师,并且监国指挥战事的,是自己的第四子彭城王。 而前线统兵的大将军,更是监国彭城王的故友,如今的彭城王,不是储君而胜似储君。 储君与功高盖主的边将有所勾连,皇帝即便远在蜀中,并调来了南北常备军护卫,仍是坐立难安的。 先帝晚年的凄凉,他亲眼所见,亲手所逼,皇子与权重的边将相互勾连,将一代雄主逼得在冷宫自缢。 先帝死前的场景,皇帝每到夜里便会想起,并产生恐惧,人性的贪婪让他享受到了权力之后,再也不愿放弃,恐惧让他产生了邪念,然而继承人的问题,又在困扰着她。 “陛下,妾身的力道如何?”入蜀之后,陪在皇帝身侧的,一直是美人张氏。 心烦意乱的皇帝将张美人按揉的手打开,就在他要开口指责时,“陛下,南阳王李隆,入蜀了。”贾舟踏入了殿内。 “三郎?”皇帝从竹榻上坐了起来,“朕都快忘了,三郎…” “并不是真的疯了呢。”皇帝半眯着老眼,起身穿上朝靴,“快,宣召入宫。” “喏。” 第312章 齐楚战(十四) ——蜀中·楚行宫—— “宣,南阳王李隆入殿觐见。” 李隆并非是孤身一人入蜀,他的身侧,还带着他的嫡长子李建。 已满五岁的李建,与其生母一样,生得十分端庄,皇帝对于这个孙儿,一直十分欢喜,然而战争的突然爆发,匆匆出逃的皇帝,并没有带走儿孙。 李隆带着儿子踏入殿内,此时,他已没有了之前的疯癫模样。 “臣,李隆,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孙儿李建,见过皇祖父。”年幼的李建跟随父亲一同拜见祖父。 皇帝看到李建,一改严肃的脸色,“起来吧。”随后又朝李建慈祥的招手,“让翁翁看看,建儿长高了没有。” 李建起身,不慌不忙的走到皇帝跟前,作揖行礼,“翁翁。” 皇帝看着李建,虽然年幼,但仪态端庄,面对帝王时,眼里竟毫无怯意,心里越发的欢喜,“建儿今年应该五岁了吧?” “父亲,五岁将满。”李隆回道,“儿臣失踪时,是父亲一直在照看他们母子,国家临危,这孩子,一直挂念父亲,儿臣也担忧父亲一个人在蜀中无法适应。” “蜀中之路不好走,这一路,很艰辛吧?”皇帝问道孙儿李建。 李建却摇头,“孙儿见到翁翁身体康泰,便不觉艰辛。” 皇帝听后,十分动容,孩子的话最是真挚,于是便又询问了他一些旁的事,皆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此时皇帝对于孙儿李建的喜欢与满意,已经超过了当年对李隆。 加上朝中的局势,与他心中的隐忧,李建的到来,让他逐渐下定了决心。 “贾舟,你将大郎带下去,就安排住在朕的旁边吧。”皇帝吩咐道。 “喏。” “三郎。”皇帝再次看向李隆。 “阿爷。”李隆走上前。 “这孩子生得好,像他母亲。”皇帝夸赞道,而南阳王妃是他当初所选,官僚集团中最为满意的一个,无论是出身还是样貌,以及性格。 他将李隆当做接班人培养,所选的南阳王妃,也是按照将来的中宫皇后标准。 因而这句话,让李隆意识到了皇帝的心思与想法。